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牛抢疯了!200块一瓶的白酒卖爆,白酒行业真能靠胖东来续命?



200元一瓶的白酒,比茅台还难抢!


6月底,于东来在视频平台只是发布了一条胖东来与“酒鬼酒”联名产品的包装,就引发了网友的热议。


没想到,第二天“酒鬼酒”的股价直接涨停,且持续飙升。在惨淡的白酒板块中,能有如此表现也是实属罕见。


7月19日,这款名为“酒鬼酒·自由爱”的白酒正式上市,定价200元一瓶。短短48小时,便在胖东来的线上渠道和13家门店全部售罄。



黄牛们更是涌进胖东来各大商超,蹲守抢购。


白酒行业整体遇冷,连茅台都卖不动了,为啥胖东来一出手,濒临退市的“酒鬼酒”就重新爆火了呢?




“酒鬼酒”的前身是湘西的吉首酒厂,成立于1956年。


“酒鬼”品牌由艺术大师黄永玉,在1987年创立,同时设计了麻袋陶瓶包装。


“酒鬼”独特的馥郁香型口感,再加上艺术性的设计和奇趣的命名,使得“酒鬼酒”迅速在高端白酒市场崭露头角。



“酒鬼酒”在北京奥运会期间,推出的“奥运纪念酒”,单瓶拍卖价格高达10万元,可见其强大的品牌溢价力。


2020年至2023年,“酒鬼酒”经销商从763家剧增到1774家。过分盲目地扩张,使得市场管理逐渐失控。


为冲刺业绩指标,“酒鬼酒”向经销商大量压货。


库存压力过重,经销商又想让资金尽快回笼,被迫降价甩货。结果导致价格体系直接崩盘,“价格倒挂”极其严重。


“酒鬼酒”不合理的定价策略,也加速了其市场萎缩。


像“酒鬼酒”的高端产品“内参酒”,在短短半年时间里,连续五次上调价格。出厂价一路走高至1050元/瓶,超越了飞天茅台和五粮液969元/瓶的平均出厂价。



但“酒鬼酒”的产品力和品牌力,显然还撑不起这样的涨价。不仅高端消费者不买单,还让它失去了原本作为区域酒企的性价比优势,可谓得不偿失。


让“酒鬼酒”品牌形象更加雪上加霜的是,2012年爆出的塑化剂事件。


当时有第三方检测出了“酒鬼酒”的产品中含有大量塑化剂,甚至达到了国家标准的2.6倍。


“酒鬼酒”方面立刻否认在酒类生产过程中使用了塑化剂。不过很快中国酒业协会下场“打脸”,酒协明确表示白酒行业所添加的塑化剂含量,远远超过了国家标准。


这直接导致了 “酒鬼酒”股价暴跌,业绩下滑,面临前所未有的危机。



许多网友吐槽“天下第一酒的酒鬼酒闹鬼了”。


受这一系列事件影响,“酒鬼酒”的品牌形象严重受损,消费者对品牌的信任度也是大打折扣。


“酒鬼酒”的神话自此不复存在。


为了扭转困局,“酒鬼酒”推出了一系列改革。


例如砍掉50% SKU,淘汰低效产品;构建“2+2+2”战略单品体系;发力小酒市场推“三两三”小包装……却始终未看到明显效果。


2025年上半年,“酒鬼酒”营收比去年同期下降了43%;净利润的同比降幅更是达到了90%到93%。


净利润从历史最高的10亿,降至现在的800万至1200万元。


“酒鬼酒”的自救宣告失败。


但如此断崖式的业绩下滑,却绝非“酒鬼酒”一家,整个白酒行业的日子都不好过,也都面临着同样的困局。


中国酒业协会报告显示, 有超过六成的酒企都面临着“价格倒挂”的问题,尤其是800元至1500元价格区间的高端酒更是重灾区。


与此同时,白酒板块自去年11月以来累计跌幅已超过12%。


整个白酒行业不仅增长趋缓,净利润也出现大幅下滑甚至亏损。



为何“酒鬼酒”们都集体陷入了这种困境呢?


