该国先撕毁640亿订单拒赔10亿,如今上门求助后竟又打算赖账?

2016年肯尼亚突然叫停了与中国企业合作的内罗毕机场扩建项目,拒绝支付10亿人民币违约金,还声称自己是"受害者"。

然而5年后,这个非洲国家却又主动找上门来,希望重新合作完成机场建设。这背后到底发生了什么?

一场突如其来的翻脸

2013年,肯尼亚新任总统肯雅塔雄心勃勃地要发展国家经济,首要任务就是扩建首都内罗毕的肯雅塔国际机场。这座运营了60多年的老机场年客流量只有200万人次,远远无法满足肯尼亚600万人次的实际需求。

当时正值中国提出"一带一路"倡议,面对肯尼亚的合作请求,中国航空技术工程公司与安徽建工集团迅速中标,计划将机场年客流量从200万提升至2000万人次,总投资超过40亿人民币。考虑到肯尼亚的经济状况,中方不仅同意提供贷款,还允许分期付款,但同时约定如果违约需支付10亿人民币违约金。

项目进展非常顺利,到2016年时工程已完成80%,机场年客流量也提升到1400万人次。就在即将大功告成之际,肯尼亚政府却突然变卦了。肯尼亚交通部长公开表示,目前1400万人次的运载能力已经够用,2000万人次的扩建目标超出了国家经济承受能力,因此决定终止合约。

肯尼亚不仅拒绝支付剩余工程款,连10亿人民币的违约金也拒不支付,还将剩余工程转交给了本地公司。中方代表多次协商都无果而终,3年的心血就这样付诸东流。

翻脸背后的政治算计

肯尼亚为什么要在项目即将完工时突然翻脸?表面看是资金问题,实际上背后的原因很复杂。

当时美国对中国在非洲影响力的快速扩张感到极度不安,开始想方设法削弱"一带一路"项目进展。内罗毕机场项目成了这场政治角力的焦点。美国通过各种渠道向肯尼亚施压,暗示如果继续与中国合作可能会影响与西方的关系。

其次是肯尼亚国内的政治斗争。2013年肯雅塔当选总统时,败选的反对党领袖奥廷加对结果不服,成为国会反对党领袖后天天与政府"唱反调"。反对党在中肯合作项目上制造了大量谣言,试图给政府制造麻烦。

例如2019年肯尼亚媒体炮制的假新闻。《国家日报》未经核实就声称蒙内铁路合约中有"秘密协议",说如果肯尼亚违约,中方将"无理由没收"港口、土地等资产,而且项目纠纷必须"毫无异议"地将仲裁权交给中方。这条谣言还声称肯尼亚必须对协议内容完全保密。

这类说法完全是凭空捏造的抹黑,但因为谣言很“鸡贼”,打着“保密”的旗号,让中方和肯尼亚政府怎么解释都显得被动。越澄清,对方就能说“不能公开就是因为保密”。结果就是,部分肯尼亚民众被误导,对中国项目产生了不必要的负面印象,甚至开始反对。

调查结果证明,项目招标过程完全合规透明,肯尼亚的如意算盘彻底落空,最终只能支付43亿先令作为部分违约金取消合同。

离开中国真的寸步难行

事实很快给了肯尼亚政府一个响亮的耳光。那些信誓旦旦要自己完成项目的本地公司,面对复杂的技术难题完全束手无策。

到2021年,内罗毕机场年客流量突破1400万大关,已经超出机场极限运载能力。旅客滞留、航班延误成了家常便饭,严重影响了肯尼亚作为旅游目的地的形象。那些原本热情高涨要来肯尼亚看动物大迁徙的游客,光是在机场就要被折腾得够呛,旅游业发展受到严重制约。

更关键的转折点出现在2020年新冠疫情期间。当全球疫情肆虐时,中国不计前嫌向肯尼亚提供了大量医疗援助和新冠疫苗。这让肯尼亚政府和民众终于认清了谁才是患难见真情的朋友。

与此同时,中国在肯尼亚的其他项目持续发挥着巨大作用。蒙内铁路通车以来表现亮眼,平均上座率高达90%以上,仅2022年就为当地创收6.7亿人民币。这条全长480公里的铁路设立33个车站,将原本需要20小时的路程缩短至5小时内。

更重要的是,蒙内铁路为肯尼亚创造了4.6万个工作岗位,培养了2800多名铁路技术人才,可以说直接推动了肯尼亚的工业化进程。对比之下,那些西方国家除了指手画脚和散布谣言外,从未为肯尼亚的发展提供过任何实质性帮助。

中国还在肯尼亚建设了加里萨太阳能发电站等清洁能源项目,培训了大批技术人员,带动了建材、物流和机电工程安装等产业发展。这些实实在在的成果让肯尼亚民众切身感受到了中国合作的价值。

重归于好但仍需谨慎

2022年肯尼亚新政府上台后,终于放下架子主动向中国承认错误,表达了和解意愿,承诺先支付机场项目拖欠的违约金再重新合作。

中国本着友善心态答应了这一请求,毕竟双方合作不仅能巩固外交关系,还能提升我国在非洲的影响力。如今乔莫·肯雅塔机场新航站楼已经完工,1B和1C航站楼的翻新工程也在2022年11月完成竣工验收。

然而合作中又出现了新的问题。以蒙内铁路为例,当初中方垫资38亿美元建设费用,约占总投资的86%,约定肯尼亚用20年时间偿还本金和利息。

截至2024年底,肯尼亚不仅一分钱未还,反而提出将还款期限从20年延长至50年。

肯尼亚的理由听起来很"合理":想等铁路创收到一定规模再考虑还钱。但问题是38亿美元要拖到2067年才能还清,到那时候说不定又换了好几任总统,这笔钱是否还能要回来确实令人担忧。

肯尼亚政府这种"拿了好处就想赖账"的做法,简直是江山易改本性难移。虽然在疫情期间认清了谁是真朋友,但骨子里那种投机取巧的心态似乎并没有彻底改变。

不过,肯尼亚政府顾问今年8月竟公开驳斥了西方的"债务陷阱论",强调中国根本不是非洲债务的主要债权方,那些声称"中国带来债务陷阱"的人根本没有"做功课"。

他特别指出,与美西方国家交往时非洲总是处于"被动状态",而中国则认可非洲的主观能动性和自主权,这才让肯尼亚等非洲国家真正获得了发展机会。

事实胜于雄辩,时间会证明谁才是真正可靠的合作伙伴。

#发优质内容享分成#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9-15

标签:财经   订单   肯尼亚   中国   内罗毕   项目   非洲   违约金   中方   机场   政府   铁路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