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0月23日,天长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公开出让的3宗商住用地全部成交,由滁州高新产业投资有限公司竞得。地块位于天宁大道、学苑路等城市核心区域,总面积超10万平方米,将用于居住兼容商业开发,容积率均控制在1.6以内。此次成交标志着天长市在落实国土空间规划、优化城市布局方面迈出坚实一步,为区域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NO.1|壹
土地供应与区位价值
根据《天长市2025年度国有建设用地供应计划》,今年全市计划供应土地总量中,住宅用地和商服用地占比合理,重点保障城市核心区与产业配套区需求。此次成交的TP202512-1、TP202512-2和TP202512-3地块,均位于中心城区交通枢纽地带,毗邻主干道天宁大道、二凤渠水系及教育资源密集区,兼具生态宜居与商业潜力。例如,TP202512-3地块紧邻体育路与滨河路,未来可联动周边公共服务设施,形成职住平衡的社区样板。
从土地供应时序看,天长市优先推进存量用地盘活与集约开发,2025年计划中明确“增存并重”策略,与总体规划中“严控总量、优化增量”的思路高度契合。地块容积率1.6的设定,既保障了居住舒适度,又符合集约紧凑的城镇空间导向,呼应了规划中“促进建设用地节约高效”的要求。这些地块的开发将进一步完善中心城区功能,提升人居环境品质。

NO.2|贰
城市发展利好与规划赋能
天长市近年深度融入南京都市圈与长三角一体化格局,依托《天长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的“一核三心、两带三区”空间结构,持续强化产业、人口与配套协同。2025年以来,宁淮城际铁路建设提速、金牛湖新区科教融合示范区推进,为城市带来基础设施与人才集聚的双重红利。规划明确将中心城区定位为“滁州市副中心城市”,并通过优化公共服务体系(如新建炳辉中学高中部、市人民医院扩建)增强综合承载力。

产业方面,滁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作为区域经济引擎,通过“产城融合”策略吸引高端制造与企业落户,带动就业与住房需求。人口回流趋势明显,据规划预测,至2035年常住人口城镇化率将稳步提升,公共服务设施覆盖率达90%以上。此外,天长市生态本底优越,通过构建“一屏五廊”生态网络,保留高邮湖、白塔河等蓝绿空间,为居民提供宜居保障。这些利好共同支撑了土地市场的稳健发展。
NO.3|叁
结语
此次土地成功出让,反映了市场对天长城市价值的认可,也体现了规划引领下土地资源配置的科学性。未来,随着交通网络完善与产业升级,天长有望成为皖苏交界地区的宜居宜业高地。
第一房智库观点:
天长市土地市场与国土空间规划形成良性互动,地块选址紧扣城市发展方向,容积率控制体现绿色集约理念。建议后续开发注重与公共服务设施联动,强化社区生活圈建设,同时关注职住平衡与低碳设计,以长效运营提升城市竞争力。
更新时间:2025-10-30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