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天价合同,却公然辱华,签约不到48小时就被封杀,实在大快人心

7月15日,一场原本平淡无奇的东亚杯赛事,却因一名刚签约中甲的黑人球员米高的一句“bastard”引起争议。

从“归化港青”到“联赛毒药”,这场坍塌仅用了不到48小时,从风光官宣到愤怒解约,千万元级别的合同瞬间成了一张废纸。

那么,到底是谁给了他辱骂的底气?这场闹剧又是如何收场的?

“归化典范”?

2025年7月15日,东亚杯足球赛刚刚结束,中国男足以1比0战胜中国香港队,气氛正热。

谁都没想到,中国香港队的前锋球员米高,抄起球场边的扩音器,对着中国球迷就用英文骂开了。

“看看中国球迷!下次干翻这些bastards!(脏话)”

扩音器把刺耳的侮辱传遍了全场,原本还算平静的观众台瞬间沸腾起来。

这可不是私下嘀咕,是清清楚楚、明明白白拿着喇叭公开骂,跟指着鼻子骂都没什么分别!

现场的球迷们都懵了、怒了,全场骂声不绝于耳,很多人立刻用手机录下了这爆炸性的一幕。

于是这些背景清晰、声音清楚的现场画面被传到了网上,使得球员的公关团队也无从否认。

一时间网上很快便炸开了锅,国内各大平台上关于“辱华言论”、“中甲外援道德底线”的热搜迅速登顶。

更讽刺的是,就在这事发生的短短48小时之前,苏州东吴俱乐部还欢天喜地、敲锣打鼓地在官方账号上宣布签下了这位“榜样”球员,将他称作“归化典范”。

结果,宣传稿的墨迹未干,“典范”的形象却碎了一地。

网友炸了锅:“这就是你们花大钱请来的祖宗?”、“还没开打呢,先骂上了?!”怒火瞬间点燃全网,要求追责的声浪排山倒海。

讲真,竞技体育,虽然都说菜是原罪,但起码的尊重是底线吧?

作为一个职业球员,一个刚被高薪高调签下的“典范”,用如此带有赤裸裸人格侮辱的字眼辱骂为你掏钱买票、为你加油的球迷?

这不光是输球品,更是突破了做人的基本底线。

一句“bastards”下来,这球,还怎么看?这球员,还能信?

所有眼睛都死死盯向了俱乐部:签了这种“宝贝”,你们打算怎么办?

天价“水货”

当球迷的怒火开始烧向俱乐部,“光速切割”就成了必然。

苏州东吴48小时内启动解约程序,宣布与米高终止合作。

可网友们还是很好奇,米高到底什么来头?苏州东吴凭什么用他当“归化典范”?

这一挖,好家伙!简直是个深水炸弹!

俱乐部甩出来的合同简直闪瞎眼:三年长约,月薪7万人民币,在中国低级别联赛里,这绝对是顶薪级别的存在!

更让球迷血压飙升的是:米高,他值这个价?!

真当球迷不看球啊?米高在德国低级别联赛的出场记录被扒了个底朝天。

场均进球0.2个,这平庸的数据,放业余联赛里也不算拔尖。

说白了,他就是靠着那张“归化球员”的标签来中国淘金的!

为此,米高连忙私信解释称,之前骂人是“德国生活经历导致的表达失误”,之后还再次道歉,并公开承诺捐出下一年薪水的20%-25%用于儿童足球公益。

这看上去道歉态度还不错。

可很快,更有力的证据被抖了出来,球迷扒出多场赛前奏国歌环节的录像中,其他队员都是肃立行礼。

只有米高一个人,像个杵在那儿的木头,眼神飘忽,拒绝向五星红旗行注目礼!

这和俱乐部宣传的“爱国港青”可完全不同。

原来这哥们儿,骨子里压根就对中国没半点认同感!

就这态度,还好意思叫“典范”?职业素养的底裤都被扒光了!

球迷的眼睛是雪亮的,记者的专业技能也不是吃素的。

事件刚爆发,记者就开始追问,谁把这么个“宝贝”推给苏州东吴的?

