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穷人之光”蜜雪冰城,极致性价比背后,为什么没人能复制成功?

蜜雪冰城:为何难以复制?

均价不到8元,年销量近百亿杯,门店数量突破5万家,超过麦当劳与星巴克门店总和——这就是蜜雪冰城。许多人未曾料到,这个售卖3元冰淇淋、4元柠檬水的品牌,已悄然成为全球规模第一的茶饮企业。

更令人惊叹的是,今年上半年其总营收接近150亿元,净利润达27.2亿元,同比增长超40%,相当于奈雪的茶、古茗、茶百道三家品牌合计利润的两倍。

蜜雪冰城的扩张速度堪称行业奇迹。2022年底门店数仅为2万家,至2025年中已飙升至5.3万家,三年时间增长超过一倍。作为对比,麦当劳全球门店约4.3万家,星巴克为4.1万家,蜜雪冰城已实现对这两大国际巨头的超越。

其快速扩张的核心在于加盟模式——全球5.3万家门店中,99.97%为加盟店,直营店仅21家。今年上半年新开的7000家门店几乎全部来自加盟商。

在该模式下,加盟商出资开店并负责日常运营,蜜雪冰城则提供品牌影响力与全套供应链支持。这种“你冲锋,我后勤”的合作方式,使其迅速渗透至三四线城市乃至县域市场,精准契合当前消费者对“高性价比”产品的需求。

正如德银分析师崔尔南所指出的,消费者正转向更具成本效益的产品,而蜜雪冰城准确把握了这一趋势。其首项策略便是借助社会资源共同拓展,而非依赖自有资金。有人可能认为蜜雪冰城通过加盟费获利,实则不然。2025年上半年财报显示,加盟费收入仅占总收入不到3%。那么其利润来源何在?答案是原料、设备与包装的供应链销售。

简言之,蜜雪冰城通过向加盟店统一供应奶茶果酱、奶粉、茶叶、杯子、吸管、封口膜,乃至制冰机、冰淇淋机等全部物料实现盈利。今年上半年,该部分收入接近145亿元,同比增长40%,占总收入97%以上。

即便在糖、奶粉等原材料涨价背景下,蜜雪冰城毛利率仍稳定在30.3%,处于行业中上游水平。相比之下,喜茶等高端品牌毛利率可达60%,中小品牌则多在20%左右。可以说,蜜雪冰城本质上是一家供应链企业,堪称茶饮行业的“军火商”。

2025年上半年,蜜雪冰城总收入148.7亿元,净利润27.2亿元,双双实现约40%的增长。由此可见,加盟仅是流量入口,真正的利润引擎隐藏在供应链体系中。

售价3元的甜筒是否亏本?答案是,该产品确为亏损销售的“引流品”。严格来说,每售出一支甜筒,门店需承担部分成本,但这笔投入极具价值。社交媒体上常见用户手持蜜雪甜筒惊叹“3元太划算”的视频,这类自发传播为品牌节省了大量广告费用。

市场营销学教授卡恩指出,蜜雪甜筒是完美的亏本引流商品,不仅在社交平台持续曝光,还自带情感吸引力。

确实,一支冰淇淋甜筒极易引发消费者的愉悦感。此策略借鉴自零售巨头Costco的十元热狗套餐,而蜜雪更进一步,将价格压至3元,年销量高达7亿支。

其背后隐藏三大商业逻辑:价格陷阱。通过亏本甜筒吸引顾客进店,进而引导其购买其余35款利润更高的产品,类似于超市将特价鸡蛋陈列于店铺最深处的营销手法。

锚定效应。沃顿商学院研究显示,消费者在被某一超低价商品吸引后,会下意识认为该店其他商品也具备高性价比。3元甜筒让4元柠檬水显得如同免费。

自带传播属性。与Costco在通胀时期逆势降价引发媒体报道类似,蜜雪甜筒在抖音等平台天然具备话题性,年轻人自发分享形成免费广告。

河内一位加盟商坦言,甜筒实为诱饵,真正盈利来自后续产品。这支甜筒不仅不是利润来源,反而是与消费者建立情感连接的媒介。

以3元成本换取顾客注意力与好感,既带动流量又提升口碑,促使消费者在无意识中增加购买项,从而实现整体盈利。这支甜筒既是产品,也是广告,既呈现诱惑,也暗藏心机,以极致性价比吸引入店消费,展现低价背后的商业智慧。

综上所述,蜜雪冰城能够超越麦当劳与星巴克,依靠的是三大核心策略:以加盟模式实现规模扩张,借供应链体系获取持续利润,通过引流产品激发消费行为。

有观点认为,它实则是一家披着茶饮外衣的供应链公司与营销高手。未来,其能否在欧美市场复制成功模式,能否在成本上涨中保持毛利率稳定,将是真正考验。但至少目前,这支3元甜筒已搅动全球餐饮市场格局。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9-27

标签:美食   极致   穷人   性价比   甜筒   利润   消费者   上半年   麦当劳   产品   毛利率   品牌   成本   柠檬水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