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送名单公布!18岁全红婵无缘985,射击冠军黄雨婷进浙大

文|阅微札记

编辑|阅微札记

前言

5月6日一份特殊的录取名单刷屏了,并登上了热搜。

这份名单上有1101个熟悉的名字,有的去了清华北大,有的选择了家门口的学校。

最引人注目的是两个18岁的女孩,她们都站在世界之巅,却做出了截然不同的选择。

为什么全红婵没去985,而偏偏是射击冠军黄雨婷圆了浙大梦?

金牌选手的求学路

运动员保送大学并不是新鲜事,但这份名单还是引发了广泛关注。

全红婵选择了暨南大学,这所位于广州的非985院校,说实话以她的成绩和影响力,随便挑一所985都不是问题。

但她偏偏选择留在家乡,这让不少网友直呼“可惜”。

殊不知,对全红婵来说,能在训练之余兼顾学业,还能时常回家陪伴家人,这才是最重要的。

反观黄雨婷,这位射击女神的选择则走了另一条路,浙江大学,985高校,理工科实力雄厚。

从射击场到大学课堂,看似是个不小的转折,但对她来说,这正是梦寐以求的机会。

毕竟运动员的职业生涯总有尽头,提前为未来做好准备,才是明智之选。

说到底,上什么大学真的那么重要吗?体育圈里有个有趣的现象:越是成绩顶尖的运动员,反而越不在乎学校的名气。

这次的名单里,有不少世界冠军都选择了专业特色鲜明的体育类院校,在他们看来,能找到适合自己的发展道路,比学校的牌子更有意义。

其实仔细想想,运动员选校的考量确实和普通学生不太一样。训练场地、教练团队、比赛安排,这些都得优先考虑。

再说了,像全红婵这样的世界冠军,未来的发展空间真的会受学校限制吗?答案显然是否定的。

这份录取名单背后,是新时代运动员们对未来的理性规划,有人选择就近求学,有人奔赴理想高校,每个选择背后都有自己的道理。

说到底,没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标准答案,找到最适合自己的道路,才是真正的智慧。

看着这些年轻的冠军们各自做出选择,还真有点感慨。

成绩相仿,年龄相近,却走出了不同的求学路,这不正印证了那句老话:条条大路通罗马。在人生的赛道上,每个人都有权利为自己的未来做主。

名校与体育特长生的双向选择

说起高考,大多数人都得熬过那场"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较量。

但对于全红婵、黄雨婷这样的体育健儿来说,上大学却有着另一条特殊通道—保送。

不过这条路也不是那么好走的,背后的门道可多着呢。

保送政策对运动员来说,确实是个福音,但想拿到这张"入场券",要求一点也不低。得过世界冠军或者亚运会冠军的,基本上都能优先考虑。

全国冠军呢,得看项目重要性和含金量,光有比赛成绩还不够,文化课成绩也得过关,这可难住了不少运动员。

高校这边也是各有打算,像浙江大学这样的985高校,更青睐那些既有出色运动成绩,又有不错文化基础的选手,他们看中的是这些特长生未来的发展潜力。

而体育类院校则更注重专业特长,毕竟这些冠军选手往往能为学校的专业发展助一臂之力。

说到这,不得不提一个有意思的现象,现在的高校可不光看重体育特长生的竞技成绩,还特别在意他们的综合素质,原因也简单,这些冠军选手可都是"活招牌"啊。

比如全红婵去了暨南大学,这对学校的声誉和影响力绝对是个不小的提升。

不过话说回来,运动员选择学校也是门学问,像有的选手特别看重地理位置,得离训练基地近才行。

有的则更在意学校的学科实力,毕竟得为将来转型做打算,还有的干脆选择体育类院校,专攻自己的特长项目。这些选择,都是经过深思熟虑的。

最近几年,体育特长生的录取政策也在不断完善,文化课要求就逐年提高,有些学校甚至专门开设了运动员班,既保证训练,又不耽误学习。

图片源自网络

大学录取只是一个新的起点,对于全红婵、黄雨婷这样的运动员来说,如何在训练、比赛和学业之间找到平衡,如何规划未来的职业道路,才是真正需要面对的挑战。

毕竟运动员的黄金年龄就那么几年,总得未雨绸缪。

说起运动员的转型之路,还真是五花八门,有人选择继续在体育圈发展,当教练、体育老师,或者去体育局工作。

大学四年,对运动员来说可不轻松。既要保持竞技状态,还得跟上课程进度。像黄雨婷在浙大这样的重点大学,课业压力可不小。

但这种挑战也是一种机遇,逼着运动员们提升自己的时间管理能力和学习效率。

现在回过头看,那些对全红婵选择暨南大学说"可惜"的声音,是不是有点太过片面了?

在家门口上大学,既能继续训练,又能兼顾学业,还能照顾家人,这样的选择其实挺明智的。

况且以她的能力和影响力,未来的发展空间绝不会被学校限制。

写在最后

这些年轻的冠军们,站在最高领奖台上的时候,谁能想到他们还得为未来的学业和生计操心呢?

全红婵选择留在家乡上学,黄雨婷奔赴浙大追梦,每个人都在用自己的方式规划未来。

说白了,没有对错,只有适不适合,这不就跟咱们普通人一样嘛,有人喜欢大城市的繁华,有人愿意留在家乡发展,各有各的道理。

这些体育健儿们能在赛场上拼搏,在课堂上用功,这种拼劲儿真让人佩服,一边要保持高强度训练,一边还得应付学业,这得多不容易啊。

但正是这种坚持,才让他们有了更多的选择机会

信源来自—全红婵、黄雨婷、盛李豪等千余名运动员拟本科保送

央广网2025-05-06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5-07

标签:体育   浙大   冠军   黄雨婷   运动员   学校   未来   暨南大学   成绩   学业   选手   高校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