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石被捕后,李克农心急如焚想方设法想要营救,可惜都未能如愿!

在阅读此文之前,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文| 方丈

编辑| 幸运

初审| 天坛

前言

1950年3月的一个下午,北京中南海的一间办公室里,李克农手里攥着一份电报,脸色铁青。

电报上只有三个字:"鹰落网"。

这三个字意味着什么?意味着中共在台湾最高级别的情报人员吴石暴露了。

作为中共情报战线的掌舵人,李克农知道这件事的严重性,他必须想办法把人救出来。

营救一个身陷囹圄的国防部中将,谈何容易?

一夜之间,台湾的情报网几乎全毁了

说起吴石被捕这事儿,得先提另一个人——蔡孝乾。

这人原本也是中共地下党的重要人物,在台湾负责情报联络工作。

1950年初,蔡孝乾被国民党特务抓住后,扛不住刑讯逼供,把知道的情报人员全都供了出来。

这一供不要紧,台湾的地下情报网络顷刻间崩塌大半。

李克农得知消息时,心里就咯噔一下。

蔡孝乾这一叛变,意味着很多潜伏人员都会暴露。

果不其然,没过多久,"鹰落网"的密电就传到了北京。

吴石这个代号"鹰"的人,是李克农亲自联系的高级情报员,在台湾国防部担任参谋次长,军衔中将。

这样的人物一旦被捕,后果不堪设想。

蔡孝乾的叛变造成的损失远不止吴石一个人。

原本在台湾活动的几十名联络员,现在能用的不到十个人。

整个情报系统几乎陷入瘫痪状态,想要开展营救工作,难度可想而知。

李克农紧急召集会议商量对策

收到密电的当天下午,李克农顾不上吃饭,立即把情报系统的核心成员叫到办公室。

几个人围坐在一起,气氛压抑得让人喘不过气来。

李克农把电报往桌上一拍,开门见山:"吴石被捕了,我们必须想办法救人。"

会议室里静得可怕。

大家都明白,吴石这个位置的人一旦暴露,台湾方面绝不会轻易放过。

国民党特务机关对共产党地下人员的态度历来狠辣,更何况吴石还是国防部的高级将领,掌握着大量军事机密。

几个人你一言我一语地分析局势。

有人提出可以通过第三方斡旋,有人建议动用香港的关系网,还有人说要不要考虑武装营救。

李克农听完各种方案,眉头越皱越紧。

他知道这些办法听起来可行,实际操作起来困难重重。

台湾和大陆已经隔绝,想要把消息传递过去都费劲,更别说营救一个被严密看守的高级将领了。

会议开了几个小时,最后决定先想办法跟吴石取得联系,了解他的具体情况,再制定详细的营救计划。

关押条件严苛,外界根本无法接近

吴石被抓后,直接关进了台北最戒备森严的甲级看守所。

这个地方专门关押重要犯人,看守措施严密到变态的程度。

吴石的牢房外面,二十四小时都有特务轮班看守,连上厕所都有人盯着。

负责审讯吴石的特务叫谷正文,这人在国民党情报系统里算得上是老手。

他对吴石的审讯采取了软硬兼施的策略,一方面用刑讯逼供,一方面又劝他认罪求生。

谷正文很清楚吴石的价值,如果能让他投诚,比直接处决更有意义。

李克农这边想要接触吴石,难度大到无法想象。

甲级看守所的管理严格到什么程度?探视必须经过层层审批,而且探视者的身份会被严格审查。

即便是吴石的家属,也很难见到本人。

在这种情况下,想要传递营救信息给吴石,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更麻烦的是,吴石被捕的同一天,他的同乡兼校友陈宝仓也被抓了。

陈宝仓同样是中将军衔,跟吴石往来密切。

国民党特务认定两人是一个情报小组的成员,于是一并拘捕。

陈宝仓的被捕,让原本计划通过他进行斡旋的路子也断了。

想尽办法传递消息,结果全部失败

李克农不死心,他动用了台湾仅剩的几个联络员,试图想办法给吴石传递消息。

第一个方案是通过报刊亭老板传递纸条。

这个报刊亭老板是地下党员,平时负责传递情报。

联络员计划让他以送报纸的名义接近看守所,想办法把纸条塞进去。

方案制定得很周密,纸条上写的内容也很简短,就是告诉吴石"组织正在想办法营救,坚持住"。

联络员把纸条藏在报纸夹缝里,让报刊亭老板送到看守所。

谁知道这个计划刚开始执行,就被特务发现了。

报刊亭老板当场被抓,纸条也落到了谷正文手里。

这次失败让李克农的心凉了半截。

台湾方面的特务警惕性高到了令人发指的地步,任何风吹草动都逃不过他们的眼睛。

李克农意识到,常规手段根本行不通,必须另想办法。

第二个方案是通过吴石的家属做文章。

李克农派人联系吴石的妻子,希望她能以探视的名义见到吴石,顺便传递一些消息。

计划听起来合理,实际执行时又碰了壁。

台湾方面对吴石的家属也进行了严密监控,他的妻子根本没有机会单独见到吴石。

即便是探视,旁边也站着好几个特务,根本没办法说私密的话。

李克农还想过通过律师渠道接触吴石。

他托关系找了一个在台湾的律师,试图让这个律师以辩护人的身份见吴石。

这个方案理论上可行,律师确实有权利见当事人。

谁知道台湾方面根本不给吴石指派律师,审判程序走得飞快,压根不给外界介入的机会。

蒋介石下了死命令,审判快得惊人

吴石被捕的消息传到蒋介石那里,老蒋气得拍桌子。

一个国防部的参谋次长,中将军衔的高级将领,竟然是共产党的间谍,这简直是奇耻大辱。

蒋介石当即批示:"从严从快处理,绝不姑息。"

