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暴传闻真相大白仅10个月,官媒曝光张颂文近况,一点也不意外

文|生生

编辑|黄毅来了


年初,张颂文因家暴传闻深陷舆论漩涡。

全网观望之际,众星纷纷力挺,他却选择了沉默以对。

10 个月后,官媒一则动态曝光他的近况,让网友直呼一点也不意外。

01

年初的传闻来得猝不及防。

某女子晒出通话录音,直指张颂文存在“不轨行为”。

一时之间,这位人到中年才凭借着温柔谦逊的形象圈粉的演员,被推上了风口浪尖。

粉丝震惊,路人观望。

身边真正接触过他的人却都纷纷替他发文“张颂文很好”。

人民日报也紧跟着发布了一则耐人寻味的博文:

“近期网络平台针对个别演员的热搜问题,经核实存在大量不实内容。”

张颂文本人却仿佛在这场争论中隐了身,始终保持沉默。

可这份沉默并非懦弱,而是半生风雨沉淀出的通透。

风口浪尖的辩解只会成为新的谈资,但时间总能替大家筛选出真相。

就像他曾经说的:

“我的大脑里有自己的一片净土,认真做好自己就够了。”

这份笃定、沉稳,早在他少年时期就埋下了种子。

张颂文出生在韶关的一个小村子,16岁就失去了母亲,17岁就开始四处打工。

印刷厂、汽水厂、洗碗工、安装工、导游.......

底层摸爬滚打的那些年,他看尽了人间冷暖。

甚至在24岁那年,突发奇想去考了北影。

作为校园中的大龄学生,他拼了劲的努力,想把一切都尽力做到最好。

于是,接连好几个月,他都在清晨校园的角落一遍一遍的练习台词发音。

这份努力让他以专业课成绩第一毕了业。

可毕业后三年,他被七八百个剧组接连拒绝。

为了能维持温饱,他开始在学校担任助教。

没课的时候依旧四处跑剧组,收到的仍旧是拒绝。

那时的他每天都在用“明天会更好”来给自己打气。

这些低谷时期的经历教会了他两件事:

一是尽人事听天命;

二是热爱可抵岁月漫长。

没戏拍时,他做表演指导,对每一个学生都倾囊相授;

有戏拍时,他可以为了角色增肥、减重,甚至深入角色生活环境体验生活,从不敷衍。

这种认真,在《狂飙》中达到了巅峰。

02

张颂文的演技从不流于表面,而是深入人物内心,是个实打实的“体验派演技”。

他饰演的高启强,开始是个小人物,后来是个大反派。

没有妆容的刻意变狠,全程靠细节表演来拿捏。

前期说话时微微佝偻的脊背、讨好的笑容,后期眼神里的阴鸷与威严,甚至连吃饺子的姿态,都随着角色身份的变化而不同。

每一个细节都透着“体验派”的真情实感。

这部剧让他彻底走红,连导演都称:

“他如果不来演高启强,我会遗憾终生的。”

观众也震惊于张颂文的演技,称他是突然冒出来的实力演员。

可实际上,在此之前,他早已是业内公认的“黄金配角”。

《隐秘的角落》里,他饰演的朱永平,靠着一句“好好活下去,照顾好妈妈,忘掉今天的事情,重新开始”让观众纷纷落了泪。

《风中有朵雨做的云》中,他饰演的唐奕杰也是让观众又恨又怜。

所谓的“一夜爆火”不过是他多年的用功终于被大众看到了而已。

张颂文终于出了头,有了忠实的粉丝和泼天的话题度。

可他却非但没有沉迷于流量,反而开始回归平凡。

他早就在京郊租下了农家小院,每天早起照顾花花草草,也会种菜送给好友。

看着亲手养下的花草生根发芽茁壮成长,他也会忍不住感慨:

“演员就像植物,根扎的深才不会被大风刮倒。”

名利诱惑是大风、舆论风波也是大风。

所以在谣言如狂风袭来时,他没有慌乱,而是专注自我。

不回应,不是默认,而是相信“谣言止于智者”。

而如今,官媒的再次发文,让张颂文的近况和人品再次放在镜头下讨论。

这一次,不是怀疑,而是毫不意外的夸赞。

03

十月底,张颂文和发小聚餐聊天到凌晨才开始动身回家。

黑夜中,巨大的碰撞声和躺在地上留着血的人引起了他和发小的注意。

没有丝毫犹豫,他果断停车去看伤者的情况。

现场有年轻人好心提醒他们“小心别被讹诈了”,他却语气坚定:

“不用怕,人家现在正需要帮助。”

说罢,便上前轻声呼唤伤者,确认其是否意识清醒。

随后让其活动四肢,确认伤者手脚是否骨折。

又因为事故现场周围昏暗,担心伤者被过路车辆二次碾压,还借来了摩托车打开车灯警示来往车辆。

甚至在如此慌乱的时刻,细心的发现了伤者散落一地的玛瑙手串,耐心的一颗一颗捡起,用纸巾包好归还。

直到交警和救护车抵达,他才戴着口罩和好友悄然离去。

做完好事的张颂文没有丝毫的声张邀功。

在此事过后的三天,他的影片《我最特别的朋友》还上了全国影片推介会片单。

在此事过后的八天,他的新片《日掛中天》上映。

按照圈内大部分的宣发想法,聚餐救人无疑是个极好的宣传点。

可他甚至没有露出一点风声,直到最近被救者晒出自己送给张颂文的锦旗,大众才得知事情的原委始末。

这场悄无声息的善举,看似偶然,实则必然。

了解张颂文的人都知道,他的善良从来不是刻意为之,而是刻在骨子里的本能。

做导游时,他会细致地为老人讲解南华禅寺的典故;

拍戏间隙,他会和群演聊天,倾听他们的想法,帮助他们把生活中的细节融入表演。

他深知底层生活的不易,所以见别人身处危难,总会伸手相助。

正如他在采访中说的:

“这事太小了,换谁都会这样做。”

可恰恰是这种小事,最能照见人心。

敢于在深夜街头伸出援手,不图名利、不求曝光。

这份纯粹,与年初的谣言形成鲜明对比

而官媒对此事的报道,也让更多人看清了真相。

那些曾被“家暴传闻”困扰的路人,如今恍然大悟。

一个能在深夜救助陌生人、细心捡拾手串的人,怎会是传闻中那般不堪?

结语

10 个月的时间,没有华丽的辩解,没有刻意的公关。

只靠一场发自内心的善举,张颂文就击碎了谣言。

他用沉默回应喧嚣,用行动证明本心,也让人们明白了:

真正的口碑,从来都是时间沉淀的结果,这样的近况,从来都在意料之中。

部分参考资料来源:

凤凰新闻|张颂文,终于不再是隐秘的演员

新民周刊|从“无房中年”到“京海教父”张颂文是如何炼成的?

新京报|《隐秘的角落》收官,被盛赞的张颂文依然不满意丨人物

中国蓝新闻|张颂文聚餐救人获赠锦旗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11-14

标签:娱乐   真相大白   近况   意外   谣言   演员   隐秘   演技   大风   善举   锦旗   此事   风口浪尖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