随后“德方经纪人”这个词就开始在报道中高频出现。

调查深入,一条令人作呕的灰色产业链浮出水面:某些境外中介,专门盯上亚非混血球员,玩起了“归化包装”的骚操作!

改数据、刷履历,吹得天花乱坠,他们的目标就是瞄准中国俱乐部“人傻钱多”的腰包,狠狠宰一刀!

更有“鬼”的是合同本身。细究之下,里面藏着隐秘的“灰色条款”:比如球员的商业肖像权和某些收益,竟被牢牢把控在其背后的经纪人手里!

换句话说,米高可能就只是个“昂贵工具人”,真正的推手和既得利益者,躲在暗处数钱笑呢!

俱乐部审核简直形同虚设!

这哪是签了个球员?这是花钱请了个祖宗,附赠了一颗定时炸弹,外加一张通往骗子腰包的提款卡!

可见,米高的问题,绝不仅仅是他个人素质低劣,俱乐部也有大问题。

全民开火!

事件发生后的24小时内,“苏州东吴开除辱华外援”相关话题浏览量突破2亿。

俱乐部官方账号也遭遇空前的舆论围攻,事后查询,仅“要求解约”的留言就高达18万条。

大量球迷留言直指俱乐部审核流程、签约背景,以及为何一个“公开抗拒国旗礼”的球员能以“归化典范”身份进入中国职业赛场。

挨了这么大一记闷棍,俱乐部终于知道屁股该往哪边挪了。

而足协说是亡羊补牢,这次像是动了真格。

新鲜出炉的新规直接砸下来:归化球员想进来?先过三关!

“文化认同测试”考考你对中国文化了解多少;“国家历史笔试”掂掂你的基本认知;还得老老实实签一份《道德承诺书》!

签了再敢乱来?白纸黑字跑不掉!以前那种只看球技不看脑子的时代,结束了!

可以说,米高事件之后,中国职业足球的外援审核制度不再只是“签不签的问题”,而成为了“敢不敢负责任”的命题。

紧接着,中国足协给米高的板子也抽过来了,米高被中国足协追加禁赛一年

你不是牛吗?中国这块地儿,你歇着吧!

更绝的是,米高之前的德国老东家,一看这阵仗,马上发声明:“永不录用!”连个后路都给堵死了!这份行业联合“追杀令”,执行得那叫一个干脆!

你以为这就完了?网友的力量才是真正的风暴!

“解约米高”这个热搜话题,阅读量直接冲上2亿!

球迷可不是好糊弄的,大家火力全开,上演全民深扒,米高的黑料像竹筒倒豆子一样被抖落出来。

他不但被扒出在私下与部分香港支持者的交流中,发表对内地球迷不敬的言论,称“下次换成广东话骂,听不懂也不用道歉”。

之后连米高此前在德国期间,曾因逃税问题被当地相关机构处罚的事都被扒出来批判。

随后,最有意思也是最有力量的反击来了!

有程序员球迷憋着一股气,利用业余时间,直接搞出了一个“辱华球员数据库”!

这玩意不跟你玩虚的,直接开放给所有球迷,谁有球员不良行为的实锤,都可以上传举报!全民监督球员,这创意,解气!

对于米高这样的球员来说,清场只是开始,接下来的路,会越来越难走。

毕竟,底线!这就是球员的生死线!

“体育无国界,底线有国籍,”

米高事件,代价沉重,但也像一记警钟,敲得整个足球圈脑子嗡嗡响。

扒开它,展现的不仅仅是那个傲慢球员的劣迹,更是整个归化球员审核机制的严重溃烂。

“归化”二字,从来不应该只等同于“身份证”,它更应该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认同书!

就像不少球迷在社交平台上的发声:“中国可以接纳任何国籍的球员,但不能容忍任何一个不尊重中国的人,”

“踢得好”和“配得上”,从今往后必须画上等号!本事再大,不认同不尊重这片土地和人民,有多远走多远!

信源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7-24

标签:体育   大快人心   合同   球员   中国   俱乐部   球迷   东吴   典范   苏州   香港队   底线   外援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