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把冲锋衣穿出高定范儿、让中产心甘情愿花半个月工资抢一件的始祖鸟,最近有点“掉毛”了。母公司亚玛芬二季度财报看着挺唬人:大中华区收入狂飙42%,DTC渠道增速40%,净利润从亏损370万美元干到盈利1820万美元。但扒开数据一看,1900万美元政府补助撑起了半边天,扣掉这笔“退烧药”,始祖鸟所在部门增速、同店销售额增速全在下滑,库存像坐了火箭一样涨到15.97亿美元,比去年同期激增29%。说好的“硬通货”呢?怎么突然从“一鸟难求”变成“库存压顶”了?今天咱们就来聊聊:这只“加拿大鹅”的中国表弟,到底遇到了什么麻烦?
一、财报里的“障眼法”:政府补助救得了一时,救不了一世
亚玛芬二季度财报一出来,安踏系高管们估计连夜发了朋友圈:“收入12.36亿美元,同比增23%!大中华区4.1亿美元,增速42%!净利润1820万美元,扭亏为盈!” 不明真相的群众一看:哟,始祖鸟还是这么能打!但懂行的人早就掏出计算器开始扒细节了——1900万美元政府补助,刚好够填上1820万美元的净利润窟窿,这波操作,简直是“教科书级别的财务洗澡”。
更扎心的是“技术服装部门”(始祖鸟和壁克峰所在部门)的数据:收入增速23%,看着还行?但去年同期这数字是34%,前年更是55%!三年时间,增速从“坐火箭”变成“骑共享单车”,这下滑曲线比A股的K线图还刺激。更要命的是同店销售额增速——2023年二季度还是80%的“疯牛”,今年直接砍到15%,拦腰斩断都不止。这意味着什么?不是新店开得不够多,而是老顾客买不动了,或者说,愿意花大价钱买始祖鸟的人,没那么多了。
有人说:“人家DTC渠道增长40%,直营化不是挺好吗?” 确实,安踏把自己玩直营的“祖传手艺”传给了亚玛芬,DTC渠道占比飙到51.84%,看起来掌控力更强了。但问题是,直营开店不要钱吗?装修、租金、店员工资,哪样不是成本?二季度亚玛芬销售费用直接干到6.98亿美元,同比增长23%,比收入增速还快!这就像你开奶茶店,销量涨了20%,但加盟费、装修费涨了30%,最后一算账,赚的钱全给房东打工了。
二、从“中产信仰”到“街牌化”:始祖鸟的“逼格”还能撑多久?
三年前的始祖鸟,那可是“硬通货”的代名词。小红书上全是“如何用一件始祖鸟外套假装自己月薪十万”的教程,闲鱼上二手冲锋衣能加价50%转手,甚至有人把它当“理财产品”买。那会儿的始祖鸟,门店里挂着“限购”牌子,店员鼻孔都快翘到天上去了——“不好意思,这件Alpha SV没货,得排队等三个月。”
现在呢?你去始祖鸟门店转一圈,可能会怀疑自己进了优衣库。店员热情得让你想逃,“哥,这件新款打9折,要不要试试?” 打折、促销、甚至电商平台上偶尔能捡到“7折尾货”,曾经的“高冷男神”,现在活脱脱成了“舔狗”。这一切的背后,是安踏接手后疯狂的“开店运动”:截至二季度,始祖鸟门店数227家,同比增长12%。一二线城市核心商圈开完了,就往三四线城市下沉,甚至在同一个城市的同一个商圈,隔两条街就开一家——这哪是“扩张”,分明是“撒胡椒面”。
高端品牌最怕什么?“街牌化”。当写字楼里的实习生和CEO穿同款冲锋衣,当广场舞大妈都知道“始祖鸟贵”,真正的目标客户——那些追求“小众逼格”的中产,就该跑路了。就像当年的加拿大鹅,被微商和假货玩烂后,谁还把它当奢侈品?始祖鸟现在也面临这个困境:为了冲销量疯狂开店,结果把“稀缺性”和“高端感”全嚯嚯没了。
三、库存暴增29%,萨洛蒙逆袭:始祖鸟的“王座”要不保了?
