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解“晒红变黑再显老”的困扰,别再让这些”防晒伪科学“骗了你!

七月份会迎来二十四节气中的小暑、大暑,所谓“小暑大暑、上蒸下煮”,说的是小暑之后不久将会迎来“伏天”,也就是一年中气温最高的时段。此时,强烈紫外线的照射开启了“超长待机”模式,夏日炎炎,人心燥燥,你的皮肤还能挺得住吗?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皮肤科副主任医师王俊慧指出:紫外线强度大,皮肤长期暴露易出现晒伤、红斑等问题,还可能加速皮肤老化,诱发色素沉着。同时,高温高湿环境下,皮肤油脂分泌旺盛,容易堵塞毛孔,引发痤疮、毛囊炎等肌肤困扰,因此做好防晒和皮肤清洁保湿至关重要。

一、晒红变黑再衰老!你的皮肤悄悄发生了什么变化?

1、晒红:皮肤的“急性抗议”

夏天的太阳格外“毒辣”,尤其是其中的中波紫外线(UVB),它就像一把锋利的小刀子,能穿透皮肤的表层,直达表皮基底层。当皮肤细胞受到 UVB 的侵袭,细胞里的蛋白质和核酸会发生变性,就像煮熟的鸡蛋再也回不到生鸡蛋的状态一样,这些细胞也受到了损伤。

身体察觉到这种损伤后,会立刻启动“应急机制”——让皮肤里的血管扩张,增加血液流量,把更多的营养和免疫细胞输送到受损部位,试图修复受损的细胞。这时候,我们就会看到皮肤变红了,这其实是皮肤在发出“急性抗议”。这种晒红可不是小事,往往还伴随着灼热、刺痛的感觉。皮肤的屏障功能也受到了破坏,对外界的刺激更加敏感,稍不注意就可能引发更严重的皮肤问题。

2、变黑:皮肤的“自我保护” 后遗症

晒红之后,皮肤好像知道了 UVB 的厉害,开始启动 “长期防御” 模式,结果就是皮肤变黑了。这背后的 “功臣” 是皮肤里的黑素细胞。当紫外线,特别是长波紫外线(UVA)穿透到皮肤的真皮层时,黑素细胞就像接到了警报,开始加班加点地工作。延迟性黑化是通过黑色素细胞功能活跃,合成更多的黑色素而产生的,作用光谱包括UVA、UVB和可见光。

黑素细胞会大量合成黑色素,这些黑色素能吸收紫外线,减少紫外线对皮肤深层细胞的伤害,然后被运送到皮肤表层,让皮肤的颜色变深,不仅看起来就黑了,还会打乱皮肤的新陈代谢节奏,导致角质层变厚,堆积在皮肤表面,让皮肤看起来不光黑,还很暗沉、没有光泽。

3、衰老:皮肤的“慢性损耗”

如果说晒红是急性伤害,变黑是短期的防御反应,那皮肤衰老是紫外线造成的“慢性损耗”。UVA 的穿透力更强,能直达皮肤的真皮层,它就像一个 “隐形杀手”,在不知不觉中破坏皮肤的 “支架”。

皮肤的真皮层里有两种重要的物质——胶原蛋白和弹性纤维。胶原蛋白就像皮肤的“骨架”,支撑着皮肤,让它保持紧致;弹性纤维则像橡皮筋,让皮肤有弹性,能伸能缩。UVA 会促使皮肤产生大量的自由基,这些自由基就会攻击胶原蛋白和弹性纤维,把它们的结构破坏掉。于是,皮肤就会失去弹性,变得松弛,出现皱纹。同时,紫外线还会让皮肤的毛孔变得粗大,让皮肤整体看起来粗糙、显老。有研究表明,皮肤的老化有 80% 都和紫外线的照射有关,可见夏季做好防晒,对于延缓皮肤衰老有多重要。

所以,为了防止皮肤经历晒红变黑再变老然的过程,防晒尤为重要!然而,很多人却陷入了“防晒伪科学” 的陷阱,在王俊慧医生看来,这些错误观念可能会让我们的皮肤承受更多不必要的伤害。接下来,就让我们在科普建议下,一起来辨别这些“防晒伪科学”。

二、防晒“伪科学”?医生手把手教你一一识破!

误区一:阴天不用防晒

很多人认为,阴天时太阳被云层遮挡,没有阳光直射,就不需要防晒了。但事实上,云层对紫外线,尤其是 UVA 的阻隔作用非常有限。研究表明,约 90% 的 UVA 能轻松穿透云层,直达皮肤 。这些 UVA 会深入真皮层,持续破坏胶原蛋白和弹性纤维,不仅会让皮肤慢慢晒黑,还会悄无声息地加速皮肤衰老。不少人在阴天外出后,当时感觉皮肤没什么异常,可过了几天后却惊讶地发现皮肤变黑了,这就是 UVA 在 “暗中作祟”。因此,即使是阴天,外出时也一定要做好防晒措施,切不可抱有侥幸心理。

