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神话(钟馗)》先导片上线,说说怪趣的钟馗,聊聊好玩的钟馗画

近日游戏科学发布了《黑神话》新作,这次的主角是钟馗——令天下恶鬼闻风丧胆的大将。

钟馗名声很大,除了源于他除鬼驱邪的能耐之外,他的神奇来历大概也是很重要的因素。这个人物的诞生,只是源于唐玄宗的一个梦。开元年间,有几日唐玄宗总是感觉身体不舒服,找来太医诊治,也不见什么起色。一天晚上,做了个梦,梦见一大一小两个鬼绕着大殿跑,跑来跑去大鬼抓住了小鬼,挖了小鬼的双眼,撕巴撕巴几口便装进了肚子。

梦里的唐玄中打量着这个生猛的大鬼,看他戴着一顶歪歪扭扭的帽子,穿着一件蓝袍子,还露着一只臂膀,络腮胡子铁丝一般支支扎扎。玄宗战战兢兢的问:“你是什么人呀?”大鬼言道:“我叫钟馗,考武举没中。发誓要替陛下铲尽人间妖孽恶鬼。”玄宗醒来之后,病就好了,而且还更健壮。玄宗找来画圣吴道子,将梦中所见讲给了吴道子,要吴道子画出来梦中的钟馗。听完皇上的讲述,吴道子感觉这钟馗似乎就在眼前一般,没过一会儿,便画了出来,玄宗看后大呼:“唉呀,你跟我做了一样的梦吧!怎么这么像呢?”

* (唐)吴道子 钟馗抉目图

以上的故事最早见于北宋沈括的《梦溪补笔谈》。由此,这个来自于皇帝一个梦的人物,便走进了中国百姓的生活中,同时,也成为历代画家所热衷的人物画题材。

和其他人物画相比较,钟馗画少有一本正经、正襟危坐的姿态,多是怪诞奇趣的风貌;少有工整精绘的细笔,多是随性乱墨的写意。这样的特点,与钟馗的来源关系密切。来自于梦境的人物,缺少现实的写生原型,于是,打吴道子开始,便干脆用潇洒的写意之法为之。画圣定了基调,后世便传承下来。而这一画风传统,无意间为历代画家提供了一个纵情挥洒,不拘陈规的绘画平台。在钟馗画的快意笔墨中,我们可以看到画家们的真性情、真个性和真想法。

古代文人,多有仕途不济、人生不顺的。怀着“天生我才”的抱负,而没有很好用武之地的,从钟馗的身上倒是可以找到一种共同的影子。钟馗不可谓无能,但却无缘登科,于是,难免流露出一种玩世不恭的外在表现。这从他的衣着外貌等都能都看得出来。但是,他却并不是真的消极,还是在用自己的方式实现着自己的价值。所以,在历代钟馗题材画作中,有不少钟馗捧花的作品,且所捧多为梅、兰之类。而这捧花的钟馗,却往往是衣袍邋遢,虬髯四张,形象本就奇异,而这样的一个人手中,却捧着一瓶雅致高洁的花枝,更显怪诞。然而,正是这份怪诞,让后人看到了古代画家们(同时也是古代知识分子)的特殊的精神世界。

钟馗善能捉鬼,除了他的宝剑,还需要一种能摄住鬼怪的凶劲儿和狠劲儿。于是,钟馗题材的画作中,钟馗大多是凝眉瞠目的表情,透露出亦威亦怒的神情。但是,无论怎样威,怎样怒,加上了他的怪趣姿态和邋遢外貌,人们便会感觉到他仿佛是我们身边的一个特立独行的莽汉,不识得的时候,不敢接近,了解了之后,会知道他是一个真诚而透彻的人,从里到外透出一种天真的意味。

* (明)张宏 搔痒图

比如,这个捉鬼的大英雄在生活上却是相当不拘小节的。估计是捉鬼太忙,加上捉鬼这个活儿要上天入地到处跑,衣衫邋遢不说,肯定也干净不到哪里去。加之他大概是常常懒得洗澡的,身上的虱子估计是少不了。于是,历来的钟馗题材作品中,便有不少钟馗瘙痒的作品。有的是自搔,有的是小鬼帮忙。而当你看到这样的作品的时候,我相信在一笑之余,你也会发出“痛痒自知”的感叹,这种将内心的复杂感受外化于诙谐幽默的笔端的创作手法,在历来的中国知识分子中是多么常见呀。

*齐白石《搔背图》

更加了解之后,你会知道他还很喜欢喝酒,在历代画家的钟馗题材作品中,往往有他醉卧之状的描摹。比如清代方薰的《钟馗好酒图》,看看这见到酒后两只小手儿一张没出息的样子,是不是活脱脱的酒鬼样?

