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I李Lin环球
编辑I李Lin环球

前言
哈喽,大家好,小李这篇国际评论,主要来分析近期的中日关系。
高市早苗的对华挑衅,不仅亲手葬送了“高氏经济学”,更将本就步履维艰的日本经济推向危险边缘。


把日本经济推进火坑
日股近期的波动,已清晰传递出市场的焦虑与失望。受中日关系影响较深的消费股、旅游股,集体上演“自由落体”式下跌。
值得注意的是,中方反制目前仍局限于旅游、留学、电影等领域,尚未升级至贸易、关税等实质性经济制裁。日本市场反应却如此剧烈,核心原因只有一个——日本经济对中国的依赖度远超外界想象。

以旅游行业为例,今年前10个月,中国游客占日本游客总量的1/4,位居全球首位,消费总额占比更是达到21.3%。日本研究所测算显示,若中国游客停止赴日,将导致日本今年国内生产总值减少0.36%,经济增长预期直接腰斩,对应的直接经济损失约为2.2万亿日元。


这一数据尚未涵盖长期连锁反应。日本旅游行业直接关联600万就业人口,游客锐减可能直接引发大规模失业。
住宿、餐饮、购物等上下游产业也将受波及,从业者收入缩水会进一步抑制国内消费与投资,让本就缺乏活力的日本经济雪上加霜。

即便不预判未来走势,仅分析当下日本的内外环境,也能清晰看到中国市场的战略价值。1990年经济泡沫破裂后,日本陷入“失去的30年”,国内持续通缩,民众消费意愿低迷,经济体逐渐丧失活力。

进入21世纪,日本支柱产业接连受挫。2000年前后家电产业增长乏力,消费电子市场份额持续萎缩,后续的芯片、互联网、新能源、人工智能等新兴产业,日本更是全面缺席。

安倍政府时期推行的宽松货币政策,虽暂时缓解通缩,却将债务占国内生产总值比例推高至260%,在全球发达国家中位居第一。如今日本的表面繁荣,本质上是靠“刷信用卡”硬撑。
货币大放水还导致日元大幅贬值,削弱日本购买力。全球大宗商品价格持续上涨背景下,作为资源匮乏国的日本,必须高价进口能源与粮食,硬扛输入型通胀压力。

与此同时,失去绝对竞争力的日本产品,即便因日元贬值降低售价,也难以打开国际市场,这正是日本长期贸易逆差的核心原因。
雪上加霜的是,美国今年挥舞关税大棒,给日本经济再添一击。往年日本对美出口占出口总量的20%,加税后今年三季度出口环比直接下降1.2%。


内需疲弱、外需受阻、产业受损、政策受限——这便是高市早苗接手时的日本经济烂摊子。
此时的日本,本应全力维系与中国等核心市场的关系,借助外部需求弥补国内不足,缓解通胀压力,集中精力发展新兴产业以重塑出口竞争力。这些方向,恰恰也是“高氏经济学”的核心规划。

令人费解的是,高市早苗却反其道而行之,主动挑起对华争端。这种做法,无异于拉着一名ICU重症患者去“约架”。


结语
潘多拉魔盒已然开启,其对日本经济的打击将是毁灭性的。解铃还须系铃人,日本接下来如何“灭火”,全球都在观望。
更新时间:2025-11-21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