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间中风人数越来越多!医生怒斥:不管多大年龄,睡前牢记5不做

夜间中风(或称夜间脑卒中)是指发生在睡眠期间的中风。近年来,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逐步提升,夜间中风的发生率逐渐引起了社会的关注。

尤其是对于老年人群体而言,夜间发生中风的风险更大。

研究发现,晚上尤其是在入睡前的几个小时,人体的血压、心率等生理指标出现波动,而这些波动往往会导致脑血管的负担加重,进而诱发中风。

虽然许多人认为中风是白天发生的较多,但事实上,夜间发生中风的概率也在逐年上升,尤其是在60岁以上的老年人群体中。

因此,预防夜间中风的发生已经成为了一个亟待解决的公共卫生问题。

作为对这种现象的回应,医生们给出了以下一些重要的建议,提醒大家特别是老年人群体,在晚上入睡前要注意几个关键点,做到“5不做”,帮助降低夜间中风的风险。

这些建议不仅仅是老年人的专属,任何年龄段的人群都应当在日常生活中加以注意。

首先,“不要带着坏情绪入睡”。情绪对健康的影响不容小觑,尤其是对于老年人来说,情绪波动过大可能成为中风的诱因之一。

人们在生活中,常常因为工作压力、家庭琐事、生活不顺等原因产生焦虑、愤怒等负面情绪,尤其是晚上的时候,压力往往得不到有效释放,负面情绪积压在心里,可能导致入睡困难,或者睡眠质量不高。

然而,情绪激动不仅仅会影响睡眠质量,还会直接影响到体内的生理反应,例如,心跳加速、血压升高等,这些都极有可能增加中风发生的风险。

睡前尽量避免激烈的争执或是让自己不愉快的事情,保持内心的平和,有助于降低不必要的心理压力和生理负担。

其次,“不要吃得太饱或大量饮酒”。有很多人在睡前喜欢吃一些零食,或者喝一些酒来帮助入睡。尤其是重口味的食物、油腻食物或者过量的酒精摄入,往往会增加身体的负担。

吃得过饱或是饮酒过量会导致胃肠负担加重,并且酒精还会直接影响到血压和心率的波动。特别是老年人群体,由于胃肠消化功能减弱,过饱的饮食可能导致胃部不适,进而影响睡眠质量。

此外,饮酒则会导致交感神经亢奋,进而引发血压升高,加大中风发生的风险。

为了保证健康,尤其是减少夜间中风的风险,最好避免在临睡前过量进食和饮酒,尤其是对于患有高血压、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等慢性病的人群。

接下来,“不要服用大量安眠药或擅自停药”。对于一些长期失眠或压力大的人来说,安眠药成为了入睡的“救命稻草”。

然而,过量使用安眠药,特别是对于老年人群体,可能引发许多不良反应,如心跳加快、血压波动等。

特别是对于已有高血压、心脏病等基础病的患者,安眠药的滥用往往会加剧这些疾病的症状,增加中风的发生几率。

尤其是一些老年人擅自停用药物,导致药物的治疗效果无法充分发挥,病情反复或加重,也可能成为中风的潜在风险。

所以,任何药物的使用都应严格按照医生的指示进行,避免自行更改剂量或停药,确保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然后,“不要剧烈运动”。

晚上正是身体放松的时刻,剧烈运动不仅不能帮助入睡,反而会引起体内生理指标的剧烈波动,进而加重心脏负担,尤其是对于老年人来说,剧烈运动会让体内的血压、心跳等指标急剧波动,容易引发不必要的健康问题。

如果在晚上进行剧烈运动,可能会导致血压的迅速升高、心跳加速等,增加脑血管负担。尤其是心血管本身存在问题的人群,剧烈运动更是可能引发心脏病、中风等严重后果。

因此,晚上如果要运动,最好选择轻柔的活动方式,如散步、瑜伽等,这些活动能够促进血液循环,舒缓压力,而不会对心脏和血管造成过大的负担。

最后,“不要不及时补水或憋尿”。

水分对于维持身体正常的生理功能至关重要,尤其是老年人群体,身体的水分代谢能力逐渐减弱,夜间如果没有及时补充水分,可能会导致身体脱水,进而影响血液的流动性,增加中风的风险。

同时,长期憋尿也会增加泌尿系统的负担,严重时可能会导致肾脏等器官功能不全。

为了避免这些潜在的健康风险,尤其是对于容易中风的人群,晚上应保证合理的水分摄入,尽量避免憋尿情况的发生。

如果在睡前长时间没有喝水,第二天醒来时可能会感到口渴、头晕等不适症状,这时就需要补充水分。

总的来说,减少夜间中风的发生,尤其是对老年人群体来说,关键在于养成良好的作息和生活习惯。

医生建议,高危人群在晚上的时候,尤其要避免剧烈的情绪波动和身体活动,要注意保持心情的平和,避免过饱、过量饮酒、服药不当等不良习惯。

同时,良好的饮食、适当的运动以及合理的休息,对于保障老年人身体健康、预防中风等慢性病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因此,大家要根据个人的身体状况,采取合理的预防措施,确保晚年生活的健康与平安。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若身体不适,请及时咨询专业医生

关于中风您有什么看法?欢迎评论区一起讨论!

参考资料

李冯伟.优质康复护理对老年脑中风风痰阻络证患者的影响,中医药导报,2021-04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10-31

标签:养生   夜间   人数   年龄   医生   老年人   发生   剧烈   负担   晚上   身体   风险   血压   群体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