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颜料做点心造成铅中毒不是因为贪便宜?用合成色素可以吗?

【范志红注册营养师 原创内容 欢迎转发】

这两天很多人问有关天水幼儿园小朋友血铅超标的问题。大家比较不理解的是:园方用颜料来做小点心给小朋友吃,是图什么?为了省钱牟利吗?

从逻辑推理来说,这个可能性是很小的。

因为,染色用的东西,无论是合法的色素,还是现在使用的非食用颜料,都是一个用量比较小的配料。就算它便宜到十分之一,一年也省不了几个钱。

按公开报道,留样小点心中的铅含量超过1000毫克/公斤,最高是1340毫克/公斤。这个含量是令人震惊的,也就是说,仅仅纯铅的含量,就超过了1.3克/公斤。

颜料不可能是纯的铅元素,而是铅化合物。比如说,氧化铅是一种黄红色的粉末,很可能用在颜料当中。而且颜料是混合物,也并不是纯的氧化铅。那么,在小朋友吃的点心中,颜料的实际添加量就需要超过1.3克/公斤。

按照我国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柠檬黄、日落黄、新红、苋菜红、靛蓝等合成色素,在糕点馅料或表面装饰中的最大使用量,仅有0.05~0.25克/公斤。

也就是说,从铅含量来推测,幼儿园所用的颜料,用量要比合法色素的许可量大出十几倍、几十倍。就算颜料的单价是食用色素的十分之一,因为用量大得多,和合法使用色素相比,也基本上不能牟利。

从公布的信息来看,幼儿园方表示是希望吸引更多的小朋友来园里。

网上也有家长的说法,表示该幼儿园做的小点心,颜色特别鲜艳。

所以,省钱可能并不是幼儿园的主要动机,把小点心做得特别鲜艳漂亮,可能正是他们吸引小朋友和家长的一个方式。

但是,他们也许并未料到,这会给小朋友们的健康带来巨大的灾难。

也许很多人不同意我的说法:你是不是想给园方开脱?

真不是。

可能又会有人问:都2025年了,怎能不知道把颜料放在食品里给孩子吃有多么可怕?明明颜料的包装上写着非食用,他们怎么还能往食品里面放?

虽然已经科普十几年了,时至今日,仍然有很多人缺乏这个最基本的知识:

「非食用物质」和「食品添加剂」完全不是一回事,不可混为一谈。

「非食用物质」是绝对不能加入食品中的!!!

(顺便跑个题。就像有很多人至今还不知道,食物腐败和细菌性食物中毒是微生物造成的。很多叔叔阿姨在夏天都不肯把剩下的饭菜及时放进冰箱,一定要盖个纱罩放在桌上。甚至认为,造成上吐下泻腹痛如绞的原因,不是在食品里污染和增殖的那些致病菌,而是冰箱的「凉」......这么荒唐的想法,一点都不罕见。)

所有加入食品中的物质,包括食品添加剂,都需要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目前我国已经有了几千个食品安全相关标准。而「非食用物质」不受食品安全标准管理,其中可能存在已知或未知的有毒有害成分,会引来不可预测的健康风险。

在古代,人们没有这种健康意识,更没有食品安全标准。只要当时吃不死,什么都可能加入到食品当中。

就拿含铅物质来说吧。「古法」制作皮蛋(松花蛋),就是添加氧化铅做出来的。氧化铅也叫黄丹粉,加了它之后,皮蛋颜色碧绿,质地细腻,用较短的腌制时间就能达到最佳的视觉效果和口感效果。

但是,上世纪90年代,食品科学研究发现,这样的皮蛋,每天吃一个就会造成铅超标。由于人体排除铅的速度很慢,吃的多排得少,铅就会慢慢积累在人体内,长期而言,会造成慢性铅中毒。

于是,加铅工艺被后来研发的无铅工艺所取代。近30年来,市场上对皮蛋的抽查检测,一定不会忘记测定铅含量这一项。所以,我对超市出售的皮蛋是比较放心的。

(不要以为「古法」制作食物就比现代食品加工更安全。事实恰好相反。那时因为没有科学的管理和检测,随意性极大,不知发生过多少食品安全悲剧,只是受害者懵懂无知不明原因罢了。)

这起严重的食品安全事件提示我们,在一些地区,食品相关从业人员的培训和管理严重不足,食品安全基本常识缺失,更不用说营养健康知识了。民办幼儿园也好,街边餐饮小摊贩也好,涉及到食物的批量制作和销售的所有机构,都不能失去培训和监管,否则就有可能发生意想不到的悲剧。

顺便在这里科普一下:要染出特别鲜艳的颜色,用天然色素是很难实现的。

天然色素的特点就是:不稳定、易变色、染色能力弱。

法规许可使用的合成色素,都是经过反复筛选的,要符合很多苛刻的要求。

——化学性质要稳定,不怕蒸煮加热,不怕金属离子,在偏酸偏碱的食品环境中不会变色、褪色。

——染色效果要好,颜色正,容易染均匀,牢固性好,适应各种食品基质。

——安全性要高,经过急性、亚急性、慢性毒性实验,蓄积毒性实验,致癌致畸实验,在合理使用剂量下都没有发现明显危害。

一定要认识到,「非食用物质」和法规许可使用的食品添加剂,根本不是一回事。

即便如此,人们还是对合成色素有所嫌弃。毕竟它们不是营养成分,吃多了增加人体的肝脏处理负担,甚至可能影响一些微量元素的吸收利用,还是少用点好。

特别是对于幼儿来说,除了生日蛋糕上可以加点颜色之外,日常最好不要用色素来给食物染色。让孩子接受天然食物的正常颜色,了解食物颜色和食物营养价值、食物新鲜度之间的关系。这是食育教育,也是健康原则。

网上信息说到,出事幼儿园孩子的父母发现园方制作小点心颜色过于鲜艳,但也没有去质疑园方,更没有去当地的市场监督管理、食品卫生等部门去投诉。

如果家长是我,那就一定会去质疑。因为就算是合法的食用色素,对幼儿来说也不可以常用。因为幼儿的解毒机能尚未发育成熟,应当尽量少用非必要的食品添加剂。

幼儿园用把小点心染得五颜六色的方式来取悦幼儿,从根子上就想错了。家长经常买那种用合成色素染得鲜艳诱人的糖果、零食和甜饮料,来博取孩子的开心,也是极不明智的做法。


欢迎关注:头条号【范志红注册营养师】

第一时间get最实用的营养干货,和家人一起吃出健康。

范志红

北京食品营养与人类健康高精尖创新中心岗位科学家

中国营养学会理事

中国健康促进与健康教育协会理事

中国科协聘营养科学传播首席专家

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博士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7-11

标签:育儿   色素   颜料   点心   食品   颜色   氧化铅   幼儿园   皮蛋   食物   健康   鲜艳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