*(清)方薰《钟馗好酒图》

至现代,大师齐白石还画过《钟馗醉酒图》,更体现出钟馗的酒徒本色。画中,钟馗干脆将头上好歹还带有帽翅的帽子摘下来,急切地盖在酒坛子上,以免老酒走了味道,真是深味“老酒出气不如吃屁”的俗谚。在这些关于“酒徒钟馗”的作品中,我们看到了一种超脱名利之外,潇洒不羁的人生追求。这些可爱的酒徒钟馗的形象,不也正是中国历来知识分子善于退守心灵自由的生动写照吗?

*齐白石《钟馗醉酒图》

*齐白石《醉酒图》

当然,话说回来,天师钟馗可不是徒有虚名,他在百姓心中扎根,从根本上,还是在于他捉鬼的本事。这方面,在历代钟馗题材的画作中自然是不能或缺的。但是,在这类画作中,除了少有的一些钟馗脚踩鬼孽的的形象外,更多的是钟馗将一众大鬼小鬼摆弄得服服贴贴,而大鬼小鬼们却毫无办法的无奈之状。这是深得了中国艺术的烘云托月的精妙。当老百姓看到这些害人的大鬼小鬼可怜兮兮地给钟馗抬轿子、挠痒痒、打破伞、研墨汁……的时候,会在轻松的欢笑中,获得一种更加踏实的安全感。这不像西方作品中的一些英雄人物,往往与邪恶势力势均力敌,即使胜了也是损失惨重,让他所保护的人们老是悬着个心。更有甚至,还常常会留个尾巴,告诉你坏人迟早是要回来的,多郁闷呀。而我们的钟馗明明白白地告诉你:安心睡觉吧,我收拾这点大鬼小鬼易如反掌。

说到这里,我想特别提一幅画,是清代“扬州八怪”之一的罗聘的作品,叫做《野路登东图》。偌大的画面中,只有钟馗和一小鬼。钟馗背对画面,正坐在马桶上出恭,回身向小鬼要手纸。小鬼掩鼻皱眉,欲哭无泪,探手将手纸递给钟馗。这真是俗极而雅的妙笔,也更是用一种很中国的幽默方式,画出了畅快淋漓的惩恶扬善的是非观。在这样的画面中,你尽可以将这个只能给钟馗递手纸的小鬼想象成什么坑人害民的大人物,而钟馗啖鬼拉鬼,故臭气熏天,想来也是在情理之中的。

*(清)罗聘 野路登东图(局部)

然而,钟馗捉鬼,终究不会真是轻松如常的,在他示于常人的邋遢粗犷的外表下,其实有着常人所不常见的大坚韧、大勇毅和大能耐。在天下百姓安然入梦的时候,为民捉鬼的钟馗一直在忙碌着。

*(清)任颐《宰鬼图》

最后,我想推荐两幅画。一是大师徐悲鸿多幅钟馗图中一幅题款“乙亥端午”的立轴作品。画中侧对画面趋身行进中的钟馗,衣袖高绾,右手持剑,左手拿剑壳,匆匆回首间,眼光有神,宛若古代壮士,又如一个辛勤的现代劳模。这是徐悲鸿大师画出了战争年代中国人不畏艰难、勇毅进取的精神。

* (现)徐悲鸿 钟馗图

另一幅,是清代画钟馗名家高其佩的《负手钟馗图》。画中,钟馗满面厌恶之态,全身斑斑墨迹,似是血迹,让人联想到这是正在捉鬼的钟馗。然而,画中钟馗却负手而立,被风吹起的衣襟衬出他的威严。身姿微弯向一侧,厌恶且不屑的眼神斜睨着画面之外,仿佛面对群鬼在铿锵有力的发问:“还有谁!”

* (清)高其佩 负手钟馗图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9-17

标签:游戏   钟馗   先导   上线   好玩   神话   小鬼   齐白石   徐悲鸿   作品   题材   画作   历代   画家   邋遢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