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皮子糖葫芦也成了“刺客”了?




一般的糖葫芦也不过8块、10块,好点的最多也就15块左右了。但是一串糖葫芦卖40、60、98元,你觉得还值不值得购买?事实上,还真有这么贵的糖葫芦,而且还得排队购买。有人说,排队1小时,买一根40元的奶皮子糖葫芦,是不是智商税?


“奶皮子糖葫芦”顾名思义就是在传统糖葫芦的基础上叠加一层或两层奶皮子,以奶香与山楂等水果的混合味闻名,至于口感如何,看其受欢迎程度或许也可见一斑。有媒体报道称,上海一家店铺因为售卖奶皮子糖葫芦,火到大排长龙,即使工作日中午来,也要排队1小时。

和普遍的糖葫芦不同,奶皮子糖葫芦相较而言造型更复杂、颜色更丰富。据悉,奶皮子是通过将鲜牛奶加热至沸腾后冷却形成的。奶皮子中的脂肪含量很高,高达60%左右。传统奶皮子是内蒙古地区的一种地方美食。


近两年,这种独具地方特色的奶制品开始在互联网走红。在与糖葫芦搭配之前,奶皮子酸奶、奶皮子拿铁等已经验证了其网红属性。奶皮子糖葫芦的被追捧是因为精准抓住了年轻人的味蕾和社交需求,但网红食品要想“长红”,最终仍需回归到品质、创新和价格这些根本问题上。单靠营销和猎奇价格的爆火注定是短暂的。


当然,奶皮子糖葫芦也被一些网友吐槽,这款“糖葫芦界新贵”一边上演着“半天售罄、预订抢空”的戏码,一边被骂成“年度最狠刺客”,如此的价格,让网友直呼“看不懂”。曾几何时,糖葫芦是刻在国人记忆里的平价甜意。放学路上5元一串的山楂糖葫芦,咬开脆糖衣就是酸甜果肉,是几代人的童年滋味。可如今,加了层奶皮子的糖葫芦,身价直接翻了五六倍甚至更多。


有质疑声表示,“成本撑死十几元,售价翻三倍,这溢价是给社交平台交了学费吧?”有人算过账:一串糖葫芦用的奶皮不过几克,晴王葡萄也就三四颗,即便算上酸奶和糖衣,总成本也很难超过15元。更让人诟病的是跟风乱象:部分商家用植脂末调奶皮、奶粉兑酸奶,水果不新鲜、糖衣厚得像口香糖,却借着“网红”标签肆意抬价。

本来只是街头小吃的东西,却被炒成了“社交硬通货”。这或许就是网红食品一贯的套路吧?说白了,奶皮子糖葫芦的爆火,从来不止是“好吃”那么简单。它是年轻人追求的新鲜感与社交感。雪白奶皮裹着鲜红草莓的颜值,天生就是社交平台的“流量密码”,拍张照配文“冬天的第一串奶皮糖葫芦”,瞬间就能获得点赞共鸣。


可以说,这样的糖葫芦本身并不是卖的食物本身,而是“打卡仪式感”和“圈层认同感”,这种被商家精心包装的“情感消费”,让很多人甘愿为溢价买单。从“秋天的第一杯奶茶”被炒作涨价,到“一米糖葫芦”被包装成“爱情检验标准”,网红美食的套路从未变过:用“创新”标签绑架情感,用“限量”营销制造焦虑,最终让消费者为虚高溢价埋单。


其实,没人反对传统美食创新。奶皮子与糖葫芦的结合,让内蒙古非遗食材走进更多人视野,本是件好事。但创新不该成为漫天要价的借口,情感营销更不该变成“割韭菜”的利器。我们观察,寒风里的排队队伍终会散去,社交平台的热度也会降温。奶皮子糖葫芦的未来,终究要回归食物本质。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11-05

标签:美食   奶皮   糖葫芦   刺客   社交   糖衣   溢价   酸奶   内蒙古   山楂   传统   套路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