最主要的原因,还是消费者花钱越来越趋于理性。


在白酒消费上,他们不再盲目迷信高价和品牌光环。反而更看重酒的实际品质、独特口感和带来的体验,回归到对酒本身的价值判断。


加上最近的“禁酒令”,多多少少也削弱了白酒的一些传统消费场景。


除此之外,人们的消费理念也早已不同。


一直以来,中老年人都是白酒消费的主力军。但随着健康意识的逐渐增强,“少喝,喝低度酒”成了更普遍的选择。


而30岁以下的年轻人,则更加偏爱果味儿、低度数、气泡型的饮品。



很多年轻人都接受不了白酒的辣味,即使是老酒友们十分偏爱的酱香型,很多年轻人甚至觉得它有股臭鞋底子味儿。可见年轻网友对白酒的不待见。


同时,年轻人对于品牌的崇拜,也正在逐渐瓦解。


年轻人愿意为创意买单,却难以对品牌产生持续的情感黏性。


之前风靡一时的江小白,虽然在营销和情感共鸣上下了功夫,但在白酒最本质的“口感体验”上,却未能实现真正的突破性创新。


对于年轻消费者来说,江小白的口感仍较为浓烈、辛辣。



新瓶装旧酒,营销热度过后,暴露的是产品力短板的硬伤,消费者流失是必然的结果。


被困住的白酒行业,面对新的消费趋势,如何主动破局,已是当务之急。



胖东来和“酒鬼酒”的这次联名爆火,或许给整个白酒行业,蹚出了一条新的出路。


一直以来,胖东来都是以真诚赢得了消费者的信赖,这次也不例外。


胖东来将“酒鬼酒·自由爱”的包装、研发、税费等成本,完全透明公开。


并且将渠道加价压缩到20%以内,与传统白酒层层加价的暴利规则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根据公示信息,这款产品的综合成本是168.26元,产品的毛利为31.74元,产品毛利率为15.87%,最终定价200元/瓶。



一切公开透明,主打的就是一个真诚。


其实大多数消费者并不是怕花钱,而是怕花冤枉钱。胖东来的这种透明化销售,则直接打消了消费者的顾虑。


除了价格上的真诚,“酒鬼酒·自由爱”在口味上也下了不少功夫。


不同于传统白酒的“辣”,这款酒入口柔顺,香气足,咽下去还有点清清凉凉的甜味儿,很符合现在人的口味。


最值得一提的是,如今市面上大多数白酒的联名都还停留在简单的“logo重叠”的浅层合作上,而“酒鬼·自由爱”却达成了两个品牌精神本质的深度契合。



胖东来“释放而非修行”的主张,与酒鬼酒“做鬼更洒脱”的内核,本质上都是对当代人精神压力的释放。


胖东来的5000万会员中,中产家庭与95后新婚人群是两大核心群体,占据了总会员数的60%以上。


这些也正是“酒鬼酒”最想撬动的次高端增量。


从“全民通吃”到“圈层消费”,“酒鬼酒·自由爱”走出了自己的差异化赛道。



在理性消费主导的时代,真诚是最核心的竞争力。


“酒鬼酒”能快速超车,主要靠的是胖东来的信用背书。


但想要长期发展,酒企们必须建立自主的信任体系,真正做到“以用户为中心”。


未来的竞争,不再是价格的内卷战,而是看谁更能获得消费者的信任,更能走进消费者的生活方式里。


-END-


参考资料:

1.人民资讯:《酒鬼酒扩产增速 白酒行业遭遇“两头挤”》

2.新浪财经:《酒鬼酒生死劫:从“文化酒标杆”到现今业绩大幅下滑困境》

3.搜狐财经:《中酒协2025白酒中期研究报告:约60%企业利润率减少,800-1500元为价格倒挂重灾区 》

4.央广网:《媒体报道:“致命危机” 酒鬼酒塑化剂超标260%》

作者:陈开心

编辑:歌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8-14

标签:美食   白酒   东来   黄牛   行业   酒鬼   塑化剂   消费者   品牌   价格   产品   口感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