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年被妈妈逼着做家务的男孩,保送清华了:父母格局决定孩子未来

2018年,《少年说》里有个男孩叫付轩昂,他站在学校天台上,对着妈妈喊出委屈:“别再逼我做家务了!”

可妈妈却一口回绝,还说以后要做更多。

当时很多人不理解,直到妈妈说出那句:

“你将来能泡得在厨房,下得了书房,能担当,有责任,未来才会幸福。”

这番话,让无数家长陷入沉思。

看似 “狠心” 的要求背后,藏着一位母亲对孩子最深的爱与远见。

01

做家务,从来不是浪费时间

在付轩昂妈妈看来,刷碗、擦地、做饭这些家务活,都是孩子成长路上的必修课。

儿子抱怨 “我只是个十几岁的小孩子”,妈妈却告诉他:“家务也是学习的一部分。” 这可不是随口一说。

想想看,孩子在厨房学焖饭,要掌握火候和时间;整理房间,得学会分类归纳;帮父母打下手,还要协调配合。

这些看似普通的家务劳动,其实都在锻炼孩子的动手能力和思维能力。

就像付轩昂,不仅学会了做焖饭、煮粥,更在这个过程中,培养出做事的耐心和条理。

而且,做家务能让孩子真正体会到父母的辛苦。

以前家里的活都是妈妈一人承担,付轩昂参与之后,才明白维持一个家的整洁温馨并不容易。

这种切身体会,比父母说一百遍 “要感恩” 都管用。现在很多孩子习惯了衣来伸手、饭来张口,就是因为缺少这种对生活的真实体验。

02

好的婚姻,需要 “会做家务” 的另一半

付轩昂妈妈让儿子做家务,还有一层更深的考量 —— 培养他对未来家庭的责任感。

她拿孩子爸爸举例:“妈妈为什么结婚?因为你爸爸在姥姥家刷了三年碗!”

从恋爱时主动承担家务,到婚后照顾生病的妻子、24 小时陪护住院的老人,爸爸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什么是责任与担当。

妈妈告诉儿子:“未来你的另一半,也是父母的心头宝,凭什么要受委屈?” 这句话戳中了很多人的痛点。

在现实生活中,多少夫妻因为家务分工争吵,甚至闹到离婚?

就是因为一方觉得做家务是 “女人的事”,另一方却认为 “我赚钱养家已经很辛苦”。

付轩昂妈妈提前给儿子上了这一课,让他明白:

好的婚姻,从来不是一方单方面的付出,而是两个人共同经营。

会做家务的男人,更懂得体谅另一半的不易,也更能扛起家庭的责任。

这种观念的灌输,比任何情感教育都更直接有效。

03

优秀的孩子,背后都有 “不省心” 的父母

有人可能会说:付轩昂成绩好,是因为他本身就聪明,和做家务没关系。

但事实是,做家务不仅没耽误他学习,反而让他变得更优秀。

高中时,他在英语演讲与配音比赛中拿下特等奖和国家级一等奖;

后来同时被清华大学、复旦大学、南京大学录取,还成了保送名单里的第一名。

这恰恰证明了,学习和做家务从来不是对立的。

会做家务的孩子,更懂得合理安排时间,也更有自我管理能力。

付轩昂的妈妈没有把孩子保护在 “只学习不做事” 的温室里,而是让他在生活中摸爬滚打,学会独立和担当。

反观那些 “包办一切” 的家长,看似是为孩子好,实则剥夺了他们成长的机会。

当孩子连自己的袜子都不会洗,又怎么能指望他们在未来独立面对生活的挑战?

付轩昂的父母用行动证明:真正的教育,是教会孩子如何生活。

做家务看似是件小事,却藏着培养孩子责任感、独立性和幸福感的大道理。

与其逼着孩子考高分,不如先教会他们如何做一个有担当的人。

毕竟,成绩只能决定一时,而品格和能力,才是影响孩子一生的财富。

下次孩子抱怨 “不想做家务” 时,不妨像付轩昂妈妈那样,耐心地告诉他:这些家务,都是你未来幸福生活的 “入场券”。


作者:等风来

两个孩子的职场妈妈,左手执笔右手带娃,喜欢读书、写作、画画、坚信即便生活一地鸡毛,内心也要拥有自己向往的诗和远方,关注我,持续给您提供更多育儿干货。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7-11

标签:育儿   清华   格局   当年   父母   男孩   妈妈   未来   孩子   轩昂   家务   儿子   时间   责任感   教会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