亚玛芬财报里有个数据特别刺眼:库存15.97亿美元,同比激增29%。15.97亿美元是什么概念?相当于亚玛芬半年净利润的10倍,够买1000万件冲锋衣(按均价1500元算)。这些库存堆起来,能绕地球半圈吗?可能有点夸张,但足以压垮任何一个品牌的现金流。
为什么会有这么多库存?说白了,就是“预期太满, reality太惨”。安踏以为中国人人傻钱多,只要开店就能卖爆,结果高端户外市场就那么点人:真正玩登山、滑雪的硬核玩家,早就买了;跟风的中产,新鲜感过了,发现“冲锋衣在办公室穿还不如羽绒服暖和”;剩下的普通人,看着3800元的价格标签,默默转身买了件399元的迪卡侬。
更让始祖鸟扎心的是“亲弟弟”萨洛蒙的逆袭。二季度萨洛蒙所在的户外运动部门增速35%,直接吊打始祖鸟的23%。萨洛蒙靠什么?鞋类业务。一双越野跑鞋卖1000元左右,比始祖鸟便宜一半,还比它舒服。现在年轻人谁还穿笨重的冲锋衣?都去玩飞盘、骑行、越野跑了,萨洛蒙刚好踩中这个风口。更狠的是,萨洛蒙还在疯狂开店,二季度门店数256家,同比增长58%,比始祖鸟的12%快了4倍!
这就有意思了:安踏左手抓着始祖鸟这个“过气顶流”,右手捧着萨洛蒙这个“新晋网红”,未来资源怎么分?是继续给始祖鸟输血,还是押宝萨洛蒙?从财报数据看,亚玛芬已经开始“偏心”了:户外运动部门调整后利润率5.1%,虽然不高,但同比暴涨720个基点;而始祖鸟所在部门利润率13.9%,看着高,却同比下滑10个基点。明眼人都看得出来,风向变了。
四、安踏的“高端梦”:是“点石成金”还是“拔苗助长”?
当年安踏花46亿欧元收购亚玛芬,所有人都觉得“疯了”:一个做运动鞋的,跑去买一堆小众户外品牌,能玩得转吗?结果始祖鸟爆火,大家又改口了:“安踏牛逼!会买!” 但现在看来,安踏可能只是“运气好”,刚好踩中了“户外热”和“中产消费升级”的风口。
安踏的打法,说白了就是“三板斧”:提价、开店、做DTC。这招在FILA上用过,确实成功了——把一个快过气的意大利品牌,硬生生做成了年销200亿的“潮牌”。但始祖鸟和FILA不一样:FILA是“时尚品牌”,可以靠明星代言、联名款玩流量;始祖鸟是“技术品牌”,核心竞争力是面料、工艺、功能性。安踏把FILA的套路套在始祖鸟身上,结果就是“邯郸学步”:为了冲销量疯狂开店,稀释品牌调性;为了提价把成本花在营销上,而不是研发上。
财报里有个细节:亚玛芬研发费用占比多少?没提。但销售费用增长23%,比收入增速还快。这说明什么?始祖鸟现在靠“吆喝”卖货,而不是靠“技术”卖货。长期下去,当消费者发现“3800元的冲锋衣和1800元的凯乐石没区别”,谁还会当冤大头?
更危险的是安踏的“库存周转”老毛病。安踏主品牌一直被库存问题困扰,现在这个“遗传病”似乎传给了始祖鸟。15.97亿美元库存,按二季度5.09亿美元的技术服装部门收入算,相当于3个月的销售额压在仓库里。如果三季度销售不及预期,这些库存就得打折甩卖,到时候利润率还要暴跌——这简直是“死亡循环”。
五、结语:始祖鸟的“渡劫”之路,难了!
始祖鸟现在的处境,像极了2019年的加拿大鹅:靠“稀缺性”和“智商税”火了一把,然后在资本的推动下疯狂扩张,最后被库存和“逼格崩塌”反噬。安踏想把始祖鸟打造成“中国版Lululemon”,但Lululemon靠的是“瑜伽场景+社群运营”,而始祖鸟呢?靠的是“伪户外场景+中产焦虑”。当焦虑感消退,“伪需求”就会暴露。
未来的始祖鸟,可能有三条路:
砍库存、关门店、重新做“高冷”:但安踏能忍受短期业绩暴跌吗?难。
降价走量,彻底“街牌化”:但这样会彻底失去高端市场,和迪卡侬、探路者打价格战,安踏图啥?
押注鞋履业务,和萨洛蒙“内斗”:始祖鸟刚成立鞋履部门,定价1500-3800元,比萨洛蒙贵一倍。但消费者会为“鸟牌”的logo多花1000元吗?悬。
说到底,始祖鸟的危机,本质上是“资本狂欢”后的必然结果。当一个品牌被当成“赚钱工具”而不是“技术信仰”时,它的坠落只是时间问题。或许用不了多久,我们会在闲鱼上看到更多“全新带吊牌始祖鸟,5折甩卖”的帖子——到那时,“中产三件套”的神话,也就该落幕了。
更新时间:2025-08-25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