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亏损四千万,全国陷“关停潮”,曾经的金饭碗如今正惨遭抛弃

曾几何时,公交司机这份工作是街坊邻里眼里“稳定又体面”的职业,是真正的“金饭碗”。但如今,全国公交系统亏损严重,许多地方线路关停,司机们日子难过。

还记得以前挤公交的日子吗?一块钱就能坐遍全城,车厢里人挨人、肩碰肩。可这个陪伴咱们几十年的“城市伙伴”,如今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生存危机。

辉煌不再,公交行业遭遇寒冬

公交行业的日子确实不好过。2024年,苏州公交集团营收才2.28亿,成本却高达28.72亿,即便拿了财政补贴,还亏了4864万。

成都公交集团也没好到哪去,营收11.23亿,净亏损1.08亿。这不是个别现象。全国公交行业年亏损总额已经突破2000亿元大关,真是越跑越赔钱。

曾经的“金饭碗”现在变成了“烫手山芋”,让人唏嘘不已。从2015年开始,全国公交客运量就以每年2.8%的速度往下掉。

到2022年,客运量只有353.37亿人次,连2014年高峰时的一半都不到。以前高峰期车里挤得像沙丁鱼罐头,现在车厢空荡荡的,座位闲着没人坐。

公交行业为啥会沦落到这地步?主要是三重压力造成的。第一重压力是客源流失。现在大家出门的选择太多了,谁还愿意挤公交?

全国私家车保有量已达2.9亿辆,平均每4个人就有1辆。自己开车出门,想走就走不用等班次,还能避开公交的拥堵路线。

网约车更方便,手机点一下,几分钟车就到,服务好还能拼车省钱。电动车则解决了“最后一公里”的难题,从家到地铁站、从公司到菜市场,骑电动车10分钟搞定,比等公交快多了。

第二重压力是财政补贴缩水。以前公交亏损,有政府补贴兜底,可现在财政的钱要花在更“刚需”的地方。

教育要补、医疗要保、养老要顾,这些领域的需求更紧迫,公交就慢慢退出了补贴“第一梯队”。

第三重压力是运营成本飙升。2024年国内公交单位里程成本达5.7元,可票款收入仅3.2元,每跑1公里就亏2.5元。

燃料价格这些年涨涨跌跌,始终在高位,一辆新能源公交车要几十万,加上日常维护、电池更换,又是一笔大开销。

公交行业不景气,最直接的受害者就是公交司机。这份工作曾经是很多人羡慕的“铁饭碗”,现在却成了“贴钱上班”的代名词。

有些小地方的公交公司不仅发不出工资,个别司机师傅为了保住岗位,甚至要自己贴钱加油。河北保定因为财政没了补贴,多条公交直接暂停。

司机岗位没人爱了,年轻人不干,老员工退休没人接。欠薪几个月是常态,有些地方司机自己垫维修费。以前司机月薪稳定,养家没问题,现在欠几个月,只能借钱过日子。

全国公交人才流失严重,公司想留人都费劲。老司机退休,招人难,线路因缺人停运。这种情况在全国范围内都很普遍。

关停潮席卷全国,一线城市也难幸免

公交线路的“关停潮”已经席卷全国,连一线大城市都难以幸免。就在上个月,广州公交集团刚取消了19条线路,隔了10天又停了5条。

公告上“客流不足、运营亏损”的字眼格外刺眼。2024年末,北京公交运营线路从1285条减到1261条,24条线路悄然退出。

河北保定更直接,因为财政没了补贴,多条公交直接暂停。2023年3月,陆续有消息传出天津公交欠薪,而在2022年其营收为5.9亿,净亏额却达到了7亿,负债率直接到了100.38%。

一些财政没那么好的地方,一些小县城的公交运营就更难了。不少小县城的公交先后宣布全城停运,还出现过700多万人口的地级市,直接准备暂停市区公交路线的情况。

面对危机,不少城市的公交企业没有坐以待毙,而是打破“只载客”的固有思维,搞起了“跨界创新”,有些操作还真让人眼前一亮。

南京公交就走出了一条“公交+快递”的新路,还建成了全国首个“公交+快递”深度合作模式。白天公交正常载客,晚上收班后,闲置的车辆和线路就派上了用场。

民生保障,公交不可或缺

虽然公交行业面临重重困难,但它作为城市公共交通的基础,不会轻易退出历史舞台。对很多老年人、低收入群体来说,公交依然是最经济、最方便的出行方式。

湖南耒阳乡镇公交停运后,留守老人去医院只能步行十里山路10。鹤岗取消夜班车后,护士下夜班只能摸黑步行回家。

凉山州普雄镇,一辆锈迹斑斑的旧式中巴仍在坚守,它每天载着彝族孩子翻山越岭,是当地唯一通往外界的“铁皮校车”。

未来的公交车可能会更智能、更绿色、更人性化。定制公交、社区微公交能满足不同人群的需求,和地铁、共享单车等一起组成更高效的城市交通网络。

北京开通了11条专门去医院的路线,就像通医专线1路,可以直达宣武医院,全程只需要两块钱。北京还设置了24条旅游专线,双层观光巴士成了城市名片。

未来的公交,不只载人,还要把资源用足。公交困局,是城市必答题。它关乎公平民生,效率经济。转型深刻,需要大家共同思考。

公交行业确实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但从另一个角度看,这也是转型升级的机遇。就像南京、郑州、南昌等地的公交公司那样,通过创新运营模式,开辟新的收入来源。

公交车不会消失,但它肯定会以新的面貌出现在我们生活中。或许不久的将来,我们会看到更多“公交+快递”、“公交+婚庆”、“公交+旅游”等创新模式出现。

这个陪伴了咱们几十年的“城市伙伴”,正在努力适应新时代,寻找新定位。让我们期待公交行业能够成功转型,继续为市民提供便捷出行服务的同时,也能找到盈利的新路径。

参考资料:
《负债率100.38%!成本超2000亿,昔日“出行首选”正惨遭乘客抛弃》——FM904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9-02

标签:财经   金饭碗   全国   公交   司机   行业   城市   线路   地方   财政   压力   客运量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