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24节气·寒露】凝露为寒,肝肾当藏,一年中调养肝肾的黄金时机!

本期专家: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经开区院区综合内科副主任医师白桦

寒露将至,寒气渐凝,露华愈浓,秋风萧瑟,万物敛藏。此节气以"寒"为讯,以"露"作喻——"寒"示阳气收敛,"露"乃阴津凝聚。中医认为,天人相应,此时人体阳气向内收敛,阴精渐次蓄积,肝肾为"精血之源",主储存与滋养精血,当下恰是一年中调养肝肾的最佳时机,尤需注重维系内在平衡。顺应时节调养,可助力气血充盈,抵御寒气侵扰,为冬季健康筑牢根基。

视频加载中...

三藏之道养肝护肾

1.藏精于食・润燥兼收

寒露时节,露水凝聚自然界敛降之力,象征着收敛与收藏的智慧,饮食之道需契合"露润而不散"的特性,滋润而不耗散精微。

食疗推荐方:黑芝麻核桃露取黑芝麻15克、核桃10克、糯米50克,加水慢火煮成稠粥。黑芝麻性平味甘,入肝肾经,滋养精血;核桃性温味甘,温肾助阳、润燥润肠,二者应寒露"润藏同步"之需,既防秋燥伤津,又助肾精内藏。制作时,先将糯米煮至半熟,再入芝麻、核桃同熬,每日晨起温服效果更佳。

忌食过于辛辣发散之物,如过量生姜、大蒜等,以免辛散耗气,耗散阴津。

2.藏气于足・引火归元

寒露至,气温骤降,地面渐生寒气,此时需驱寒固阳,不妨每日坚持用热水泡脚。

泡脚方法:水深要没过踝关节,可加10克左右艾叶,借其温经散寒之效,温通肾经涌泉穴,推动气血循环,助阳气内敛潜藏,为冬季养生筑牢根基。

泡脚毕,可以将双手互搓至微烫,再用指腹轻柔按揉足底涌泉穴约三分钟,力度适中,取"心肾相交,水火既济"之理,调和阴阳,增益整体活力。

3.藏神于亥・静养为要

亥时(21-23点)三焦经当令,正是全身气机流转、水道通调的关键时段,更是养护肝肾的黄金时刻——肝主藏血、肾主藏精。亥时的安静休息能助力完成一日精血的修复与濡养。为减少"虚火"耗伤阴液,避免光线刺激扰乱身体自然节律,建议提前熄灯、远离电子屏幕,助力养肝护肾,提升整体健康状态。

建议睡前15分钟关闭所有电子设备,可选择聆听柔和音乐(如古琴曲《流水》),以舒缓心神、安定情志,减少肝魂扰动,促进深度睡眠。

一味本草 寒露之使

菟丝子:平补肝肾,不燥不腻,像露珠般柔润滋养,能温和强健筋骨,益精明目,长期服用有助于提升体质。寒露时节,秋气清爽,露水凝结,此时采集的菟丝子药性最为醇厚,补益效果达到顶峰。

简易用法:取菟丝子5g,加入少许红茶,用沸水冲泡,加盖焖泡约10分钟,每日饮用一剂,适合微凉天气温养肝肾,尤宜于秋冬季节保健养生。

温馨提示:食物不能代替药物治疗,如有不适请线下就医。

寒露特别提示:防"虚寒"与"郁火"

上热下寒者:易口燥咽干却手足凉,建议日常注意保暖,避免过度劳累,可适当饮用温性茶饮如姜枣茶(生姜2片、大枣3枚、少许陈皮煮水)以温中通络。

久坐人群:腰为肾之府,每坐1小时敲打带脉(腰侧)一圈,激发肾气流动,促进局部血液循环,缓解腰部僵硬,并配合短暂站立伸展以增强效果。

如运动训练过程中有疼痛等不适感,应立即停止,如出现其他不适请及时就医。

寒露时节之妙处,在于其"寒而不冰,露而不泄";寒气初生,未至结冰之酷,露水凝结,却无流失之虞,自然之精微尽显。养护肝肾之要义,在于"藏中有润,静中有动";藏养之际,当保内在滋润,如秋露之含蓄;宁静之中,须蕴生机运动,似草木之潜长。顺应四时之变而养生,即是天人合一之道,人法自然,万物和谐。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10-09

标签:养生   寒露   节气   年中   时机   黄金   精血   菟丝子   寒气   核桃   黑芝麻   阳气   时节   露水   助力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