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文陈述所有内容皆有可靠信息来源,赘述在文章结尾
文 |追梦人
编辑 |追梦人
一边是特朗普此前放话“对华加税100%,不惜全面脱钩”的嚣张气焰,一边是美国财政部长贝森特低头宣布“关税计划作废”的尴尬场面。
2025年10月26日,吉隆坡中美第五次经贸谈判落下帷幕!美国主动服软,中国未让寸土,5千亿外资用真金白银投下信任票,这场持续七年的贸易战,终于迎来关键转折。

谁能想到,曾经挥舞关税大棒的美国,会突然收起锋芒?要知道就在谈判前一周,特朗普还在社交媒体上放狠话,宣称从11月1日起,所有中国商品都要额外加征100%关税。
这意味着一双中国产运动鞋在美国的价格可能直接翻倍,中美经济眼看就要走到全面割裂的边缘,全球股市应声震荡,美国大豆农场主连夜焦虑失眠,中国外贸企业紧急调整订单。
所有人都在猜:这场经济硬仗真的要打起来了?可谈判桌上5个小时的交锋后,美国却突然“变脸”,这背后到底藏着怎样的筹码对决?

真正左右战局的是中国手里那张“稀土王牌”,很多人以为稀土只是普通矿产,其实它是高端芯片、电动汽车、电磁武器的“心脏”,没有它,美国的高科技产业就得“停摆”。
更关键的是,中国不仅掌握着全球90%以上的稀土精炼能力,在萃取技术和永磁材料专利上更是占据绝对优势,全球65%以上的相关专利都攥在自己手里。
美国不是没想过找替代,特朗普在吉隆坡谈判期间,急着和马来西亚签了稀土合作协议,可马方的稀土储量仅占全球2.3%,还没成熟的精炼技术。

之前澳大利亚企业在当地建的工厂,因为环保问题被抗议了好几年,投了2亿美元整改还没达标,短期内根本顶不上用。
反观美国本土,好不容易重建了一家稀土精炼厂,产能还不到全球1%,想摆脱对中国的依赖,至少得等10年。
这次谈判中国还亮出了新的“反制武器”,以前中美谈判,美方总爱拿各种议题压我们,这次中方直接主动出击,把301调查下的船舶附加费用摆上桌面。
别小看这笔费用,它每年给中国远洋企业增加的成本就超50亿元,是典型的隐性贸易壁垒。

更意外的是,芬太尼这个此前很少被提及的领域,也被纳入了谈判范围。
要知道美国芬太尼滥用问题严重,之前一直炒作“中国原料流入”,可数据显示,近年来中国加强管控后,来自中国的原料占比已经大幅下降。
这次主动纳入谈判,恰恰说明中国不再被动回应,而是开始掌握议题设置权,美国之所以急着“停火”,说到底是内忧外患扛不住了。

2026年中期选举越来越近,特朗普心里比谁都清楚,2018年就是因为贸易战,共和党丢了众议院。
这次要是再搞砸,参众两院都可能被民主党拿下,到时候弹劾调查不断,他的第二任期就彻底没指望了。

更要命的是美国经济已经扛不住了,失去中国大豆订单后,美国农业州失业率同比涨了2.1%,农场破产率上升15%,那些曾经支持特朗普的农民,现在怨言满天飞。
制造业也没好到哪去,PMI连续3个月低于荣枯线,不少企业因为供应链断裂被迫减产,再打下去,别说选举了,经济都可能出大问题。

而中国这边早就不是七年前那个被动应对的状态了,谈判结束后,美方急着喊“利好”,说中国会大量买大豆、推迟稀土管制,可中方只是淡淡回应“达成初步共识,有待国内审批”。
这种克制背后是十足的底气,中方的稀土战略储备库,存储量已经达到全球15%,就算推迟出口管制,也完全不影响自身安全。
对美出口结构也早就优化了,2025年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占比已经提升到38%,就算少了美国市场,中方的产品还能卖到全世界。

全球资本早就看穿了局势,用真金白银投了中国“信任票”。
2025年1到9月,中国实际使用外资金额高达5737.5亿元,虽然全年略有下降,但9月单月同比增长11.2%,创下近期新高。
这些外资可不是来炒短线的,70%都投在了高端制造、新能源和现代服务业,特斯拉上海超级工厂三期扩建、宝马沈阳电池中心投产,都是实打实的长期布局。
更有意思的是,日本、阿联酋、英国、瑞士这些国家,对华投资分别增长了55.5%、48.7%、21.1%和19.7%,不管是老牌发达国家还是中东土豪,都认准了中国市场的稳定性和增长潜力。

资本市场的反应更直接,谈判结果一公布,美国大豆期货价格应声跳涨3%,道琼斯工业指数涨了1.8%,中国A股的消费板块和稀土相关上市公司,股价当日涨幅都超5%。
更关键的是,9月中国结售汇顺差达到510亿美元,创下2020年12月以来的最高纪录,这意味着全球资金都在往中国跑。
毕竟美元因为滥发信用越来越弱,美联储还在降息,而中国市场的避风港效应越来越明显,谁都不想错过这块“香饽饽”。

不过大家可别以为贸易战就此结束了,这更像是一场激烈比赛的“中场休息”。
特朗普的“美国优先”理念没改,美国还在搞“稀土供应链联盟”,拉着澳大利亚、加拿大搞合作,本土精炼厂也在偷偷扩容,这些都是为了以后再跟中国博弈做准备。
特朗普的性格大家都知道,说不定哪天就反悔了,所以我们绝不能掉以轻心。

这次谈判给我们赢得了宝贵的战略喘息期,接下来要做的就是在核心技术上实现突破。
目前中国已经列出了光刻机、高端传感器等10大攻关领域,国家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四期规模超3000亿元,重点支持半导体制造。
华为和清华大学联合实验室在稀土永磁电机领域的突破,就是个好开头,只有把这些“卡脖子”技术牢牢攥在自己手里,才能在未来的博弈中永远掌握主动权。
 
更新时间:2025-11-01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