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元吐司丢垃圾桶!上海面包店宁愿扔掉也不打折,被喷惨了

最近上海万象城有家面包店的操作,把网友看懵了,一筐筐没卖完的面包,连40块一个的树莓奶酥吐司都在里面,店员直接喷上消毒水往垃圾桶里丢。

有人问为啥不打折、不送人,店员说“店里规定,再可惜也得照做”。


1

这话一出来,评论区直接分成两派。

一边骂“这不就是‘资本家把牛奶倒河里’的现代版?好东西宁愿浪费也不给需要的人”;

另一边也有帮商家说话的,说见过个别顾客“太精了”,快闭店时故意拦着别人买,就等最后打折捡漏,搅得正常生意没法做。

还有干这行的人说,人家要的就是“只卖当天”的口碑,一打折高端形象就崩了,这是企业自己的经营选择。

这话听着有点道理,但得拆透背后的逻辑。有个叫ClaireBeswick的学者,专门研究过美国Woolworths超市,

发现个挺有意思的事儿:货架堆得满满当当,人反而更愿意拿东西买;


要是货架上就剩两三样,比如冷藏柜里就几捆蔫了吧唧的菜,你第一反应肯定是“这是不是别人挑剩下的”,根本不想碰。

你逛超市时应该也有这感觉吧?

其实商家早把这心理摸透了,多囤点货让货架“看着热闹”,哪怕最后扔一部分,多赚的钱也能补上浪费的成本。

尤其这种卖“当天新鲜”的高端面包,一旦打折卖临期的,以后谁还愿意花高价买?这就是他们“宁扔不卖”的算盘。

2

但算盘打得再精,也不能越过规矩。

《反食品浪费法》里写得明明白白:超市、面包店这种地方,得把快过期的食品单独标出来,或者集中摆着卖,不能直接扔。

要是敢这么干,市场监管部门就该出手管管。

而且解决这事,不是只有“罚”一条路。

别的国家早有经验,不光治浪费,还能帮到人。

比如美国佛蒙特州,推了个《通用回收法案》,之后2015到2016年,超市和餐厅捐的食物直接涨了40%,

以前那些要扔的临期食品,全送到“食物银行”了,给无家可归的人、低收入的人吃,既不浪费,还能做慈善。

咱们国内这些年也有城市搞食物银行,效果其实不错。

毕竟面包没过期,扔了是真可惜,从种麦子、做面包到运到店里,耗了多少水、多少人力,最后没让人吃着,反而进了垃圾桶,这太亏了。


3

更得说句实在的:别以为浪费只在餐桌上。

美国自然资源保护协会算过,他们国家在种地、加工、运输、零售这几个环节浪费的食物,差不多占40%,比餐桌上浪费的还多。


咱们的《反食品浪费法》2021年才施行,还挺年轻,正好能学别人的好经验,别走“先浪费再整改”的老路。

这次扔面包的事吵得这么凶,其实是个好机会,让商家想想,怎么既保住“当天新鲜”的口碑,又不浪费;

也让大家都明白,企业有经营的自由,但也得守社会的底线。找到个商业和公益都能接受的法子,比光吵架有用多了。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9-23

标签:美食   吐司   面包店   垃圾桶   上海   面包   美国   货架   食物   超市   食品   算盘   当天   商家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