这个批示一下,吴石的命运基本就定了。

军事法庭接到指示后,审理速度快得离谱。

从吴石被捕到开庭审判,前后不到三个月。

这三个月里,谷正文对吴石进行了无数次审讯,想要从他嘴里挖出更多情报。

吴石在审讯中表现得很硬气。

他拒绝透露更多的情报网络成员,也不肯承认自己做错了什么。

谷正文用尽了各种手段,包括刑讯逼供,吴石始终咬紧牙关。

这种态度让国民党方面更加坚定了要处决他的决心。

军事法庭开庭审理的时候,整个过程就是走过场。

检察官列举了吴石的"罪状",所谓的辩护律师形同虚设,法官最后宣判死刑。

整个审判过程不到一天,根本不给吴石任何辩解的机会。

李克农在北京得知审判结果时,心如刀绞。

他知道时间已经不多了,必须抓紧最后的机会。

他想过动用国际舆论施压,但那个年代两岸关系紧张到极点,国际社会根本不会为了一个共产党间谍去干预台湾的司法程序。

最后时刻,吴石写下绝笔诗从容赴死

1950年6月初,吴石知道自己大限将至。

他在法庭上最后一次发言时,态度坚决地说自己没有做错任何事,为了信仰而牺牲,死而无憾。

这番话让在场的人都感到震撼,谷正文后来回忆这段经历时,都不得不承认吴石是个有骨气的人。

吴石在牢房里用仅有的纸笔,写下了一首绝笔诗。

诗的内容表达了他对革命事业的忠诚,以及对家人的不舍。

写完这首诗后,吴石把它交给了狱卒,托他转交给家人。

这首诗后来辗转流传出来,成为后人了解吴石精神世界的重要材料。

1950年6月10日清晨,台北马场町刑场。

吴石和陈宝仓等几个人被押上刑场。

吴石穿着囚服,脸色平静,没有一丝恐惧。

行刑前,他拒绝了最后的祷告,也没有说任何求饶的话。

枪声响起,吴石倒在血泊中,结束了他传奇的一生。

李克农得知吴石被处决的消息时,整个人愣在那里好久没说话。

他关上办公室的门,一个人坐在椅子上,眼眶发红。

这是他情报生涯中最痛苦的时刻之一,眼睁睁看着战友赴死,自己却无能为力。

客观条件太恶劣,营救注定不可能成功

回过头来看,李克农的营救行动为什么会失败?说到底还是客观条件太恶劣了。

1950年的两岸局势,可以用"势同水火"来形容。

大陆和台湾之间隔着台湾海峡,不光是地理上的距离,更是政治上的鸿沟。

蔡孝乾的叛变让台湾的地下情报网络几乎全部瘫痪。

仅剩的几个联络员,在特务的严密监控下,连自保都困难,更别说执行营救任务了。

吴石被关押的甲级看守所,戒备森严到让人绝望。

台湾特务对共产党地下人员的警惕性,达到了草木皆兵的程度。

蒋介石"从严从快处理"的批示,更是给营救工作判了死刑。

审判程序走得飞快,根本不给外界干预的时间和空间。

军事法庭在国民党的控制下,审判结果早就注定了,所谓的法律程序只是形式而已。

李克农虽然在情报工作上经验丰富,手段高明,面对这样的客观条件,他也只能感到无力。

他能做的,就是竭尽全力尝试各种可能的方案,哪怕明知道希望渺茫,也要试一试。

这不仅仅是为了营救吴石,更是为了告诉所有地下工作人员,组织不会放弃他们。

李克农在吴石牺牲后,把这件事深深记在心里。

他在后来的工作中,多次提到吴石的名字,强调要加强对地下人员的保护,避免类似的悲剧再次发生。

吴石的牺牲,成为中共情报史上一个沉重的教训,也成为激励后来者的精神力量。

结语

吴石被捕到牺牲的这几个月里,李克农可以说是想尽了一切办法。

他动用了所有能动用的关系,尝试了所有能想到的方案,就是想把这个出生入死的战友救出来。

可现实太残酷,台湾海峡不光隔断了地理距离,更隔断了营救的可能。

李克农最终没能救出吴石,这份遗憾和自责,他带了一辈子。

吴石的牺牲不是白费的,他用生命证明了信仰的力量,也让后人永远记住了这段悲壮的历史。

信息来源: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档案局馆藏档案:《李克农情报工作文献选编》(1949-1962)

台湾"国防部"军事审判档案:《吴石案审判卷宗》(1950年)

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编:《中共情报保卫工作史料选编》(第三卷),中共党史出版社,2015年

谷正文口述,《白色恐怖秘密档案》,台北联经出版社,1995年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编:《隐蔽战线英雄谱:吴石将军传》,解放军出版社,2009年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11-05

标签:历史   心急如焚   可惜   台湾   情报   特务   国防部   联络员   看守所   国民党   地下   消息   方案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