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伏天,作为一年中最炎热的时段,通常出现在小暑与处暑之间,分为初伏、中伏和末伏。此时气温高、湿度大,人体易受暑湿之邪侵袭,出现疲倦乏力、食欲不振、中暑等问题。中医讲究“天人相应”,三伏天虽酷热,却也是“冬病夏治”的黄金期。只要吃对、睡对、动对、心对,就能把暑湿变成“祛湿”,把闷热变成“养阳”。
饮食篇:清热 ≠ 贪凉
推荐食材 | 功效一句话 | 懒人吃法 |
苦瓜 | 泻火明目 | 凉拌或炒蛋,10 分钟上桌 |
冬瓜 | 利水消肿 | 冬瓜薏仁排骨汤,当饭又当汤 |
绿豆 | 解毒生津 | 绿豆汤 + 少量冰糖,冰镇 1 小时即可 |
赤小豆+薏米 | 健脾祛湿 | 电饭煲预约粥,起床就能喝 |
鸭蛋 | 滋阴清虚热 | 咸鸭蛋拌豆腐,3 分钟凉菜 |
⚠ 注意3 个忌口:
生冷快乐水 - 脾胃最受伤
荔枝、榴莲 - 湿热体质一口都嫌多
夜宵小龙虾 - 高油高盐湿热加倍
作息篇:晚睡≠熬夜
1、黄金时段
v 起床:6:00–7:00(阳气初生)
v 午睡:12:30–13:00(20 分钟就够,睡久反而累)
v 睡觉:23:00 前(“胆”值班,错过难补)
2、打造“天然空调房”
v 室温 26 ℃ ±1 ℃,湿度 50 % ±10 %
v 空调风向上吹,放一盆水防干燥
v 每开 2 小时空调 → 关 30 分钟,开窗换气
3、三件小事,阳气满满
v 晒背:9:00–10:30,背对阳光 10 分钟,胜过乱吃补品
v 泡脚:40 ℃ 热水没过脚踝,15 分钟微汗即可
v 梳头:早晚各 100 下,醒脑又防脱发
运动篇:微汗即停
06:30–07:30 快走 / 八段锦 微微出汗
18:00–19:00 游泳 / 瑜伽 心率 ≤(170–年龄)
避免时段 11:00–15:00 地表温度最高,易中暑
运动后 3不:
ü 不喝冰水,先喝常温淡盐水
ü 不立刻洗澡,汗收后再温水冲
ü 不进空调房,在门口缓 5 分钟
情志篇:心静自然凉
1、降温小技巧
ü 穿浅色、宽松、纯棉 = 自带“小风扇”
ü 薄荷、绿萝摆桌面,视觉降温 2 ℃
ü 手机闹钟每 2 小时提醒:喝口水 + 深呼吸 3 次
2、情绪急救包
ü 5 分钟冥想:闭眼 → 吸气 4 秒 → 屏息 4 秒 → 呼气 4 秒
ü 写“情绪日记”:把烦恼写下来,撕掉,等于扔掉
三伏“黑名单”:5 件事别做
× 错误行为 | 后果 | √正确替代 |
大汗淋漓后冷水冲凉 | 毛孔骤闭,易感冒 | 毛巾擦干 → 温水淋浴 |
夜里光膀子睡凉席 | 寒邪入背,关节痛 | 穿纯棉背心,铺藤席 |
空腹/运动后灌冷饮 | 胃痉挛、腹泻 | 常温淡盐水或温绿豆汤 |
一口气豪饮 | 稀释胃液,水中毒 | 小口多次,每次 ≤ 200 ml |
正午户外暴晒 | 中暑、光老化 | 10:00–16:00 尽量在阴凉处 |
一张图看懂三伏养生(可保存到手机)
最后,请记住一句话:三伏天不是“熬”,而是“养”。
把这份攻略转给家人,一起把暑天过成健康天!
作者:茅祎祎 胡艳丽 阚海燕 石德婷
第一作者简介
茅祎祎,上海市同仁医院重症医学科护士,本科、主管护师资格。2013年参加工作,深耕重症监护室领域十余年,持有监护室适任证、CRRT、ECMO证书。熟练掌握呼吸机管理、血液动力学监测、危重症患者抢救流程(如心肺复苏、除颤等),擅长与医疗团队高效协作。
凭借深厚的专业知识与实践经验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在教学方面积极承担带教工作,对于新职工、实习护士以及规培护士制定不同的实习计划,使其更好的学习临床工作。未来将继续与团队并肩,以科研推动护理创新,守护患者生命之光。
更新时间:2025-08-08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