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创业板开始补涨,大盘有些不对劲了,短线要提示一个风险!

今天的创业板指数看起来要当主角了,大盘的走势有点让人摸不着头脑。我得给咱们2.4亿股民朋友提个醒,短线操作可能得悠着点了。


01 对于短线资金来讲,今天需要提示一个风险,和所有股民都有关系


早上开盘那会儿,虽然还看不出明显的风格分化,但创业板明显比大盘走得强。这架势,今天创业板可能要挑大梁了。这周前两天,大盘都是收的光头阳线,创业板倒是表现平平,今天这个轮动换位,说明市场在健康地轮动上涨。

不过短线客们可得注意了,有个风险信号正在冒头。这事儿说起来还挺有意思的,A股的两融余额又突破2万亿了。上一次见到这个数字还是2015年7月2日,整整十年前的事了。昨天大盘站上3600点收盘,两融余额也跟着破了2万亿大关,这可不是小事。

两融余额飙升说明啥?首先说明市场够热闹,大家都在玩融资融券,信心爆棚。但硬币都有两面,这同时也可能是个危险信号。历史告诉我们,两融余额冲到某些关键点位时,市场往往会反着走。说白了,就是主力可能要开始收割融资盘了。

当然现在和十年前不一样了,A股股票数量翻了好几倍,两融余额的标准也得跟着提高。2万亿这个数字放在今天,可能没那么吓人了。但要是两融余额涨得太快,杠杆情绪太高,主力资金最喜欢在这种时候出手,专门收拾那些加杠杆的短线客。

最受伤的往往是那些短线资金,因为杠杆资金最喜欢玩短线博弈。特别是那些炒得飞起的高标股,现在可得小心了。昨天上交所已经出手,暂停了一些投资者的账户交易。今天你看上纬新材直接大幅低开,这就是监管层释放的信号:短线炒作该降温了。

说到监管,最近的动作确实值得玩味。上交所这一手暂停账户交易,明显是在给市场泼冷水。这不是第一次了,每次市场过热,监管就会出来敲打敲打。现在的监管比十年前聪明多了,不会等到泡沫吹得太大才出手。

其实换个角度想,两融余额创新高也不全是坏事。这说明市场有活力,资金愿意进来玩。但问题在于,这些钱有多少是理性的长期资金,有多少是来博傻的短线热钱?从历史经验看,每次两融余额创新高后,市场都会经历一波调整。这次会不会重蹈覆辙?谁也说不好。对于咱们普通散户来说,现在最重要的是控制仓位。别看着别人加杠杆赚钱就眼红,这种行情下,稳健比激进更重要。特别是那些喜欢追涨杀跌的朋友,现在真不是好时候。


02 中证2000与中证1000连续新高,需注意中小盘个股的风险


这次大盘指数回调后又快速反弹,但不同指数表现差异很大。沪深300调整得比较充分,但中证2000和中证1000这两个指数几乎没怎么调整,反而还在创新高。这种情况让我想起2015年那波行情,当时也是中小创涨得特别猛,最后补跌的时候特别惨烈。

现在市场情绪确实挺矛盾的。一方面,大盘和沪深300涨完都知道主动回调控制节奏,这是好事。但另一方面,中证2000指数就是不肯回调,一个劲地创新高。这种背离走势让我有点担心,毕竟中证2000代表的是中小盘股,这些股票涨得太猛,积累的获利盘也多。

我认识不少散户朋友最近都在中小盘股上赚了钱,但说实话,这种时候反而要更小心。记得2018年那波下跌前,也是中小创涨得特别欢,很多人觉得还能再涨,结果被套得死死的。我的建议是,如果你手里有涨得不错的中小盘股,不妨考虑适当减仓,锁定部分利润。

说到具体操作,我觉得可以这么看:首先,关注成交量变化。如果中小盘股继续上涨但成交量跟不上,那就要警惕了。其次,注意政策风向。最近监管层对市场炒作的态度很重要,一旦有降温信号,中小盘股往往首当其冲。

我自己最近就在逐步降低中小盘股的仓位。虽然看着它们还在涨有点心疼,但经历过几轮牛熊转换后,我更相信"会买的是徒弟,会卖的是师傅"这句话。股市里最难受的不是少赚,而是把赚到的又吐回去。

另外要提醒的是,别被短期涨幅冲昏头脑。现在有些中小盘股估值已经不算便宜,一旦市场风格切换,调整起来会很猛。我见过太多散户朋友在行情好的时候加杠杆,最后亏得血本无归。如果实在拿不准,不妨等等看,市场总会给出更明确的方向。


