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十四年前的今天,日本关东军悍然炸毁南满铁路柳条湖段路轨,炮轰北大营,制造了震惊中外的“九一八”事变。纪念“九一八”事变,绝不是简单的“回望过去”,更不是要延续仇恨,而是要以史为鉴,筑牢民族记忆、唤醒国防意识、守护和平未来。
筑牢民族记忆,历史教育必须“入脑入心”。历史从不是故纸堆里的冰冷文字,而是承载着民族兴衰的鲜活教科书。学校可通过专题讲座、史料展览等形式,深挖历史细节,引导青少年深刻思考“落后就要挨打”的深刻道理。各地纪念馆更要主动“破圈”,除了组织线下参观,还可精心推出短视频、情景党课等多元内容,用年轻人喜闻乐见的方式讲好历史故事,让每一代中国人都牢牢记得:民族的苦难不能忘,先辈的牺牲不敢忘。
唤醒国防意识,国家安全容不得“一丝松懈”。“九一八”事变的惨痛教训早已证明,国防松弛则国无宁日、民无安身之处。如今虽身处和平年代,但国家安全面临的风险挑战从未消失。全民国防教育需常态化推进,社区可定期开展教育宣传活动,学校可组织国防知识竞赛、国防主题班会等活动,让“国家安全,人人有责”的理念真正深入人心。同时,我们更要以科技为翼,大力支持军事现代化建设——从自主研发的先进装备到高素质的国防队伍,每一点进步都是对历史的有力回应。唯有自身足够强大,才能让历史悲剧不再重演。
守护和平未来,人类命运需要“携手同行”。举行纪念活动,不是要延续仇恨,而是要铭记历史、珍惜来之不易的和平。通过丰富的纪念教育活动,让公众更深刻地理解:今天的和平是无数先烈用鲜血换来的,容不得半点轻视与辜负。同时,我们也要以开放包容的姿态加强国际交流,生动讲好中国抗战故事,让世界看到中华民族爱好和平的不变初心;积极参与区域安全合作、推动文明交流互鉴,共同守护世界和平安全。
九十四载岁月流转,“九一八”的警钟始终在中华儿女耳畔回响。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我们缅怀先烈、回望过往,更要带着历史的警示砥砺前行——以扎实的历史教育传承民族记忆,以过硬的国防实力守护家国安宁,以坚定的和平信念拥抱美好未来。做到“以史为鉴,开创未来”,让中华民族在伟大复兴之路上稳步前行。
作者:施晓艳 (两江新区)
编辑:曹叶
审核:杨洋
监制:白永茂
华龙网两江评投稿邮箱: liangjiangping@cqnews.net
更新时间:2025-09-20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