慰安妇制度下的产物慰安椅:慰安妇的噩梦,解救的士兵见了都落泪

慰安妇”短短的三个字,承载的却是我国一段沉痛的屈辱历史。日本在世界第二次大战的侵华战争中犯下了滔天大罪,烧杀掠夺,无恶不作。虽然这些艰难岁月已慢慢地被尘封入历史卷轴,日本甚至妄图用时间冲淡这些恶行,但是我们仍有着见证这黑暗历史的“活化石”——幸存慰安妇。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日本政府为顺利实施侵略并占领整个亚洲,制定了一种用于“慰问”日本军人的制度就是慰安妇制度。也就是说,慰安妇不仅仅存在于中国,还存在于越南、缅甸、泰国等等亚洲国家,甚至在日本国内,都有为美国大兵所准备的日本慰安妇。这给二战期间被迫害的亚洲国家和人民带来了不可磨灭痛苦

侵华战争期间,日军每占领一个地区,除烧杀掠夺外,就是强抢民女。凡是有日军驻军的地方,都有慰安所,也被称为“随军服务队”。如今,在很多曾被日军侵略的地区都还能听到关于日军侵华的歌谣,歌谣内容不堪入耳。

成为或被迫成为慰安妇,这噩梦般的命运降临在一个个花季少女身上。1925年,一个名叫卓天妹的女娃呱呱落地,没曾想到她的命运就在1940年被彻底改变。1940年,正值花季年华的十五岁少女卓天妹和同村的女孩一同被侵略的日军抓走,被迫成为了慰安妇

被抓走的前几日,她们被关在小黑屋子里,暗无天日。随后就被安排白天要和男人一样去劳动,去挑水砍柴。晚上就被日军带走,一个人关进一间屋子被欺辱。这样的生活持续了四年之久,直到1944年,卓天妹才脱出生天回到家中。

在纪录片《海南最后的慰安妇》中,卓天妹老阿婆只能颤颤巍巍地说“咳都咳不出来,吃进去就想吐”。接受采访的儿媳陈玉琼也说“她说起来就一直流泪,见到她流泪,我都替她流泪了”“她在电视上看到日本人拿枪,她就会说我一看到日本人拿枪害怕”。

片中陈玉琼女士还说道“过去就过去了,人家知道又怎样,又不是她的错啊”。的确,这不是“卓天妹老人们”的错,我们不应该对她们抱有歧视的看法,相反,我们应该重视她们,关怀她们,她们都是我们的抗日民族英雄。

像卓天妹阿婆这样的老人们不在少数,按照史学家的初步估计,当年在中国被强行抓走的良家妇女被充当慰安妇的数目起码有二十万人。二十万,多么令人震撼的数字。而且被抓走的大多都是十几岁二十岁的花季少女。有谁知道,她们曾过的是根本不能称为人过的日子。

慰安妇制度下,还产生了很多日军用以折磨少女们的恐怖工具,有四角牛,慰安椅等等。作为后人的我们再看到这些刑具图片时,都让人不禁寒颤,别说亲历过的慰安妇们。

记得有一位接受采访的慰安妇曾直言,慰安椅就是她们的噩梦,令闻者动容。不少士兵解救慰安妇们时,见到本该鲜活着的女性们了无生气地躺在墙角,这些坚强的男儿会情不自禁地掉下眼泪

直到1945年日本正式宣布投降,日军撤出中国国土,无数慰安妇受害者们才被一批批解救出来。虽然重见天日。但是妇女们脸上却早已被折磨得麻木不堪眼神空洞。看得着实让人心头一紧,悲从中来。

然而,解放后的慰安妇受害者们仍旧遭受着心灵与肉体的双重创伤。很多慰安妇受害者们被日军注射过特殊药物,很多人都留下了终生隐疾,有的甚至终生难以生育。在精神上,由于很多地方人们民风未开,人们还对她们怀有歧视态度

黄有良阿婆就是这样一位慰安妇受害者。直到老人去世,到了下葬的那一天,都有村民在村口指指点点“那个日本娘死了”“那个被日本人糟蹋过的女人死了”,而“日本娘”在当地是指日本妓女。没想到阿婆就到了临终,也被沦为大家的谈资,着实令人叹惋。

如今,慰安妇受害者幸存老人们,都是这段黑暗历史的见证者,而日本政府还试图用时间冲淡,来掩盖这些历史罪行。幸存的慰安妇受害者老人们已经越来越少了,也许他们等的只是一个道歉。只有当事人才有资格说原谅与否。

落后总归是要挨打的,这就是近代中国所遭受的历史为我们带来的沉痛教训。至于慰安妇受害者老人们,我们更应该关怀她们,尊敬她们,她们都是抗日战争中的民族英雄勿忘国耻砥砺前行,和平可贵,强军卫国。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11-04

标签:历史   产物   噩梦   士兵   制度   日本   日军   受害者   阿婆   日本人   民族英雄   歌谣   良家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