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西山脚下,福田公墓的一角总是格外安静。吴石将军与夫人王碧奎的合葬墓前,四季都有群众自发献上的鲜花——有的带着晨露,有的裹着晚风,每一朵都在默默诉说:75年了,我们从未忘记那位“潜伏”台湾、用生命践行信仰的英雄。
时间倒回1949年8月,福州解放的前夜,空气中还飘着战火的余温。时任国民党高级军官的吴石,手里攥着蒋介石催他赴台的密电,目光掠过身旁的妻儿。为了获取敌人信任,他做出了最艰难的选择:带着妻子王碧奎和年幼的一双儿女飞往台湾,把大儿子、大女儿留在了大陆。飞机升空时,他望着逐渐缩小的故土,心里藏着一个秘密——早在1947年,经何遂父子引荐,他已与中共中央上海局建立联系,此刻的“赴台”,不是追随国民党,而是潜入虎穴的“潜伏”。

抵达台湾后,吴石凭借“国防部参谋次长”的身份,一步步走进国民党军事决策的核心。那时的台湾,白色恐怖正像乌云般笼罩全岛,国民党残余势力疯狂搜捕进步人士,但吴石没有丝毫退缩。他悄悄铺开秘密情报网,把国民党军队的部署、调动信息源源不断地传回大陆。谁也不知道,这位穿着将军制服、出入军政要地的“高官”,早已把心交给了信仰——就像他之前在渡江战役前做的那样:送出长江江防兵力部署图,协助林遵率海防第二舰队起义,用情报为解放大军“铺路”。
可隐蔽战线的危险,总在不经意间降临。1950年1月29日,中共台湾省工委书记蔡孝乾被捕,公文包记事本上“吴次长”三个字,像一把尖刀刺破了伪装。3月1日晚,国民党“保密局”的人闯进吴石的住所,冰冷的手铐锁住了他的双手。狱中,酷刑轮番上阵,他的一只眼睛被折磨至失明,可面对敌人的逼问,吴石始终守口如瓶。他知道,自己多扛一秒,就能多保护一分战友,多守住一分情报。

1950年6月10日下午4时30分,台北马场町刑场,阳光刺眼。吴石与朱枫、陈宝仓、聂曦并肩站立,面对枪口,他们没有丝毫畏惧。临刑前,吴石在牢狱中用鲜血写下“台湾必归”四个字——这是他留给世界最后的呐喊,也是一位英雄对祖国统一最坚定的誓言。
噩耗传到北京,周恩来总理立刻作出指示:李克农、罗青长要全力做好烈士家属的保护与安置。那时的吴家,正经历着常人难以想象的煎熬:王碧奎入狱受辱,出狱后带着幼小儿女在台湾忍辱负重;远在美国的日子里,她始终攥着丈夫的旧照片,盼着有一天能让他“回家”;留在大陆的儿女,曾因“保密需要”受了不少委屈,可他们从不敢忘记父亲的信仰;幼女吴学成、幼子吴健成,更是背着“共谍家属”的污名,在台湾艰难求学。骨肉分离、天人永隔,这道伤口,在吴家几代人心里疼了几十年。
但英雄从不会被遗忘。1983年国家安全部成立后,接过了寻找烈士遗属、迎接忠骨归乡的接力棒。工作人员动用各种渠道,在中美建交、两岸交流破冰的机遇中,终于帮吴石在大陆的子女,找到了远在美国和台湾的亲人。1982年,相隔数十年的吴家亲人在美重逢,相拥而泣的那一刻,所有的等待都有了意义。

1990年9月,吴学成克服重重阻碍,终于将吴石将军的骨灰从台湾带回大陆;1992年,北京福田公墓为将军购置了墓地;1994年5月,王碧奎女士的骨灰也从美国归来,一场庄重的安放仪式在公墓举行——这对分离44年的夫妻,终于在西山脚下相守,身边还伴着他们生前的挚友何遂夫妇。
如今,又是一个特殊的年份:台湾光复80周年,吴石将军牺牲75周年。随着讲述隐蔽战线故事的电视剧热播,越来越多人知道了吴石的名字。北京西山无名英雄纪念广场上,总有民众驻足献花;福州螺洲镇的吴石故居里,参观者络绎不绝,大家摸着墙上的老照片,听着将军的事迹,眼里满是敬意。
福田公墓的鲜花还在不断更新,就像人们对英雄的思念从未停止。吴石将军用生命未竟的事业,正被一代代人接续——“台湾必归”不是一句口号,而是跨越时空的约定,是历史大潮不可阻挡的方向。当春风吹过西山,那墓前的鲜花仿佛在轻声诉说:将军,您看,祖国统一的那一天,越来越近了。
【阅读提示】读者朋友们,对此,你有着怎样独特的观点与看法?欢迎在评论区畅所欲言,分享你的真知灼见!感谢您的阅读与关注,我们下期再见!
更新时间:2025-10-31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