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晚报10月27讯(记者张金玉 通讯员林坤)近日,62岁金阿姨在田间干农活时,不慎踩中马蜂窝,胸背部、手臂、头面部均被蜇伤,随后出现肝、肾、心脏接连器官衰竭症状,被紧急转入ICU。经武汉市金银潭医院医护团队12天紧急抢救,金阿姨脱离了生命危险。专家提醒,初秋正是蜂蜇伤的高发期,被蜂蜇后千万不要直接用手直接拔刺,这种做法会导致毒液更深入体内,轻则引发皮肤肿痛,重则危及生命。
女子误踩马蜂窝致器官衰竭进ICU
近日,金阿姨在田间干农活时,不小心踩中马蜂窝,数十只马蜂瞬间将她围住,头脸、四肢被不断攻击,她疼得直冒冷汗,没一会儿就开始头晕、上吐下泻。家人赶紧送她去当地医院,可仍未好转。为求进一步治疗,10月7日,金阿姨被紧急转至武汉市金银潭医院创伤外科。医生检查发现,金阿姨全身多处可见马蜂蜇伤的针孔,伤口周围又肿又青。更危险的是,她的肌红蛋白飙到了28860.6ng/mL—— 这是正常数值的 400多倍。这意味着她不仅有严重心肌损害,还出现了横纹肌溶解症,随时可能引发多器官衰竭。

动物致伤门诊团队当即采取急救措施,稳定患者的生命体征,同时迅速清除患者皮肤上残留的蜂刺、冲洗伤口,最大程度减少蜂毒在体内的吸收,并与重症医学科协作开展进一步治疗。ICU团队一方面持续无创呼吸机辅助通气,保证呼吸稳定;另一方面通过血液灌流清除体内毒素、用 CRRT(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稳定内环境。
经过12天全力救治,金阿姨已脱离生命危险。目前,她已能自主睁眼,各项器官功能指标也在稳步向好。
被蜂蜇最忌“手拔刺”,多数人第一反应就错了
“很多人被马蜂蜇后,第一反应就是用手拔刺,这恰恰是最危险的做法。” 武汉市金银潭医院ICU吴文娟主任表示,马蜂毒液中含有组胺、溶血毒素、神经毒素等成分,用手拔刺会挤压毒囊,导致毒液更深入体内,加重局部反应与全身中毒风险。
她认为,千万别小瞧蜂蜇伤:轻者可能只是皮肤肿痛,但若被多只马蜂蜇伤,或本身对蜂毒过敏,毒素会快速引发全身反应——不仅可能出现皮疹、瘙痒、水肿,还会损伤心肌、肾脏等器官,严重时会导致喉头水肿、肺水肿、过敏性休克。
蜂蜇后牢记“三不要三要”,野外遇蜂这样躲
初秋是蜂蜇伤高发期。仅10月以来,武汉市金银潭医院动物致伤门诊已收治17例蜂蜇伤患者,其中4人出现休克、多器官功能损伤等重症症状。动物致伤门诊专家孙晨提醒,被蜂蜇后要牢记 “三不要三要”,避免因处置不当加重危险:
三不要:
1.不要用手直接拔刺,防止毒液深入;
2.不要奔跑拍打,剧烈动作会吸引更多马蜂攻击;
3.不要用嘴吸吮毒液,可能导致毒素通过口腔黏膜进入体内。
三要:
1.要立即用卡片、指甲等硬物刮除毒刺,减少毒素残留;
2.要按蜂种选冲洗液 —— 马蜂毒呈碱性,用食醋、3% 硼酸等酸性液体冲洗;蜜蜂毒呈酸性,用碱性肥皂液冲洗;
3.要冰敷伤口缓解肿痛,并尽快就医,尤其是被多只蜂蜇或出现不适症状时。
医生建议,农田作业或野外旅游时,注意不要惊扰马蜂;被蜂群攻击,应尽快用衣物包裹暴露部位,可蹲伏不动,不要迅速奔跑,更不要反复扑打。被蜂蜇伤后,蜂毒液中的毒素可引起神经、溶血、出血症状,甚至导致喉头水肿、肺水肿、过敏性休克,若抢救不及时,有生命之忧。蜇伤后一旦出现身体反应,要立即就医。
【编辑:高阳】
更新时间:2025-10-30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