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视飓风Tim的成功不可复制

我一直都挺喜欢探险、猎奇视频的。


因为上班是“被迫营业”,虽然想着“人生不是轨道而是旷野”,但是自己并没有机会去体验不一样的风景。


所以我一般都拿着类似蓝战非这样博主的视频当电子榨菜,看的不亦乐乎。


最早接触到影视飓风是那期高空气球在离地面30公里外太空拍摄8k视频,当时感觉非常震撼。


这种带一点科技属性的又十分有创意的视频让我很快入坑,并不断地向身边朋友推荐,其中就有身边的摄影爱好者浩哥。


虽然我对数码类摄影器材的视频不是很感冒,但浩哥是个发烧友,我觉得他一定感兴趣。


结果浩哥的反应让我很意外,“看过,但是不感兴趣。”


我问为啥?


浩哥直言,“听说他是个富二代,对他的视频也谈不上喜欢,所以没怎么关注。”


这个角度我实在没想到。


关于Tim个人的经历之前确实没太关注,只觉得这是个挺有才的年轻人。因为浩哥这番话,我特意找了罗永浩专访Tim3个小时的访谈,有了个大概了解。


Tim本命潘天宏,96年出生在杭州,父亲是现任圆通快递总裁潘水苗。


Tim本人自述,小时候沉迷游戏,初中成绩不好,所以初中毕业就被家里人送到英国读预科。


他在英国的成绩也是差强人意,一开始是语言障碍还被霸凌,依然沉迷电脑。


转机出现在他被选中去做一个毕业晚会视频,当时的人观念很朴素,觉得你会玩电脑所以你一定会剪视频。


Tim用会声会影做了一个样片,效果意外的好,从此一发不可收拾开始了他视频创作之路。


后面的事情大家都知道了,影视飓风账号从名不见经传逐渐成长为全网千万粉丝的现象级自媒体。


对于我这样的粉丝来说,这简直不要太励志。


但是对于浩哥这样的“圈外人”来看,那就是另外一个故事。


Tim在节目里曾提及:


“小时候不知道自己家里有钱,不知道家里有多少套房子”。


“留学是家里卖了一套房,以为已经山穷水尽了。”


“后来发现家里还有豪宅,才知道条件没那么差。”


这样的论调是不是有点似曾相识?


“一无所有王健林,悔创阿里杰克马,不知妻美刘强东。”


这样的“傲慢姿态”让浩哥这样的小镇做题家非常反感。


我跟浩哥聊这话题的时候,他还有点义愤填膺。像他这样的“普通人”——虽然从河南百万考生中杀出来南大毕业的浩哥并不普通…


“身边高中考不上的比比皆是,他们最后的出路不是辍学打工就是技校瞎混。”


“人生的容错率没那么高,走错一步就是万丈深渊,而且是两代人翻不了身的那种。"


容错率低的人天生共情不了容错率高的人。



就好比这次“Tim 相亲”引发的舆论风波。


Tim团队的本意是应付粉丝要求,通过相亲这事整个活。


这事在粉丝眼里就是个完成任务的“整活视频”,但如果视频传播“破了圈”,在路人眼里就完全不是那么回事。



你这就是cosplay“歪嘴龙王”那一套,是“扮猪吃老虎”,奚落一番认真给孩子找对象的大爷大妈,找找优越感,顺带赚一波流量。


我能感觉出,Tim做自媒体这么多年应该是没遇到过真正的舆论危机。


虽然他在接受专访时,给自己的忠告就是“不能飘”。



在面对老罗的时候,有2个小细节。


一个是,Tim给老罗带了iPhone17 pro max做礼物,同时还想让他锐评一下这代iPhone怎么样。


老罗的回答是,如果我没做过手机的话我敢评论,但现在我不敢评论,更不要说“锐评”。


另一个是,老罗问Tim怎么会有高血脂。


Tim回答,“因为吃预制菜”吃的。


然后老罗圆了一句,“预制菜也有好的”,立马切下一话题。


老罗作为初代互联网弄潮儿,是尝到过被舆论反噬的滋味的。


所以现在的罗老师变得异常谨慎,甚至不愿意在自己的节目里讨论争议话题。


但Tim不是。


Tim知道哪些话题或是哪些idea有创意有流量,他给老罗推荐了很多。给我的感觉是,Tim锐意进取而老罗却唯唯诺诺,凡事都要想想有什么后果或者这事有什么意义。


比如Tim邀请老罗荒岛直播100小时,老罗首先想的是做这事有什么意义?如果只是一期广告合作,他不会愿意去,除非是公益或是推动其他项目落地。


还有Tim想去拍蛇岛,老罗首先质疑这事的危险性,Tim却一再强调“蛇不会主动攻击人类”,所以没什么危险的。


老罗走了太多路、吃了太多亏,已经不再是当年那个舌战王自如、可以为了视频创意疯狂抽自己耳光的罗老师了。



影视飓风最大的症结也在这:


没有人可以复制Tim的成功,也就意味着没有人能替代他。


不论是拍广告还是直播带货卖衣服,这些都得是靠Tim本人的影响力。他首先是一个网红,其次才是一个企业家。


这点和雷军、马斯克还不一样,他们是反过来,首先是一个企业家其次是一个网红。


所以雷军和马斯克可以犯错,哪怕舆论产生了不好的影响,只要自己的产品不出问题,过一段时间大家全都忘了。


Tim犯的每一次错误,哪怕不是错误,也会被无限放大。


最后演变成一场无法避免的公关危机。


影视飓风想要学习Mr.Beast,想要破圈,去触及科技圈以外的用户群体,这种情况就会越来越常见。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11-18

标签:数码   飓风   影视   视频   舆论   创意   家里   粉丝   英国   身边   话题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