误区二:室内无需防晒

在室内,很多人觉得有墙壁和玻璃的阻挡,紫外线照不到自己,便忽略了防晒。但其实室内也存在诸多紫外线来源。靠近窗户的位置,普通玻璃对 UVA 的阻挡率仅为 10%-30% ,大量 UVA 仍能穿过玻璃照射到皮肤上。长期开车的司机,挨着车窗的半边脸因为长期受到阳光照射,明显比另一侧皱纹更多,这就是 UVA 透过玻璃日积月累造成的伤害。此外,电子设备如电脑、荧光灯等也会发出少量紫外线,白色墙壁、天花板等还能反射紫外线,增加皮肤接触紫外线的机会。所以,长时间在室内靠窗位置工作或生活的人,同样需要做好防晒,可选择 SPF15、PA + 以内的防晒产品 。

误区三:涂了防晒霜就万事大吉

不少人觉得早上涂一次防晒霜就能全天无忧,其实不然。想让防晒霜发挥好效果,有不少学问:首先是涂抹量要够,全脸约 0.8-1.0g(一枚硬币大小),量不足就像漆刷太薄,挡不住紫外线;其次,防晒效果会随时间减弱,出汗或游泳后更甚,室内建议 4-6 小时补涂一次,户外 2 小时左右补涂一次,海边、高山等紫外线强的地方补涂要更勤;而且,单靠防晒霜不能完全阻挡紫外线,还得结合戴遮阳帽、太阳镜,打遮阳伞,穿防晒衣等物理遮挡措施。

误区四:涂抹防晒霜后清洁不当

清洁不当导致毛孔堵塞后,皮肤的新陈代谢受阻,油脂无法正常排出,容易引发痘痘、粉刺。而且,残留的防晒成分还会刺激皮肤。有些人会出现皮肤发红、瘙痒、刺痛等过敏反应,长期下来,皮肤屏障功能会受损,变得敏感脆弱,对护肤品的耐受性也会降低,稍微换种护肤品就可能出现不适。另外,防晒残留物还会和空气中的灰尘、皮肤分泌的油脂混合在一起,让皮肤看起来暗沉无光,失去原本的透亮感。所以,涂了防晒后,一定要根据防晒类型选择合适的清洁产品,彻底清洁皮肤,才能避免这些问题找上门。

三、究竟该如何正确防晒?王俊慧医生给出以下建议

1、避免阳光直射:尽量避开紫外线最强的时段,即上午 10 点至下午 4 点外出。如果必须在这个时间段外出,尽量减少皮肤直接暴露在阳光下的时间,能从源头上降低紫外线对皮肤的伤害。

2、做好物理遮挡:利用物理遮挡方式,如打遮阳伞、戴遮阳帽和太阳镜、穿防晒衣等,这些“硬防晒” 措施能直接阻挡紫外线。

3、合理使用防晒霜:根据不同场景选择合适的防晒霜。日常通勤可选择防晒指数较低、质地轻薄的产品,减少对皮肤的负担;长时间户外活动则需高倍数防晒霜,提供更强的防晒保护。涂抹防晒霜时,要注意涂抹量充足,按照正确的方法涂抹,并按时补涂。

4、特殊人群防晒有讲究:对于小于 6 个月的婴儿,不建议使用防晒产品,可通过避免阳光照射、衣物遮盖等方式进行防晒。6 个月至 2 岁的婴幼儿仍然以衣物遮盖为主,也可选用 SPF10、PA + 以内的物理性防晒产品,即使涂抹了防晒产品也不要在强烈阳光下活动。老年人是骨质疏松的高发人群,可接受适宜的阳光照射,但为延缓皮肤衰老、预防皮肤肿瘤的发生,老年人长时间在阳光下活动,仍需要进行一定的防晒。孕妇使用防晒霜可以阻止或减轻黄褐斑的发生,但是防晒产品配方应简单,尽量选择一些物理防晒方式。

防晒是一场持久战,关乎肌肤的健康与美丽。我们要摒弃那些错误的“防晒伪科学” 观念,掌握科学的防晒方法,并持之以恒地做好防晒工作。只有这样,才能在享受阳光的同时,让肌肤远离晒红、变黑、变老的困扰,始终保持白皙健康、光彩照人。

#防晒#皮肤健康#夏季#干燥性皮炎#阴天防晒#皮肤屏障功能受损#空调温度#室内湿度#清洁空调#皮肤保湿#通风换气#皮肤变黑#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王俊慧#开方儿#开方儿中国行

免责声明:1.个体差异请遵医嘱,特殊人群需在专业指导下进行!2. 文中部分图片源自网络和设计图片,我方并非此类图片的原创者,所引用的图片素材的知识产权归原权利人所有,我方对其不具任何权利。3. 因技术手段和获取途径的局限,我方难以查明全部素材的准确来源,无法直接与版权人沟通授权事宜。若在转载中存在引用欠妥或引发版权争议,烦请相关权利方及时知会我方,我方会即刻采取诸如及时删除、合理支付稿酬、发布澄清声明等恰当行动,尽力防止给各方造成不必要的损害。

本文指导专家

编辑:于航

图文:姚佳怡

监审:高洪刚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7-19

标签:时尚   伪科学   防晒   变黑   困扰   皮肤   紫外线   细胞   衰老   我方   阳光   黑色素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