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至今,光伏产业整体下行,行业进入激烈的洗牌期。全球多数光伏企业均陷入巨大经营压力,不过亦有特别产业链环节依然实现整体盈利,甚至有企业净利实现大幅增长。
根据2024年财报,包括捷佳伟创、晶盛机电、迈为股份、奥特维、拉普拉斯、连城数控等12家核心光伏生产设备企业实现营收884.36亿,归母净利润98.54亿。
这样的业绩,在整个光伏产业中已算可喜可贺。在这12家企业中,唯有高测股份出现亏损。年初我们统计,国内整个光伏产业亏损可能超过800亿,而整个光伏产业的总负债超过3万亿,很多企业已处于生死边缘。
从赚钱能力看,在12家光伏设备生产企业中,最赚钱的三家企业依次是捷佳伟创、晶盛机电、和奥特维。净利润同比增幅最大的企业是2024年上市的拉普拉斯,增幅达77.53%。
2025年,惨烈的光伏洗牌仍将持续,更多的光伏项目延期、废止,设备企业想要将订单变成业绩也会更加困难,从2025年一季度财报分析,寒意已经蔓延到了光伏生产设备企业。
光伏淘汰赛正进入深水区,而且会在今年愈发激烈。结合多种要素判断,2025年光伏产业将出现最为复杂和惨烈的竞争局面。
【1】供需整体依然严重错配之下,产能出清将极为煎熬残酷。从过往五年中,光伏制造环节(公告)投资超34000亿。截止目前,光伏主产业链硅料、硅片、电池片、组件的产能分别达到1447GW、1160GW、1193GW、1428GW。对比CPIA预测的2024年全球新增装机上限,理论产能消化周期超过3年以上。一边是避免恶意低价竞争及“产能出清”的行业呼吁,一边是“卷不死”的产能疯狂加码。进入2025年至今,近700亿产能纷纷推进;此外全国光伏产业有超30个项目密集公示,总规模近200GW;同时,超过10个、超35GW项目签约落地。真是死道友不死贫道!2025年,多方利益胶着之下的产能出清,必然是各路企业间你死我活的较量。
【2】此前抢装潮如火如荼,但下半年政策的阶段性“红利”消失,装机量很可能面临极速下滑,组件价格或将从0.8元/W腰斩至0.5-0.6元/W区间,洗牌更为惨烈。政策驱动的抢装狂欢,或将在下半年再次引爆供需极度失衡的定时炸弹。当政策窗口期红利消退,需求侧可能面临"高空跳水",价格支撑机制或将再度崩塌,形成"涨价去库存、跌价毁市场"。注意,2025的下半年,装机量很可能面临极速下滑,组件价格或将从0.8元/W腰斩至0.5-0.6元/W区间,这种剧烈波动将给一些企业带来巨大经营风险,到时必将又是一轮惨烈洗牌,很多企业会在下半年出局。
【3】一些企业“要账”难,在光伏供应链中处于“弱势”地位的企业压力更大,长期被“拖欠”的企业,能熬过2025年吗?光伏供应链上的中小企业,正在无声中凋零,甚至很少有人知道他们曾经来过。在这一轮光伏洗牌中,绝大多数中小企业,实际上是沉默的大多数,是真正为龙头企业间竞争买单的人。光伏内卷,首先就是卷他们,有些企业甚至没来得及发出一丁点声音,就已经倒下。比如光伏辅材企业对客户的账期普遍超过了3个月。一个极端的例子,胶膜企业海优新材,竟然要252天才能收到应收账款及应收票据,而某中大规模主材企业的应付票据和应付款周期,更是高达615天——将近两年,才会“给钱”!试想,产业链如此激烈洗牌之下,谁能撑两年呢?
【4】大量跨界光伏企业将在新一轮残酷洗牌中被“扫地出门”。去年至今,行业大洗牌之下,已有超过15家跨界光伏的上市企业退出行业;大量跨界企业的项目开工之日,就是亏损之日。毫无疑问,进入2025年,伴随产业更剧烈的市场跌宕和惨烈竞争,更多跨界光伏企业将被“扫地出门”。
【5】资本市场洗牌同步进行,很多企业登陆资本市场“遥遥无期”。在IPO周期延长的背景下,境内IPO的几个通路,科创板、创业板、主板甚至北交所,都面临不少挑战,总体上是更难了。黑鹰光伏统计发现,2024年,仅有永臻科技、拉普拉斯、艾罗能源3家光伏企业在A股完成上市发行;而去年至今,已有16家光伏企业终止IPO,其中不乏已通过注册的企业;如今还在排队的光伏企业不到20家。同时,不少企业原本推进的股权融资计划,也迟迟不能实施。企业终止上市申请会带来一系列深远的影响,这些影响主要体现在公司运营、股东权益、市场信誉以及未来融资能力等方面,这无疑会对相关企业造成阶段性压力。
【6】中小企业难上加难,在此轮抢装潮,加之2025下半年更严酷竞争场景下,大量中小企业离开行业。此轮大洗牌,政策调整,以及行业“自律”大背景下,很多中小企业生存艰难,而且很难在2025年的竞争变局下继续支撑。2024年以来,已有29家知名企业破产,光伏终止、延期、停产的项目超过50个;天眼查显示,截至目前,已有23万家与光伏有关的企业显示异常,包括注销、清算、停业、解散等。可以预期,2025年,大量中小企业将在淘汰赛中离场或消亡。
【7】寡头“血洗”一半以上产能,强者恒强,集中度进一步提升,谁与争锋?风声鹤唳之下,综合多维度数据,我们依然可以判断,包括天合光能、隆基绿能、通威股份、晶澳科技、特变、晶科能源、TCL中环、协鑫、阿特斯等巨头依然主导着产业竞争的大格局和走向。比如硅料环节,2025年2月数据,在供应端月产9.2万吨硅料中,通威、大全、协鑫等TOP4企业贡献78%。组件环节,过去的2024年,晶科、隆基、晶澳和天合是全球组件出货量排名前四的厂家,总共占排名前十的厂家出货量的60%。资金储备方面,在所有光伏上市企业中,光伏十巨头资金储备合计超2200亿元,其中隆基绿能的资金储备超过500亿。资金净值方面,隆基绿能、通威股份和晶科能源领先全行业。从未来的竞争格局和趋势看,强者恒强的“马太效应”依然明显。简言之,双碳大时代下,2025年及以后,新一轮淘汰赛后,未来的光伏没有弱者的空间。
【8】很多企业将死于现金流枯竭,超60%上市企业资金净值为“负”,2025年能撑下去吗?这次行业波动造成的亏损,规模远远超过以前三次洗牌。我们统计数据发现,从2020财年——2023财年,光伏上市企业累计净利润分别为453亿、1000亿、2000亿和1500亿。而2024财年,光伏上市企业的预期亏损超过600亿,整个行业亏损可能超过800亿。注意,如今,所有光伏企业的整体负债突破3万亿!很多企业现金流早已枯竭,处于破产边缘,很难熬过2025。
【9】被各方寄予厚望的大规模市场化并购重组不太可能在2025年出现,不利于行业整合出清。过往一年出现了一些并购重组,但基本以国有资本为主导。在当前困境下,产业各方,特别是部分当地政府也希望龙头企业可以来接手二三线企业并极力撮合,但龙头企业自身火烧眉毛,收购意愿并不足;这种情况在2025年的竞争变局下,还将持续很长一段时间。
更新时间:2025-05-07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