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友2半决赛:小四爷教你如何应对催婚,漫才兄弟学会上价值了?

不知不觉,《脱口秀和Ta的朋友们2》已经来到了半决赛。

上半场9位演员登台,主打一个量大管饱。

9位选手中,有人超水平发挥,有人不如预期。

个人最喜欢的是小四爷和漫才兄弟,快乐得很简单。

徐志胜。

难得徐志胜还能逗笑我。

这一场他讲的主要是自己跟小块的同居生活,从租房到日常,不是那种非常炸的段子,但有不少让人会心一笑的小包袱。

比如去租房的时候,中介讲价的时候强调他是明星,还要说一句:放心,他不乱。

比如,小块在打扫的时候总是求知欲旺盛,动不动就问,“你告诉我这是什么”,“它为什么在地上”,“它应该在哪儿”。

作为开场,这段表演不算出彩,不过叨姐觉得这是徐志胜今年最好的一段。

小四爷真是个鬼才。

被催婚的话题很多人都讲过,但小四爷抓到了一个“盲点”,那就是催婚的话术“总是把结婚的好处说到老了以后。”并发出灵魂拷问:“那我为什么不能老了以后再结婚呢”?

然后他就展开了老头老太婚姻狂想曲,又好笑,又地狱。

比如,“一年可能只需要维护一次婆媳关系。”

“清明上坟的时候,你态度好一点,婆婆就不会来找你的麻烦。”

“也不用追求灵魂伴侣,过两年就都是灵魂伴侣。”

这文本,无敌了。再加上小四爷的独特口音,真的笑到头掉。

哈哈曹。

选题挺有意思的,讲了自己跟漫才兄弟现在在各方面都看拉开了差距——坐飞机人家坐头等舱,他坐经济舱;在机场,人家有粉丝围着拍照,他只能在旁边等。

整段表达的都是好朋友比自己更火之后的微妙感受,前半段比较平,笑点不多,听起来有点累,中间渐入佳境,后面一段节奏又有点掉下去了,总觉得这个段子缩减一下效果会好很多。

KID,这一场充当了观众的嘴替。

其实,他吐槽的这些内容并不新鲜,比如追星少女的哥哥塌房,某博那个讨人嫌的评论罗伯特,朋友圈的各种广告,小某书上的炫富人群,但胜在文本写得还不错,吐槽得很尽兴。

对奢侈品广告,“我不买你们是因为我没想起来吗?”

“你要是诚心让我知道你有钱,你给我打什么广告,你给我打钱啊。”

面对小某书的炫富帖子,“我都想说我是中东地区的C4,把评论区都炸了。”

最绝的是说普通人因为这些帖子产生了焦虑,想比,又比不过,别人手上戴的都是名表,“再看看你手上的表,Excel。”这个Excel真的是神来之笔。

这篇稿子的主题其实还是给观众解心宽,生活已经如此艰难,何必再为别人的生活或者自己生活中的小事焦虑呢?

高寒。

“养鸡王子”变成了“小鸡崽子”之后的生活,可能是故事有点低落,现场的反应不太好,最终的低票也是低得离谱。

叨姐承认,高寒这一场的表现确实不如前几场炸,但只有246票还是有点意料之外的。

个人还是蛮喜欢他那些莫名其妙的梗的,比如 “禽流感就像恐怖袭击,一是恐怖, 二是袭鸡。”“我每天拿着一个苹果(手机),医生会远离我。”

好像有点无聊,但又很好笑。

这个分数应该是无缘决赛了,希望明年还能看到高寒吧。

漫才兄弟。

今年的漫才兄弟居然是越演越炸。上一场,叨姐觉得是他们今年最好的一段,没想到半决赛更能打。

这一次讲的是一个武侠背景的故事,虽然段子创作的模式跟以往是一样的,但这一段给人的感觉是特别沉浸,而且一气呵成。

虽然也有各种跳脱的小段子,但不会让人觉得人物在跳进跳出,看完这段感觉就是看了一个特别完整的sketch。

唯一的跳出大概是最后谭湘文吐槽:漫才都被逼得上价值了。

但已经是最后了,也就没关系了,反而让人觉得恰到好处。

想想漫才这两年,虽然有些段子没那么炸,但基本上没有很差的作品,这创作能力,真的恐怖如斯。

另外,真的想夸一下这两位的基本功,太扎实了。

表演进步也很大,相信他们会越来越好。

张骏。

这一场有点冷,可能是切入点不太大众,或者是切入点太小了,感觉他讲的内容跟观众有点距离感。

最好笑的一段大概就是他模仿AI回答简单的问题,也要自说自话地思考半天。

主要是前几场张骏的表现太好了,所以叨姐对他的期待拔高了,所以,这场不说是失望吧,至少谈不上满意。

不过,还是蛮喜欢他最后的“结辩”:强者应该抱怨环境,因为强者抱怨环境,弱者不用赢就可以大口呼吸了。

孙书恒,这篇稿子大概就是所谓的形散神不散吧。

他讲了很多自己对于生活的观察和体悟,很细致,很传神,轻描淡写地讲出了人生在世的诸多无可奈何。

很喜欢他把人生比喻成游戏,而我们都是在角色扮演。

以前总觉得孙书恒是文本型选手,但这一场好像反而是表演更出彩,可惜的是,个人觉得这一场的笑点不够密,也没有特别炸的梗。

275票符合预判。

小帕。

客观地说,小帕这一场比上一场好,至少她讲的内容是自己的生活,自己的感悟,而不是教育观众应该如何如何。

虽然开头也抱怨了几句,还好后面没继续。叨姐觉得,脱口秀始终还是应该回归内容本身,不要一边吃了红利,一边觉得自己的才华没有被看见。

小帕这一场个人觉得最好的部分就是开头的金句:“觉醒和行动本来就是两码事”。

后面那些低能量生活和“恨是动力”之类的,咋说呢,叨姐自己也算是低能量人群,也属于起床就累的类型,所以,听脱口秀还听这些,感觉自己被当成了演员的情绪垃圾桶,实在笑不出来。

当然,这仅代表我个人的感受。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8-23

标签:娱乐   会上   半决赛   兄弟   价值   脱口秀   段子   观众   感觉   内容   切入点   文本   灵魂   稿子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