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超售票榜现"冰火两重天":大连6万张票挤爆球场,云南2万张票却藏不住野心
周六晚上窝在沙发啃鸭脖,手机"叮"地蹦出条新闻:大连英博这轮中超卖了6万张票!我手一哆嗦,刚咬的鸭脖"啪嗒"掉在茶几上——这数字比我老家县城庙会人挤人还夸张。
再看云南玉昆那边,售票数据才2万多张。有人可能要说了,云南队是新军,球场小点正常。可我查了下,他们那球场是改造的老体育场,原本是跑田径的,看台都是临时加的铁架子。大连呢?梭鱼湾球场可是正儿八经的专业足球场,能坐6万人不说,草皮绿得跟刚铺的新地毯似的。
要说大连球迷有多疯?上周末我去现场凑过热闹。下午三点不到,地铁2号线就挤成了沙丁鱼罐头,好多球迷举着自制的"足球城加油"牌子,还有大爷拎着保温杯,里面泡的是大连汽水。开场哨一吹,看台上全是晃动的红围巾,比过年挂的红灯笼还热闹。散场时,有位大姐跟我说:"咱大连从爷爷辈就开始踢球,球场挤点咋的?这才是咱的足球魂!"
云南玉昆的情况就实在多了。有位云南网友在评论区留言:"我家离球场40公里,开车得一个多小时。上次去看球,路上堵得跟赶大集似的,到场时上半场都结束了。"这话听着心酸,可细想也在理。中超新军本来关注度就低,球场再小,球迷想支持都没地儿去。不过听说他们最近在规划新球场,据说容量能翻一倍,周边还要建球迷广场——毕竟谁不想自家球队有个体面的主场?
大连英博的运营模式确实有门道。人家没砸钱买大牌外援,而是把钱花在球迷服务上:赛前免费接球迷的大巴,中场休息有本地乐队表演,赛后还能跟球员合影。上次我看报道,有个小球迷拿着自己画的队徽找球员签名,球员蹲下来跟他聊了十分钟——这哪是比赛,分明是给球迷办了场大派对。
有人可能要问,球场大了就能赢球?那倒未必。当年国足在沈阳五里河拿过亚洲杯,那球场也就5万人容量;现在有些新建球场能坐8万,可比赛时上座率连一半都不到。关键还是球迷的归属感。大连球迷常说:"咱不是来看球的,是来回家的。"这种情感,比钢筋水泥建的大球场还结实。
云南玉昆现在卖2万张票,看着比大连少,可这2万张票里藏着大希望。就像刚开张的小饭馆,头天就卖出200碗面,说明有回头客;要是头天只卖出20碗,那可就得琢磨咋改进了。云南有得天独厚的气候,有热情的老百姓,等新球场建好了,说不定能复制大连的"足球城"奇迹。
说到底,球场大小能装下几万人,可球迷的热情装得下整座城。大连的球场挤得下,云南的球场也会越建越大——毕竟,谁不想在自己家门口看场痛快的球呢?
你觉得云南玉昆的新球场啥时候能建成?到时候他们的上座率能不能超过大连?评论区唠唠呗!
更新时间:2025-08-01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