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9年柏林墙倒下,1991年苏联解体。美国人至今都把这段历史当成“冷战神话”来讲。他们坚信,是自己的坚韧和战略“熬”死了那个庞大的社会主义对手。
靠着一熬二拖三围堵,把苏联拖进了经济泥潭、军备竞赛和国际孤立的深渊,最后不战而胜。

只不过这一次,美国又将目标换成了中国。从贸易战到科技封锁,从地缘围堵到舆论攻势,美国的每一步,看起来都像是在复刻当年的“对苏剧本”。
对此,新加坡前总理李显龙一句话点破天机,他表示:“用对付苏联的办法对付中国,根本行不通”。
李显龙这么说的依据又是什么?

苏联的解体并不让人意外,但远比很多人想象的复杂,也更像是一场“慢性自毁”。美国自然扮演了推波助澜的角色,但真正的根子,是苏联体内那颗早已腐烂的心。
先看经济。苏联被称作“军事巨人、经济跛子”,不是没有道理。
六十年代,美国GDP大约是五千五百亿美元,军费占比7%到10%。而苏联的GDP只有美国的四分之一,却要拿出将近一半的钱砸进军备。

到八十年代,军费占比一度逼近40%。这还怎么玩?
一个国家如果军费开支压垮了民生,那老百姓自然就会寒心。你能造洲际导弹,却买不到新衣服;你能搞太空竞赛,却吃不上新鲜鸡蛋。
这种国家,谁还会信仰它的“制度优越”?更别提苏联内部计划经济的死板,产业结构僵化,完全无法适应时代的转型。
再看战略。苏联对外搞“大哥范儿”,动不动就出兵教训“小弟”,从匈牙利到捷克斯洛伐克,再到阿富汗,越打朋友越少。
结果,把本该是盟友的中国也推向了美国的怀抱。

美国的“助攻”当然也不容忽视。他们没动枪子儿,却用一波又一波的“软刀子”瓦解了苏联的精神支柱。
从好莱坞大片到自由市场的宣传攻势,从广播电台到文化渗透,美国让苏联老百姓看见了“另一个世界”的美好生活,信仰开始动摇,社会开始分裂。
苏联的制度、战略、经济,早已千疮百孔。美国的围堵只是压垮骆驼的最后一脚。

如果说苏联是被自己坑死的,那中国这台车,发动机还在转、方向盘很稳,油门也踩得不轻。
李显龙的判断之所以有分量,就在于他看清了一个关键事实:中国和苏联压根不是一个类型。
从经济结构上说,中国不是那种一条道走到黑的计划经济体,而是“能左能右”的混合模式。
市场调节和政府引导双轮驱动,既能稳大盘,也能应急变。2001年加入世贸后,中国的经济像装上了涡轮,连续二十多年高速增长,到2024年GDP已经超过18万亿美元,占美国的六成以上。

制造业全面开花,消费市场全球最大,基础设施世界领先。苏联那种“军工一条腿走路”,中国可不是。
中国的民生、科技、产业链,形成了系统级的支撑,根本不是靠堆军备撑起来的虚胖身板。
外交上,中国也与苏联完全不同。苏联搞的是“你听我的,不听就打”,中国讲的是“合作共赢、互不干涉”。
这一点,世界是看得见的。哪怕在美国全方位围堵的当下,中国依然和大多数发展中国家保持稳定合作。非洲、东南亚、中东、拉美,很多国家不但没“疏远中国”,反而更信任中国。

再说科技。苏联的科技强在“点上”,比如航天、核武,但民用薄弱。而中国科技的崛起,是“面上铺开”。5G、新能源、人工智能、量子通信、空间站……中国不是“有几个尖端项目”,而是整个产业体系在升级。
即便在芯片、操作系统这些被美国“卡脖子”的领域,中国也在努力突围,逐步减少依赖。
所以,美国想用当年对付苏联的办法来压中国,等于是拿旧地图找新大陆。这不是战术失误,而是战略迷失。
正因如此,李显龙认为,中国经济开放又灵活,能适应全球市场的风浪。制造业、科技、消费市场都硬核得很,美国想靠封锁压垮中国,门都没有。
这也是中国和苏联本质上的区别,虽然同为社会主义国家,但中国在各方面都已经做到了独立自主,这一点苏联远远无法和中国相提并论。
说到底,“熬人”这事,自己也得有耐心、有底气。问题是,现在的美国,恐怕连“熬”的资本都快耗光了。
先看自己家里的事。打着“保护本国产业”的旗号,特朗普政府搞起了对华高关税,动辄100%以上。
本来想打击中国产品,结果先把自家通胀打高了。手机、汽车、鸡蛋、奶油,价格全线飙升。有机构预测,某些电子产品涨价幅度高达四成。美国老百姓的生活成本越来越高,怨气也是越积越多。

而且,这些政策并没有让美国制造“回流”,反倒让企业叫苦连天。你说要脱钩去风险,企业就得谋出路。结果是啥?生产成本上升,订单外流,企业利润缩水,连带就业市场也动荡。这和当年苏联拼命搞军备、却忽视民生,简直如出一辙。
再看国际圈子。欧盟本来是美国的铁杆,但现在也开始顶嘴了。美国加关税,欧盟反手就是25%的反制。法国、德国多次公开表达“战略自主”的意愿,不再愿意唯美国马首是瞻。这种“亲者远之,远者近之”的局面,美国还能“熬个三十年”?
更关键的是,美国面对的对手,已经不是那个“外强中干”的苏联了。有美国战略人士就说过,中国是“苏联的军力加上日本的经济”,是一个更难对付、也更全面的对手。你说用冷战思维去对付它,不是自欺欺人吗?

从历史来看,苏联的崩塌是自身结构性问题的集中爆发,美国不过是顺势而为。而中国这套体系,既能转弯也能加速,既顶得住压力也扛得住风浪。李显龙之所以说“老路行不通”,就是看懂了这个时代的本质。
大国竞争比的不是谁熬得久,而是谁更有制度韧性、战略定力和民众支持。拿旧剧本演新戏,不仅对中国无效,反倒可能拖垮自己的节奏。

中国走的是自己的路,不靠模仿,也不惧打压。美国若还沉迷于“冷战胜利”的幻影,恐怕最后熬到的,只会是自己信誉和实力的流失。时代变了,认清现实,才是最大的清醒。
更新时间:2025-11-01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