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伟达明天的财报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这三个数据背后的真相

前段时间看到网上到处都在讨论英伟达即将发布的财报,仿佛这一家公司的涨跌就能决定美股的生死。有分析师喊它是“救世主”,也有人说这是泡沫破裂的前夜。

这种情绪化的争论看多了其实没什么意思。

于是我就想核查一下,抛开股价的喧嚣,最底层的物理世界到底发生了什么? 毕竟,股票可以炒作,但真金白银的资本开支和工厂里的出货单是骗不了人的。

我花时间上了微软、谷歌、Meta、亚马逊这“四大云厂商”的投资者官网,查阅了他们刚刚发布的2025财年数据,又去台积电官网下载了最新的月度营收表。

把这些原始数据拉出来一看,事情的真相其实非常清晰。

第一,谁在疯狂“撒钱”?

我们都知道,英伟达的卡主要不是卖给玩游戏的,而是卖给云巨头建数据中心的。所以,英伟达的业绩好不好,不看黄仁勋说什么,要看他的客户口袋里还有没有钱。

我把微软(Microsoft)、谷歌(Google)、Meta、亚马逊(Amazon)这四家公司2024年和2025年(预估)的资本开支(Capex)数据做了一个汇总图:

图1:四大科技巨头2024年与2025年(预估)资本开支对比,单位:十亿美元。数据来源:各公司财报及FactSet预测

数据的变化是非常惊人的。

从图上可以看得很清楚,这四家巨头为了争夺AI的未来,简直是在进行一场不计成本的军备竞赛。

四家加起来,2025年的投入预计将接近 3820亿美元

这是什么概念?这比很多国家的GDP都要高。只要这个“囚徒困境”还在,只要他们还在怕掉队,英伟达的H100和Blackwell芯片就不愁卖不出去。从需求端看,美股的“AI信仰”目前还是真金白银堆出来的。

第二,只是纸面繁荣吗?

有人说,这些大厂的预算可能只是“画饼”,实际上并没有那么多货真价实的产品交付。

为了验证这一点,我又去查了英伟达唯一的制造伙伴——台积电(TSMC) 的最新数据。 逻辑很简单:美国负责设计,台湾负责制造。如果英伟达真的卖得好,那台积电的生产线一定是在满负荷运转。

我上台积电官网下载了他们刚刚发布的10月份营收报告,做了下面这个图:

图2:台积电2025年下半年月度营收趋势,10月创下历史新高。数据来源:台积电官网

数据再次打脸了“需求造假论”。 2025年10月,台积电单月营收达到了3674.7亿新台币,同比增长了16.9%,创下了历史新高。

而且不仅是10月,你看9月份的数据也是处于高位。这说明物理世界的供应链是真实的。我在之前的文章里也分析过,台湾地区现在的出口数据非常依赖服务器和芯片 ,台积电的这份成绩单,实际上就是英伟达出货量的“镜像”。

只要台积电还在加班加点,英伟达的财报就不会太难看。

第三,既然数据这么好,为什么市场还在怕?

如果看上面的数据,英伟达明天大概率会交出一份漂亮的成绩单。但为什么我感觉市场依然充满恐惧?甚至有一种“如履薄冰”的感觉?

问题出在“回报率”(ROI)上。

不管是微软还是谷歌,一年砸进去几千亿美元买显卡,但是他们赚回来的钱呢? 目前除了卖铲子的英伟达赚得盆满钵满,买铲子的人其实大部分还没挖到金子。这形成了一个巨大的剪刀差。

这让我想起了25年前的一家公司。

现在的年轻人可能不知道,在2000年互联网泡沫的时候,有一家公司叫思科(Cisco),它的地位和今天的英伟达一模一样。当时大家觉得互联网是未来,都要铺光纤、装路由器,所以思科的市值一度冲到了世界第一。

我拉了一下思科当年的股价走势:

图3:思科(Cisco)在互联网泡沫时期的股价走势(1998-2002),历史总是押着相同的韵脚。

光纤确实铺下去了,路由器也确实装上了,这些都是真实的物理存在,不是造假。 但后来的故事我们都知道了:大家发现,当时并没有那么多数据要跑,也没有那么多用户愿意付费,基础设施建设大大超前了。于是,泡沫破裂,思科股价跌去了80%。

现在的AI,是不是也面临同样的问题?硬件很硬,但软件应用还很“软”。

几点启示

写到这里,我的观点很明确了。

  1. 英伟达明天的财报大概率没问题。 从台积电和四大金主的账单看,短期需求没有任何问题,这一波甚至可能超预期。
  2. 但这并不代表美国经济就健康了。 你看现在的纳斯达克,几乎就是靠着“七姐妹”在撑着。美国正在经历一种极端的“产业空心化”。 我在之前写德国去工业化的时候提到过 ,当一个国家过度依赖某一种单一路径(德国是廉价能源,美国是金融叙事+设计),风险是巨大的。
  3. 现在美国的模式是:英伟达负责画图纸(设计),台积电负责制造,台企(如富士康、广达)负责组装服务器 ,然后美国的云巨头负责买单。
  4. 这中间,美国本土的制造业参与度其实很低。微软想搞“去中国化”制造,结果发现还得依赖台企 。这种“软硬分离”的模式,一旦底层的AI回报率逻辑(ROI)无法闭环,反噬会非常猛烈。
  5. 对我们来说,既不要神话,也不要轻视。 美国在芯片设计和生态构建上的能力确实强,能让全球资本心甘情愿地掏几千亿美元陪它玩。这些砸下去的钱,最终会变成庞大的算力基础设施。即便泡沫破裂,这些算力还在,这才是我们真正需要警惕和追赶的地方。

明天早上醒来,不管英伟达是涨是跌,请记住那几千亿美元的资本开支才是最真实的。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11-20

标签:财经   英伟   真相   明天   数据   思科   美国   微软   美元   亚马逊   开支   资本   泡沫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