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性机遇再次叩门,这一次,你准备好了吗?
10月28日,《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全文发布,为未来五年中国发展指明方向。
也就在同一天,上证指数时隔十年重返4000点关口。规划发布与股市上扬的巧合,似乎在向市场释放一个明确信号:一场关乎国运的深刻转型正拉开序幕。
“十五五”时期是我国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夯实基础、全面发力的关键时期。这份规划建议中,“安全”出现57次,“科技”出现48次,而“房地产”仅出现3次。词汇频率的背后,是中国发展逻辑的根本转变。


“十五五”规划与过往相比,有着截然不同的历史使命。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十五五”时期是夯实基础、全面发力的关键时期。
制定和实施好“十五五”规划,就能为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奠定更加坚实的基础。
规划从七方面明确“十五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高质量发展取得显著成效,科技自立自强水平大幅提高,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取得新突破。
到2035年“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这一表述令人振奋。
清华大学中国发展规划研究院常务副院长董煜解读,实现这一目标,意味着我国人均GDP将在现有基础上迈上新的大台阶,这要求“十五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保持适当速度。

“十五五”规划在创新驱动发展的叙述顺序上,做了一个意义深远的调整。
规划的逻辑变为“产业体系现代化倒逼科技创新”——这一转变的核心,是从“为创新而创新”转向“为产业而创新”。
“科技自立自强”本身就是一个充满紧迫感和安全指向的词汇。未来一切的科技创新,都必须以服务于现代产业体系建设为首要目标。

在加强原始创新和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方面,《建议》提出,完善新型举国体制,采取超常规措施。
全链条推动集成电路、工业母机、高端仪器、基础软件、先进材料、生物制造等重点领域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取得决定性突破。
美联社报道称,近年来,中国的产业政策成功促进了电动汽车与风电、光伏产业的迅猛发展,目前正将重心延伸至机器人及人工智能领域。
中国强调科技自立自强水平要实现大幅提高,这反映出中国在应对外部压力时已具备了更强的韧性。

“十五五”规划明确指出了哪些产业将迎来爆发式增长。《建议》把 “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巩固壮大实体经济根基” 摆在分论第一部分。
传统产业是我国产业体系的基本盘。《建议》提出推动重点产业提质升级、提升产业链自主可控水平等。据测算,加快推动传统产业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初步估计未来5年会新增10万亿元左右市场空间。
围绕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建议]提出着力打造新兴支柱产业,实施产业创新工程,完善产业生态等。
在前瞻布局未来产业方面,规划明确点名了一批前沿领域:量子科技、生物制造、氢能和核聚变能、脑机接口、具身智能、第六代移动通信等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
国家发展改革委主任郑栅洁表示,“这些产业蓄势发力,未来10年新增规模相当于再造一个中国高技术产业,为高质量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新动能。”


强大国内市场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战略依托。外部环境越是严峻复杂,越要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牢牢把握发展主动权。
“十五五”规划强调,坚持扩大内需这个战略基点,坚持惠民生和促消费、投资于物和投资于人紧密结合。
针对未来五年,有什么办法让老百姓的口袋能够再鼓一点?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院长黄汉权表示:“对大部分人来说,他的收入主要是来自就业,所以要让老百姓能够获得更多的收入,那就是要提高就业的数量和质量。”
“十五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中提出 “居民消费率明显提高” 。
要通过系统性政策组合,在扩大内需的同时深化民生保障,把消费扩容与民生改善紧密结合。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市场经济研究所市场流通研究室主任陈丽芬表示,要通过系统性政策组合,在扩大内需的同时深化民生保障,把消费扩容与民生改善紧密结合。

与“十五五”规划发布同步,上证指数时隔十年突破4000点。历史数据显示,A股历史上突破4000点共有两次,第一次突破4000点后四个月到达6124点,第二次突破4000点后三个月到达5178点。
但比起股市的短期波动,“十五五”带来的制度红利才是更珍贵的机遇。
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院长黄汉权分析,我国拥有强大的国内市场优势、完整的产业体系、丰富的人才资源优势,再加上现在正逐步从人口红利转向工程师红利,人力资源的素质在不断提升。

中国未来的机会,不仅质量很高,普惠性也很好。过去四十年,中国出现了七次改变命运的机会——恢复高考、乡镇企业、双规制套利、下海创业、WTO红利、楼市狂飙和互联网崛起。
而“十五五”规划带来的科技创新与产业升级,正成为第八次改变命运的机会。
彭博社刊文认为,此次公报突出强调高质量发展与科技在构建新质生产力中的核心作用。
中国“正将先进制造业作为‘支柱’的发展模式提升至新高度”。
规划提出,到2035年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实现这一目标,意味着我国人均GDP将在现有基础上迈上新的大台阶。
如果说60后赶上了恢复高考和市场经济改革,70后抓住了房地产市场化和WTO外贸红利,80后搭乘了互联网快车,那么“十五五”规划带来的科技自立和产业升级,正是90后、00后不可错过的第一次人生红利。
历史从不重复,但总是押着相同的韵脚。在这个转折点上,选择往往比努力更重要。
#十五五规划纲要##新闻##社会##上头条 聊热点##财经#
更新时间:2025-10-31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