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曝光:都是假的!价格不菲却销量惊人,很多人每天吃

文、编辑:安德烈的笔记

现在的产品还有什么是真的,平常日用品有假的也就算了,现如今黑心厂家居然开始把手伸到了我们日常吃的保健品上面!

看上去什么进口手续,牌子都是真的,有的甚至还是原瓶进口的,可结果呢,全都是伪造的,成本仅仅只有11.5元的商品,直接卖我们数百甚至上千元!

你说说这让我们以后怎么买保健品啊!

前几天央视财经调查栏目扒开跨境电商的保健品黑幕,简直像掀开了潘多拉的盒子。

那些标着“保税仓发货”“美国原装进口”的高价货,搞了半天全是国产小作坊的“贴牌表演”,连成分含量都敢瞎标,成本10块的东西卖到上千元,真把消费者当韭菜割啊。

记者当时在翻看电商平台的时候,突然看见一款标价129块的女士多维片卖得可火了,月销都快破4万单了!

点进详情页一看,这款保健品的噱头可一点也不少:面里明晃晃挂着“全球购”的金字招牌,又是保税区直邮又是美国大牌的,还信誓旦旦写着“原瓶进口”“海外直采正品”。

不过有意思的来了,记者跟着包装上的英文品牌名在外网搜了半天,谷歌、亚马逊翻了个遍,连个影子都没找着。

更逗的是另一个叫“LAXIN”的美国纳豆胶囊,说是跨境进口的爆款,结果用英文名在外网和沃尔玛官网搜,简直跟人间蒸发似的——这年头连保健品都学会玩穿越了?

继续调查后,记者这才发现,什么国外品牌,全都是假的!

听内行人爆料才知道,这行水是真的深,甚至有的公司都能够给你一条龙服务。

简单来说就是你先在海外注册个空壳公司,再买个现成的洋牌子,最后直接找他们下单生产。

要是嫌麻烦也没关系,人家能帮你把海外公司和商标注册一条龙搞定。

重点来了——你猜他们怎么省成本?

原本该在国外生产的保健品,直接在国内做好半成品运到东南亚随便套个包装。

搞个假的原产地标签和海关文件,再贴上保税仓发货的物流单,摇身就成“纯正进口货”了!

最缺德的是连有效成分含量都敢缩水,还拍胸脯保证“检测绝对查不出来”。

你想想,连保税仓这种原本让人放心的渠道都被当成了遮羞布,普通人哪能分得清真假?

虚假宣传更是铺天盖地,那些吹得天花乱坠的功效,什么“抗癌”“降三高”“清血管”,其实全是文字游戏。

商家把“增强免疫力”硬说成“防癌”,把“缓解视疲劳”吹成“治疗白内障”,甚至敢在包装上写“包治百病”——这已经不是夸大其词,简直是明目张胆地诈骗了。

更离谱的是,连成分表都敢动手脚。

有款胶囊标着每粒650毫克,结果整颗胶囊称重才600毫克,这数学水平连小学生都不如,摆明了欺负消费者不会较真。

你以为这就是极限了?还有更魔幻的操作——连“非遗秘方”都能给你现编。

还记得镇江那起涉案1.4亿的案子,骗子们把成本12块的普通食品包装成“清代御用秘方”。

他们宣称产品含99种名贵中药(实际已知的只有60种,剩下全靠瞎编),再雇个初中文化的无业人员扮“名医讲师”,在养生讲座上侃侃而谈。

老人们一听是皇帝吃的“仙丹”,立马掏空退休金,最后买回家的不过是一堆压片糖果。

这种套路能骗到上万人,可见骗子们把人性弱点拿捏得有多准:利用对传统的崇拜、对健康的焦虑,再加上点“限量特惠”的饥饿营销,简直一骗一个准。

最让人脊背发凉的是AI技术的滥用。

电商平台上有一个叫做“苗古金贴”的膏药卖疯了,火爆原因也没有什么其他的,就是因为商家自称这是传承“千年秘方”的非遗传承人制作的,专门治颈椎膝盖疼。

结果你猜怎么着?记者扒皮发现他们吹的那个白胡子“非遗大师”,搞半天是AI画出来的假人!

AI技术本来是造福大伙儿的工具,现在倒好,被黑心商家玩成造假神器了!

而且他们也十分舍得下功夫,假人做的和真人差不多就算了,就连法令纹都栩栩如生,如果是老人的话还真就不容易看出来。

那本金光闪闪的非遗证书更搞笑,居然是找野鸡机构发的假证!你说搞笑不搞笑。

既然现如今造假的保健品这么多,我们应该如何防范呢?

大家买进口保健品可别被保税仓发货忽悠了!

加拿大来的认准包装上那串NPN开头的号码,相当于人家的身份证号。

美国货虽说可以查FDA官网,但人家FDA根本不care保健品认证,要是有商家拿FDA说事的直接右上角点举报!

如果是购买国产的保健品,认准那个蓝色小帽子标志就对了。直接上国家药监局官网搜产品名,要是连备案编号都查不到的,八成是江湖骗子。

刷到那种吹得神乎其神的保健品广告,什么“三天治好老寒腿”“祖传八代宫廷秘方”,直接划走别犹豫!

保健品说到底就是个食品级的玩意儿,跟药压根不沾边,所以想仅靠保健品来治病是完全不可能的事情。

而且我们买保健品的时候别图便宜随便找代购,认准大平台才是王道。

像沃尔玛、屈臣氏这些实体店,或者京东自营、天猫超市这类官方渠道,好歹有平台兜底不是?

而且在购买前我们一定确认店铺的营业执照、食品经营许可证,还有产品详情里的批准文号。

要是商家把这些信息遮遮掩掩的,八成心里有鬼!

另外,下单后千万别急着扔包装盒,小票、快递单、客服聊天记录通通给我存到手机云盘里!

要是发现产品有问题,或者商家虚假宣传,这些都是维权的重要依据。

你可以拨打12315投诉举报,或者向当地的市场监管部门反映情况。

不过要注意,维权有时候可能会比较麻烦,尤其是涉及到跨境产品或者流动销售的情况,所以最好一开始就谨慎选择。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5-05

标签:科技   销量   央视   惊人   价格   保健品   商家   秘方   美国   产品   成本   记者   胶囊   假人   现如今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