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泰州马拉松剪影
我跑步已有两年多了,从最初“有腿就能跑”的无畏,到如今秉持“低心率健康跑”的敬畏,转变的是理念与心态。我不再一味追求配速,而是更关注心率和跑姿,在慢跑中持续优化跑姿,让跑步更省力、更具经济性。跑步本就是为了健康,要在逐步优化心率的基础上,实现配速的提升。算起来,我已参加过1场全马、10余场半马,全马愉快完赛(成绩418),可每次跑半马都精疲力尽、气喘吁吁,平均心率在170左右,瞬时心率甚至高达200。

泰州马拉松剪影
跑步是为了健康,随着参加马拉松次数增多,我对马拉松的敬畏感愈发强烈。敬畏马拉松不能只停于口头,而要切实落实到行动中。平时要踏踏实实地加强有氧训练,夯实有氧基础,循序渐进,不逞强,时刻倾听身体的声音,让赛道成为我们感受马拉松氛围的流动舞台。

泰州马拉松数据
我真正意识到低心率健康跑,是在参加北京大学第八届低心率健康跑之后。尤其是聆听了于淼老师的讲解,我开始重点关注跑步时的心率区间。再看我手机跑步群里“大神们”的心率,那些跑得快且月跑量300公里以上的,心率普遍处于180减去年龄、上下浮动5个点的区间内,进行着轻松的有氧跑。

江阴马拉松数据
记得有次晨跑,我打算沿十圩港边进行5公里节奏跑,平均配速530。快结束时,和我一起跑的跑友年龄比我小,心率在140以下,还能轻松说话,而我却气喘吁吁,心率已达170。这足以表明我的有氧能力较弱。认识到自身短板后,我不断补弱,坚持“八二”法则的跑法,即平时80%进行有氧慢跑,20%进行速耐跑。就拿我来说,用180减去年龄的心率去跑,也就是128左右的心率慢跑,不考虑配速,用时间和距离换取心率下降,在慢跑中不断优化跑姿,让肌肉形成记忆,最终形成放松、舒畅、自然的跑姿。慢即是快,基础扎实、跑姿优美,配速会在不知不觉中提高。跑得久、无伤跑应成为每个跑友的追求。
泰州马拉松,我就是秉持这样的理念完成比赛的。发令枪响后,呐喊声、欢呼声此起彼伏,随着人群向前奔涌,速度不知不觉比平时快了不少。我有意识地将速度降至630,之后根据体感逐渐加速。19公里前我感觉很轻松,抬手看表,觉得完赛能破2,便加快了速度,最终以2小时22秒完赛。平均心率159,比上次江阴半程马拉松的心率降了10个点。
泰州马拉松当天,气温适宜,阴有小雨,适合PB。赛后,手机跑步群里的大神们纷纷晒出半马跑步数据,“115、118、129”(数字表示完赛时间,115表示1小时15分)。这一连串耀眼数字的背后,是大神们日复一日刻苦训练的成果,着实可喜可贺。我虽未能实现PB,但在相同配速下心率有所下降,且体感良好,不像之前那样疲惫。今后,我会以心率为金标准,坚持低心率愉快跑,不断调整优化跑步计划,等待时机,实现心率与配速的“双丰收”。这里,我把“健康跑”改成“愉快跑”,让跑马拉松成为一件轻松愉快的事,享受过程,而非全程苦不堪言。毕竟大众跑者大多追求的是健康和每次比赛的安全完赛,而非那一串数字。
更新时间:2025-10-27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