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世界级旅游目的地 临潼为什么能?

  国际在线陕西报道(记者 柳洪华):当“世界第八大奇迹”的兵马俑矗立成中华文明的“模样”,当华清宫演绎着柔肠百转的盛唐浪漫,当“烽火戏诸侯”“西安事变”等历史事件让骊山成为天然博物馆……静卧于骊山北麓的临潼区,以中华文明核心标识的现代化呈现与世界化表达,构建了一场关于中华文明的深度叙事,彰显出打造世界级旅游目的地的底气和担当。

  在10月30日至31日召开的第五届美丽中国中脊带可持续发展会议上,“打造世界级旅游目的地的临潼路径”成为六个专题报告的议题之一,专家学者和业界代表从精神坐标、形象构建、资源转化、数字驱动等多个维度,为临潼文旅发展建言献策。

  基石:无可替代的“王牌”资源

  临潼是中华优秀历史文化的富集地,也是全国首批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在915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散落着世界文化遗产1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6处、不可移动文物保护点487处。

  这些历史文化遗产,是临潼最根本、最独特的竞争力。

  从秦始皇陵与兵马俑的世界级IP,到华清宫的唐文化承载,再到骊山自然风光与温泉资源,勾勒出一条完整的“从秦到唐”的中国古代盛世文化体验线。可以说,这种跨越千年的极致文化对比与沉浸式体验,造就了吸引世界游客的号召力。

秋染骊山

  此外,近年来,临潼通过数字化与演艺创新激活历史IP,推出《探秘・沉睡的帝陵》《唯有大秦》等XR项目,以虚拟现实技术重构历史场景;《长恨歌》《复活的军团》等实景演出年均接待超460万人次,将文化IP转化为沉浸式消费体验,成功实现了“白天看兵马俑,晚上看实景演出”的文旅闭环。

  2025年“五一”期间,兵马俑景区接待游客33.39万人次,同比增长16.1%,国际游客占比显著提升,印证了其全球吸引力。

  携程集团商业拓展和政府合作部陕西总经理张瑞祥在题为“打造世界级旅游目的地临潼路径”的报告中指出,西安与临潼入境游现状特性表现为西安入境游客增速稳定在40%以上,西安TOP景区入境游客人次临潼占比75%。

  这些数据,无不体现了临潼旅游所展现出的全球性。

  升级:从“景点”到“目的地”的跨越

  临潼依托兵马俑、华清宫等世界级文化遗产,正努力从单一的景点旅游模式,升级为能留得住人、融得进文化的综合性世界级旅游目的地。这一转变不仅是简单的旅游概念升级,更是一次深刻的发展理念革新。

  面对如何从“世界级景点”集合地升级为“世界级旅游体验”目的地的时代之问,临潼区深耕秦唐文化,通过科技与艺术手段,打造深度化、沉浸式、可参与的文化体验产品矩阵,同时构建吃住行游购娱一体化、高品质的旅游产业集群,实现从“门票经济”到“产业经济”的转型。

经久不衰的《长恨歌》演艺

  在文化端,临潼通过“文旅+”融合模式,让静默的历史遗址与当代人的生活体验紧密相连。例如,《长恨歌》《复活的军团》等大型演艺项目,以现代化的表达方式激活历史,使文化传承更加生动鲜活,让游客从“观看者”变为“参与者”。

  在产业端,临潼积极探索“旅游+”和“+旅游”的融合发展模式,推动旅游产业与相关产业的跨界融合,驱动从门票经济转向产业生态。例如,SKP奥莱国际购物小镇等项目的引进,完善旅游购物链条,提升旅游消费水平。

  在服务端,临潼高度重视旅游服务品质的提升,从交通优化、智慧旅游、服务标准化等方面的优化,让游客流量有效转化为消费增量。

华清宫

  作为“文物甲天下”的文化重镇,临潼已向世界展示了中国文化遗产保护、利用与传承方面的创新实践。如今,临潼的世界级旅游目的地建设,已经进入了一个由国家战略赋能、科技创新驱动、可持续发展理念引领的新阶段,正从一个“历史的保管者”,转变为一个“活态文化的创造者与传播者”。

  未来,临潼将在传承中华文明精粹的基础上,通过文化IP塑造、体验场景构建、国际传播拓展和智慧旅游建设等多重路径的并行与融合,将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转化为可持续的发展优势,真正实现从文化高地到“世界客厅”的华美蝶变,为西安乃至中国的文旅事业高质量发展树立临潼样板。(图片来源:临潼区委宣传部)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11-04

标签:旅游   目的地   文化   长恨歌   兵马俑   游客   西安   历史   文化遗产   景点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