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补阳能治病,六道养生汤茶方请收好

【来源:广东省中医药局_养生保健】

进入小暑时节,尤其是在南方潮湿闷热的气候下,湿热交蒸,人们容易觉得肢体困重,食欲下降,情绪烦躁。此时如果起居、饮食再不注意,就容易发生胃肠道疾病、痤疮、口腔溃疡、血压升高、心悸等健康问题。

此时,生活起居有哪些注意事项,来听听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南沙医院(广州市南沙中心医院)邓聪主治中医师的建议。

做好四件事,安然度小暑

虽说“大暑小暑,上蒸下煮”,但其实小暑仍然只能算是三伏的“前奏”。今年入伏于公历7月20日,出伏则在8月18日,所谓“热在三伏”,三伏天才是一年中气温最高且又潮湿、闷热的时段。

小暑时节在提防暑气之余,也要注意“防寒”,避免纳凉过度带来一系列的健康问题。

1、防中暑

做好防暑措施,尽量减少烈日当空时外出,若必须外出,应做好防晒措施,户外工作的人员,应该适当多饮水。

炎夏里老人、儿童及一些体质虚弱的人容易中暑,出现全身乏力、头昏、头痛、心悸、胸闷、恶心、口渴、大量出汗、四肢麻木等症状时,多为中暑先兆。

一旦发现,应把患者转移到通风阴凉处休息,喝温开水或淡盐水;还可在额头和太阳穴处涂一点风油精等。视情况及时送院救治。

2、防寒湿

炎热天气里,吹空调、吃生冷过多,也容易损伤阳气,出现疲倦,四肢困重,口中黏腻,胸闷心烦,恶心厌食,小便短赤,腹痛腹泻,大便稀溏,甚至肛门灼热、里急后重,泻下脓血便等症状。

建议大家使用空调室内温度不要低于26℃,风扇不宜直吹,房间要定期开窗通风换气。

3、宜静心

小暑时气候炎热,人体能量消耗较大,此时宜遵循“少动多静”的养生原则。每天作息应有规律,除了要保证充足睡眠外,也要注意劳逸结合,适当运动,可选择在早晨或傍晚进行散步、太极拳等运动,也可选择游泳、瑜珈等。

无论选择何种运动方式,都应注意避免运动后大汗淋漓。同时,小暑时节气候炎热,尤其要注意保持心静,保持心气平和,做到“心静自然凉”。

4、宜清淡

天气炎热的时候,人们往往不思饮食,特别对油腻食物感到厌烦。因此,夏日饮食应以清淡、营养、易消化为宜,多吃杂粮、蔬菜,避免肥甘厚味。

可适当多吃消暑清热、生津解渴的食材,如赤小豆、扁豆、薏米、茯苓、芦根、淡竹叶、白茅根、绿豆、豆腐、荷叶、芦笋、水芹、苦瓜、冬瓜、丝瓜、节瓜、西瓜、雪梨、枇杷、乌梅等。可适量饮用五花茶、绿豆汤、西瓜汁、荷叶水、酸梅汤等以解暑。

另外,夏季进食冰镇食品应适度,避免损伤脾胃。还要注意饮食卫生,防止肠道传染病的发生。

夏季补阳,能治病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治未病科副主任高三德提醒,虽然盛夏是一年之间阳气最旺盛的时候,但如果不加以节制,过度纳凉,过食冷饮,都容易耗伤人体阳气。这正是“春夏养阳”的道理。

由于虚寒疾病,常常在冬季发生或者加重,而在夏季缓解或者消失。盛夏气候炎热则腠理开疏,有利于引导伏留筋骨深处的留邪外泄,在夏天治疗虚寒疾病,非常有利于减少或者减轻冬季的病症,这正是中医即发之时治其标,未发之时治其本之治病原则的体现。

