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主席得知贺子珍哥哥,只有行政待遇八级时发火:这是瞎胡闹!

| 观律鸣法

编辑 | 翊星辰

声明:本文内容均引用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进行撰写,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及截图,请知悉。


1954年,贺子珍的哥哥贺敏学和毛主席时隔多年终于相见了,他们上次见面的时候还是当年长征的时候,那时候的革命刚起步,再次见面新中国都已经成立多年了。

不夸张的说,贺敏学是影响国家革命走向的革命同志之一,当初就是他的一次武装起义经验,让毛主席在起义失败后做出了带领部队上井冈山的决定。此外,贺敏学的能力很是出色,在革命战争时期,他多次立下大功,新中国成立后更是投身于国家建设工作,做出了许多贡献。

可就是这样的一名能力如此出色的同志,却还只是个八级的行政级别,毛主席知晓后很是生气:“这简直是瞎胡闹!”那么,这件事情到底是怎样的呢?

贺敏学投身革命

贺敏学,1904年出生在江西永新县烟阁乡黄竹岭村的一个乡绅家中,父母都很重视孩子们教育,而贺敏学就如他的名字一般,自小就爱学习,人也很聪明。

贺敏学虽然是乡绅家的孩子,但他们家中的几个孩子都是能吃苦的,他们从没有欺压过别人,反而很是清楚基层老百姓的真实情况。

成绩出色的贺敏学在7岁的时候开始到南乡道南书院读书,16岁就考取了禾川中学,在班级里的他仍是名列前茅。

在这个学校中他结识了袁文才,也是一名出色的同志,他们的志向统一,对很多事情的见解都一样,所以很快就成为了好朋友,但可惜的是,袁文才在禾川中学只上了一年就辍学了,因为他父亲病逝了,家里得有人撑着,所以他辍学回到家后务农。

不过他深知土豪劣绅的恶,越来越看不惯土豪劣绅的做法,于是在当地就参加了马刀队,因为上过学,见解到位,没多久就升为了参谋长。

1925年9月,袁文才跟着马刀队成为了党的武装队伍,一年后,在湖南农民运动的影响下,袁文才参与了宁冈暴动,建立了农民自卫军,他是总指挥,组织了武装起义,想要攻克宁冈县城,1926年11月,袁文才正式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袁文才走后,贺敏学继续求学,大革命开始后,贺敏学坐不住了,离开学校加入了国民党军队,进行了北伐战争,因为在部队内表现出色被命为了国民党县党部常委。

那时国民党和我党还没有针锋相对,所以贺敏学接触了许多共产党员,发现我党的思想很不一样,渐渐地,他也开始研究起了马克思主义,开始向我党靠拢。

能力出色

贺敏学不管到什么地方都对当地的农民和工人情况很清楚,因为国家的真实情况,基层是最能反映出来的,所以他的群众工作在国民党中时就已经很出色了。

这一优点被我党组织察觉到了,再加上经过考察,认为贺敏学的革命思想很是坚定,所以组织决定将贺敏学任命为农民自卫军的副总指挥。

没错,他和袁文才又团聚在一起了,两人之间有默契,分工明确,闲暇的时候,贺敏学总是会去到乡间,听听农民们的声音。

1927年7月,蒋介石和汪精卫控制的国民党右派,不顾以宋庆龄为代表的国民党左派的坚决反对,宣布和共产党决裂,并发动了“四一二”和“七一五”的反革命政变,导致国共第一次合作破裂。

国共合作破裂后,国民党反动派大肆屠杀共产党员,贺敏学看到这里怒不可遏,当即选择退出国民党加入共产党,而在首次参加我党的会议时,他看到了两个很是熟悉的身影,然后定睛一看“那不是我那俩妹妹吗?”

贺敏学这才知道他的妹妹贺子珍和贺怡已经都是共产党员了,他很激动,没想到他们兄妹几人一直都在为同一个目标努力奋斗,这大大的鼓舞了他。

没多久,袁文才又来找到了贺敏学,他们决定发起武装起义,打一打敌人嚣张的气焰,于是赣西农民自卫军成立,贺敏学担任了党代表,主要负责政治工作。

农民武装的力量在当时还是薄弱的,终究抵抗不了城市里的武装力量,最后失败了。失败后袁文才和贺敏学带部队上了井冈山,继续在山上展开革命工作,为井冈山根据地的前期斗争,打下了很好的基础。

而作为赣西农民自卫军总指挥的王亚新,就去了毛主席那里是准备协助毛主席秋收起义的。期间,王亚新就向毛主席提到了武装起义的事情,毛主席从贺敏学和袁文才的经历上产生了启发,起义失败后,毛主席也认证了心中的想法,于是毫不犹豫地带领着部队上了井冈山。

在贺敏学的努力下,袁文才的部队被编入了红军,井冈山上的革命力量壮大了起来,期间贺敏学起到了不小的作用。

一生都在无私奉献

1928年2月,贺敏学带领部队取得了龙源口大捷,第二年,贺敏学参加了中央苏区的第五次反“围剿”行动,红军主力长征之后,贺敏学为了掩护主力部队撤退,便主动要求留在赣南开展了长达三年的游击战。

1937年,贺敏学到安徽工作,前后担任了皖南教导大队大队长、党委书记、华东军政学校校长等职务,1946年,因领导能力出色则担任了华东野战军第一纵队参谋长、第四纵队十三师师长等重要职务,参加了豫东、济南、淮海等多个重大的战役。

新中国成立后,贺敏学担任华东军区防空司令部司令兼政委、党委书等工作,开始在上海工作,也承担起了建设上海的重任。

1954年,贺敏学到北京开会,毛主席一听贺敏学要来当即就说要见一见贺敏学,毕竟自从当年长征开始,他们就没有再见过面,两人见面后说了太多话,好像回到了当年似得。

当毛主席听完贺敏学多年的经历后,便对贺敏学说:“你有三个第一:武装暴动第一,上井冈第一,渡长江第一。”,可见毛主席对贺敏学的评价很高。

而在1963年毛主席再次见到贺敏学的时候却突然发了火,原来那时贺敏学参加了军委会议,他身上明明有那么多的功绩,却只有八级的行政级别,毛主席瞬间就发起火来:“这简直是在瞎胡闹!”

贺敏学看到毛主席那么生气,赶忙解释说是他自己主动要求降为八级的。原来国家首次在给干部定级的时候,完全是可以将贺敏学的行政级别定为七级的,是贺敏学主动要求降到八级。

因为在他看来,他降低一级,国家就可以调高好几个一般的干部,这会激励到很多干部的,有利于调动大家的积极性。

贺敏学一向如此,一直都是无私奉献着的,他作为毛主席的“大舅哥”,也从未利用这一身份去搞特权,在他看来,他妹妹是他妹妹,他是他,他永远都是一个普通的党员,一个只想为国家做贡献的党员。

1988年4月26日,贺敏学病逝,终年84岁。


信息来源:

毛泽东赞扬贺敏学:你创下了三个“第一” 2023-03-02 17:50 来源:党史博览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5-07

标签:历史   待遇   哥哥   行政   贺子珍   井冈山   国民党   我党   部队   出色   农民   国家   工作   宁冈   土豪劣绅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