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中医药网_要闻】
7月23日,国家卫生健康委举办新闻发布会,介绍时令节气与健康(大暑)有关情况。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主任医师张振鹏出席发布会并给出大暑节气的中医养生建议。
7月28日是“世界肝炎日”。夏季天气炎热,易致情绪波动,而中医素有“怒伤肝”之说,肝病患者的夏季养生尤为关键。
张振鹏介绍,大暑时节火气旺盛,人们易出现“情绪中暑”,表现为心烦意乱、烦躁易怒。中医认为,肝主疏泄和升发,长期不良情绪会导致肝气郁结、肝火旺,影响肝脏功能;且肝与脾关系密切,肝疏泄失衡会减弱脾胃功能,出现疲乏、食欲不振等,加重肝病患者病情。
“在大暑时节,肝病患者可以根据自身的症状来辨证养生、养肝护肝。”张振鹏建议,若平素有心烦、口苦、目赤头痛、易发火,可饮用清肝饮,选用栀子5克、荷叶3克、决明子3克,开水冲服;平日可以按揉足背第一、第二跖骨之间的太冲穴,以疏肝清肝火、调节情绪;若有心烦不安、胸胁胀闷,推荐花麦茶,取玫瑰花3克、白梅花1克、生麦芽5克开水冲服,可以起到疏肝理气的作用;若食欲不振、易腹泻、易疲劳,推荐健脾茶,选用茯苓3克、山药3克开水冲服,还可采用冬病夏治穴位贴敷,选取背部的肝俞穴和脾俞穴,以疏肝实脾、改善脾胃功能。
大暑时节是养阳的好时节,“伏天晒背”是否人人适合?张振鹏提醒,晒背虽为“养阳”的方法之一,但并非人人适宜。以下几类人群需格外注意:体质虚弱、高龄及皮肤易过敏者不适合;阳气偏盛或阴虚阳亢者,平素易头晕、头痛、舌红苔黄,晒背后易出现咽喉肿痛、大便秘结等上火症状;患有高血压、冠心病、高脂血症等基础疾病者也需谨慎。
平素畏寒怕风、怕冷的虚寒体质人群,晒背可适当进行,但需注意方法:一是选择合适天气与时间段,避免烈日直射下久晒;二是掌握好频次和时长,初期每次5~10分钟,适应后可增至15~30分钟,每周2~3次即可;三是晒后避免立即洗冷水澡、吹空调或进入温差大的环境,建议在阴凉处休息15~30分钟,待体温自然恢复;四是及时补充温开水或淡盐水,忌冰饮。
声明:此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邮箱地址:jpbl@jp.jiupainews.com
更新时间:2025-07-29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