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诸暨发布】
“咖啡的纯度和酸度,会因产地、烘焙方式而不同。”7月24日晚上7点,市青少年宫二楼,咖啡香气氤氲。操作台旁,学员们全神贯注,或速记要点,或举手机拍摄细节——这是我市青年夜校的手冲咖啡入门课,也是诸暨青年“八小时外”生活的缩影。从上班族到自由职业者,从职场新人到年轻家长,夜校正吸引着越来越多年轻人“沉迷”学习。
魅力密码何在?核心在于诸暨“共青团+国企+社会组织”的创新办学模式。面对青年日益多元的精神文化需求,我市依托青少年宫,通过错峰使用、闲时调配盘活空间,平均每周开设30—40节青年夜校课程。这些夜校课程汇聚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咖啡师、主播达人、本地青年志愿者等青年导师,涵盖非遗手工、运动健身、语言表达、情绪调节等多元领域,成为年轻人充电社交、疗愈自我的热门“第三空间”。
这里没有“内卷”,只有兴趣驱动。“来这里是为了在平淡中找新奇,去去‘班味’。”90后学员孟珂渏上完一节手冲咖啡入门课后笑着说道。夜校的魔力在于其共建共享基因:在“约课宝”平台,学员可按兴趣预约课程;平台则根据热度和反馈动态调整排课,实现“按需开课”。课程设置上,既有常规课,也不乏紧贴热点的“体重管理”“社交尴尬解除术”“电商直播技巧”“AI赋能办公”等主题创新课程。
“青年夜校不是单向灌输,而是和青年共创生活方式。”团市委基层工作部部长郭犇杰说。自去年正式开课以来,青年夜校已开办4期,共开设文化艺术类、体育健康类、职业发展技能类40余门课程,服务青年12000余人次。
如何覆盖更广的青年群体?团市委以夜校为抓手,探索“送课进企业、社区、村镇”,服务“两企三新”(即混合所有制、非公企业,新经济组织、新社会组织、新就业群体)青年,衍生出人才公寓夜校、“珍珠村”夜校等点单送课模式。同时,引导学员和老师参与公益、文明实践等基层治理,鼓励青年成为城市主人翁。
……
来源:团市委
供稿:向巴圆丁
审核:魏羽佳
责任编辑:顾洁宇
转载请注明出处
▼
声明:此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邮箱地址:jpbl@jp.jiupainews.com
更新时间:2025-07-28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