03 A股中期趋势依然牛市格局不看空,中线趋势持股继续保持耐心


现在市场走得慢悠悠的,像头老黄牛一样往上爬,但涨多了总有人想落袋为安。特别是那些近期涨幅比较大的板块,大家真得多留个心眼。我的建议是,已经赚到钱的可以考虑先出来一部分,要是手里拿着的中线票还在亏钱,那就再等等看,说不定轮动机会就来了。

这周机器人、军工这些题材表现挺抢眼,科技股整体也不赖。说实话,对持股的人来说还算友好,但要是现在才想进场,节奏确实不太好把握。周一我就说过,这周机器人概念有事件驱动,资金活跃度很高。现在利好都快兑现了,没提前布局的话,现在追进去风险太大。

要是你手里的票还在低位趴着,那反而安全系数比较高。大盘和创业板整体趋势还是奔着前高去的,但路上不可能一帆风顺,震荡调整肯定少不了。关键是要根据市场变化及时调整仓位,该高抛低吸的时候别犹豫。

我观察到一个有意思的现象:最近市场成交量始终上不去,说明资金还是比较谨慎的。这种情况下,板块轮动可能会加快,持续性也不会太好。所以操作上要更灵活些,别死扛着不动。说到具体板块,科技股虽然表现不错,但分化也很明显。有些估值已经偏高的个股要小心了,而一些业绩确定性强、估值合理的标的可能还有机会。军工这个板块向来波动大,现在国际局势复杂,确实有资金在关注,但普通投资者要参与的话,最好控制好仓位。

最近跟几个业内朋友聊天,他们普遍反映现在选股难度加大了。以前闭着眼睛买白马股都能赚钱,现在得精挑细选才行。这也说明市场越来越成熟了,对投资者的要求也更高了。我特别想提醒新手股民,千万别看着哪个板块涨得好就盲目追高。A股市场最不缺的就是机会,错过这一波还有下一波。重要的是控制好风险,保住本金。有些朋友总想着赚快钱,结果往往适得其反。

从技术面来看,大盘现在面临前期高点的压力位,这个位置震荡整理很正常。要是能放量突破,那后市空间就打开了;要是久攻不下,回调的压力就会加大。但不管怎么走,如果着眼于中长线来看,大盘今年和明年初都必然是向上的,特别是8-9月很可能是证券最后一次倒车清洗时间,最多调整到9月中旬,然后后面一两根穿云箭,就会演变为开火箭。


04 年底的证券行情依然值得期待


中信证券在历史上确实有过两次让人印象深刻的大行情,每次都是持续上涨整整10个月,从行情开始一路涨到结束。特别是2005年那次,更是夸张地连涨了30个月。这种表现确实让人期待这次牛市会不会出现第三次类似行情。

但现实情况是,中信证券刚刚突破了一个持续20年的大箱体,现在正处于箱体上沿震荡整理的阶段。这种位置通常需要时间来消化前期压力,为后续突破积蓄力量。从技术形态来看,这里至少要完成一个"下、上、下"的三段式整理,目前可能处于第二段上涨过程中,后面很可能还有一次回调。

这个整理周期是从今年4月份开始的,按照规律可能要持续到2025年底或2026年年初才会结束。也就是说,最快也要等到今年10月至明年2月才有望启动新一轮行情。而且就算进入上涨周期,通常也需要2-3个月的时间才能真正发力。所以现在期待它立即启动主升浪,还是为时过早。

不过话说回来,一旦这个整理周期顺利完成,未来的上涨空间确实值得期待。如果真能有效突破这个20年的大箱体,70元、100元这样的目标价也不是不可能。但投资这种事情,最忌讳的就是着急。市场有自己的节奏,我们得学会耐心等待。

我理解很多投资者看到历史走势后会产生期待,但市场从来不会简单重复。每次行情启动的条件、背景都不尽相同。中信证券现在面临的市场环境、行业格局和2005年、2014年那两次大行情时期已经大不一样了。特别是现在的金融监管比前些年严格得多,这对券商业务的开展速度和利润空间都会产生影响。而且随着资本市场改革深化,行业竞争格局也在发生变化,头部券商虽然优势明显,但面临的挑战也不小。

如果你是一个真正的价值投资者,能够忍受可能长达数月的震荡,那么在后面的回调中开始分批布局也未尝不可。但必须做好心理准备,可能要经历一段难熬的等待期。而且仓位控制很重要,千万别在趋势明确前就重仓押注。

以上分析仅为个人看法,原创不易,关注我,时间会给你最真实的答案@猫叔东山再起#头号创作者激励计划##A股何时止跌?##中国股市能赚到钱吗?##A股行情接下来怎么走##A股大行情要来了吗##证券板块热议#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8-08

标签:财经   大盘   提示   风险   市场   余额   资金   杠杆   确实   板块   行情   中信   朋友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