同时夏季阳气旺盛,通过合适的中医护理方法,可以补助不足之阳气,起到加强卫外的作用,对人体抵御外邪的能力有很大的提升。

例如三伏灸。三伏灸是利用“冬病夏治”的原理,敷以辛温、逐痰、走窜、通经平喘的药物,达到温阳利气,驱散内伏寒邪,使肺气升降正常,温补脾肾,增强机体抗病能力,在夏天治疗冬天好发的疾病,以预防和减少病症在冬天发作。

高主任介绍,三伏灸主要治疗两类疾病:

一是过敏性疾病,如哮喘、反复呼吸道感染、老年慢性支气管炎以及小孩冬天易得的感冒。

二是跟虚寒有关的疾病,如胃痛、结肠炎、关节炎、虚寒头痛、肾虚引起的腰痛以及其他疾病。

如果有以上健康问题,不妨借炎夏时机,好好调理一下身体。

推荐几款养生茶汤

冬瓜生地莲子大骨汤

【材料】

大骨250克,冬瓜150-200克,生地20克,扁豆50克,莲子50克,生姜3片,盐少许。

【做法】

生地洗净装盘待用,干扁豆先干炒一下待用,冬瓜清洗干净,带皮切厚块待用,莲子去芯洗净待用。然后准备一个煲汤的砂锅,将猪骨、冬瓜、生地、扁豆、莲子一同放入砂锅内,加入适量的清水。大火煮开转小火煮90分钟,最后下少许盐调味,拌匀即可。

【功效】

解暑滋阴。

老鸭汤

【材料】

老鸭1只、水发黑木耳100克、薏米30克(提前泡发)、姜4片、新会陈皮1/3 个 、枸杞20克(提前泡发)、 黄酒2汤匙、水3000毫升。

【做法】

鸭子清洗干净后,锅中放入水、葱、姜、鸭子,火力调至中火,待水开后撇去浮沫。继续加入黄酒,薏米,陈皮,黑木耳,火力转至小火,煲1.5小时。出锅前放入枸杞即可。

【功效】

大补虚劳,最消毒热,利小便,除水肿,消胀满,利脏腑,退疮肿,定惊痫。

葛根绿豆脊骨汤

【材料】

脊骨500克,新鲜葛根300克,绿豆50克,蜜枣1个,食盐适量。

【做法】

脊骨洗净,斩件,飞水。粉葛去皮,洗净切块;绿豆浸泡1小时,洗净;蜜枣洗净。将适量清水放入煲内,煮沸后加入以上材料,猛火煲滚后改用慢火煲2小时,加盐调味即可。

【功效】

生津止渴、清热解毒、醒酒除烦。特别适宜口干口苦、湿热泄泻、烟酒过多、皮肤疮毒者饮用。

莲蓬荷叶煲鸡汤

【材料】

老光鸡1只,莲蓬30克,荷叶20克,红枣15克,食盐适量。

【做法】

老光鸡洗净,斩件。莲蓬、荷叶浸泡1小时,洗净;红枣去核,洗净。将适量清水放入煲内,煮沸后加入以上材料,猛火煲滚后改用慢火煲2小时,加盐调味即可。

【功效】

消暑利湿、健脾升阳、散瘀止血。特别适宜暑热烦渴、头痛眩晕、水肿、食少腹胀、泻痢、损伤淤血者饮用。

龙眼双仁茶

【材料】

龙眼肉20克,酸枣仁、柏子仁各12克。

【用法】

将以上3味水煎取汁,代茶饮用。每晚1剂。

【功效】

补血、养心、安神。

双冬枣仁茶

【材料】

天冬10克,麦冬10克,酸枣仁(微炒捣碎)10克,蜂蜜30克。

【用法】

将天冬、麦冬共制粗末,与酸枣仁一同放人保温杯中,用沸水冲泡,候温,调入蜂蜜,代茶饮用。每晚1剂。

【功效】

养阴清热、宁心安神。症见心悸而烦、失眠健忘、口苦咽干、耳鸣眩晕等。■

声明:此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邮箱地址:jpbl@jp.jiupainews.com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7-10

标签:养生   夏季   小暑   阳气   材料   冬瓜   荷叶   生地   扁豆   功效   疾病   炎热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