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解放后谁担任省委书记?毛主席点将:我那湖南老乡本事大

云南解放是个大事件,翻开历史书,那是1949年的事儿。全国解放的浪潮席卷而来,云南也不例外。

等到1950年初,云南算是彻底稳定下来,人民政府开始在这片西南边陲扎根。

这时候,摆在面前的一个大问题就是:谁来挑起云南省委书记这副重担子?

从湖南农家走出来的硬汉

宋任穷,1909年出生在湖南浏阳的一个普通农家。

宋任穷家里不富裕,小时候日子过得紧巴巴,但他从小就不是那种逆来顺受的人。1926年,年仅17岁的他参加了农民运动,那时候正是大革命风起云涌的年代。

他没读过多少书,但脑子活,胆子大,很快就入了党,开始跟着队伍干革命。

从那以后,宋任穷的经历可以用“丰富”俩字来形容。

他参加过长征,扛过枪,打过仗,后来还搞过地下工作。长征路上,他跟着部队翻雪山、过草地,硬是凭着一股子韧劲活了下来。

抗战时期,他在晋察冀边区干过组织工作,帮着建立根据地,跟老百姓打成一片。

解放战争打响后,他又跑到东北,成了林彪手下的一员猛将,参与了辽沈战役和平津战役。可以说,这家伙是打出来的干部,实战经验多得吓人。

到全国解放的时候,宋任穷已经40岁了,算得上是个“老革命”。他不光会打仗,还懂组织、会管理,这让他在党内挺受器重。

宋任穷这人有个特点,做事踏实,不爱吹牛,这点跟毛主席的脾气有点像。

所以,当云南需要一个靠谱的人去掌舵时,毛主席脑子里冒出的第一个名字就是他。

云南解放的背景

1949年12月9日,国民党云南省主席卢汉宣布起义,这算是云南和平解放的起点。但别以为起义了就万事大吉,当时的云南乱得跟一锅粥似的。

国民党残余势力还有不少,地方土匪横行,民族关系也复杂得要命。

云南有26个民族,汉族只占三分之一,剩下的都是彝族、傣族、白族、回族等等,各有各的风俗,各有各的诉求。

加上云南地处边疆,紧挨着缅甸、老挝、越南,地理位置敏感,稳定下来可不是件容易事儿。

解放军二野和四野的部队在1950年初陆续进驻云南,大将亲自坐镇把军事上的局面先稳住。

但光靠军队不行,得有个能干的领导把政权建起来,把老百姓的心拢到一块儿。

这时候,中央就开始琢磨谁能胜任这个省委书记。云南的情况太特殊,既要懂军事,能镇得住场子,又得会搞建设,能跟各族群众打交道。

宋任穷战场上练过,组织工作也干过,简直就是个现成的人选。

一句“本事大”背后的深意

1950年2月,中央正式任命宋任穷为云南省委书记。这事儿不是随便拍脑袋决定的,据说毛主席在讨论人选时,直接点了宋任穷的名,说:“我那湖南老乡本事大。”

宋任穷从一个农民小子走到今天,靠的全是实打实的成绩。

长征、抗战、解放战争,他哪场硬仗没打过?毛主席自己也是从湖南农村走出来的,对这种靠本事吃饭的人天然有好感。

云南这地方不好管,中央需要一个信得过的人去,宋任穷的资历和能力正好对得上号。最后,这还有点期待的味道。

毛主席知道云南的乱局,也知道宋任穷的脾气,点他去,就是希望他能把这摊子事儿收拾得漂漂亮亮的。

宋任穷接到任命后,二话没说就收拾行囊奔云南去了。他那时候已经是中央候补委员,地位不低,但一点架子都没有。

到了昆明,他没急着发号施令,而是先跑去跟部队和地方干部碰头,摸清情况。

这作风,跟他一贯的踏实劲儿一模一样。

宋任穷在云南

宋任穷到云南后,面临的第一个任务就是剿匪。

解放初期,云南的土匪多得吓人,大大小小的武装有好几百股,少的几十人,多的上千人。

这些家伙占山为王,抢粮食、烧房子,老百姓苦不堪言。宋任穷带着解放军和地方民兵,分片清剿,硬是把这些匪患一点点压下去。

到1951年底,云南的治安算是基本稳定,老百姓终于能喘口气了。

剿匪只是第一步,更大的挑战还在后头。

云南的经济底子薄得可怜,农业靠天吃饭,工业几乎没有。宋任穷到任后,带着干部下乡,挨个村子跑,了解老百姓的难处。

他发现,云南的土地问题特别严重,大部分田地都捏在地主手里,农民连饭都吃不上。

于是,他推动土地改革,把地分给穷苦人,让他们有田种、有饭吃。

民族问题,也是宋任穷的一块心病。

云南的少数民族多,过去受压迫重,对新政权多少有点戒心。宋任穷没搞一刀切,而是让干部们学着跟各族群众打交道,尊重人家的风俗习惯。

他还推动成立民族自治地方,让少数民族自己管自己。这招挺管用,慢慢地,各族群众开始信任政府,云南的民族关系比以前和谐多了。

经济建设上,宋任穷也没闲着。他知道云南要想富起来,光靠种地不行,得有点工业基础。他跑去跟中央要支持,修公路、建工厂,硬是把云南的基础设施往前推了一大步。

昆河铁路的建设,就是那时候打下的基础。这条路后来成了云南经济的大动脉,老百姓提起这事儿,都说宋任穷干得实在。

宋任穷在云南干了四年多,1954年才调回中央。这四年,他把云南从一个乱摊子收拾得有模有样,靠就是能力强。

他不爱坐办公室,喜欢往基层跑,跟农民聊天,跟工人唠嗑,连少数民族的语言都学了几句。云南的老百姓提起他,都觉得这人实在,不摆架子。

干部们也服他,因为他干活从不含糊,说干啥就干啥,绝不拖泥带水。

现在回头看,宋任穷在云南的四年,算是给这片土地打了个底子。

治安稳了,土地分了,民族关系好了,经济也起步了。后来云南能发展起来,跟他那时候的努力分不开。毛主席一句“本事大”,还真不是白说的。

参考资料

“咬牙干部”宋任穷上将 光明网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5-15

标签:历史   省委书记   解放后   云南   湖南   老乡   本事   老百姓   干部   中央   解放战争   民族   地方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