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智能眼镜行业分析报告:AI应用落地新载体

(报告出品方:中国平安)

一、新品不断,AI智能眼镜有望成为AI落地新载体

2025CES展,科技前沿的创新盛宴

CES大会作为全球科技领域的盛会,备受厂商和消费者的关注。2025年1月的CES展上众多创新产品齐聚一堂,展现了前沿的技术和新产品,共 同引领着科技的新潮流。作为AI落地应用的重要一年,AI硬件无疑是今年CES展会的核心亮点。

AI与硬件的融合呈现出广泛且深入的态势,尤其在XR和智能眼镜领域。根据洛图科技初步统计,参展的AR/VR/XR相关企业数量超过300家。AR 品牌雷鸟、李未可、Rokid,VR品牌大朋,电竞品牌雷神科技,供应链企业歌尔股份、亿境虚拟、莫界科技、中科创达、康冠股份、仙瞬科技 等纷纷展示了智能眼镜产品或方案。

2025年AI智能眼镜新品有望迎来密集发布

RayBan Meta的发布激起了行业和市场的高度关注,与此前XR设备产品定位不同,当前各大厂商在研发AI智能眼镜时更加注重轻便和佩戴舒适 性。

当前除了传统XR智能硬件厂商,包括互联网企业和消费电子品牌也纷纷入局AI智能眼镜领域。根据Counterpoint的预估,2025年小米和三星等 智能手机领军企业将推出首款 AI 智能眼镜,且更多公司可能会在2025年和2026年陆续进入市场。随着入局者的不断增加,预计AI智能眼镜将 进入到新品密集发布期。

AI智能眼镜有望成为AI应用落地新载体

由于AI技术的兴起,大量新创业公司和知名品牌开始瞄准“AI智能眼镜”领域。相较传统XR设备,AI智能眼镜集成了AI技术,且功能主要聚 焦于视、听领域,无需采用XR产品厚重的光学设计,因此更加轻薄且更加贴近日常生活场景,不仅佩戴舒适感有所提升,而且产品使用边界 感也实现进一步弱化,当前用户主要通过AI智能眼镜进行影像拍照、第一视角直播、听歌通话以及AI语音交互等。

在当前AI发展重心逐步向终端转变过程中,考虑到AI智能眼镜融合了视觉、听觉以及语言等人体重要感知交互方式,有望成为AI应用落地新 载体。

AI的进步让交互维度更加丰富多元

生成式AI重塑了终端设备的人机交互格局,让交互维度更加丰富多元,也更贴近人类的自然交互习惯。当下大模型的演进聚焦于多模态理解 大模型的构建,这一变革创新使用户能够借助文本、图像、声音和视频等多种数据形式,同时终端侧处理能力正在持续提升,大模型与终端 设备展开流畅且多样化的交流互动,极大地拓宽了人机交互的边界。

在XR领域,AI技术将成为内容创作者的得力助手,在AI技术的不断进步下,未来创作者有望仅通过输入文本或上传图像等提示,便可以快速 生成3D物体与场景,从而构建出完整的虚拟世界,这一进步将持续变革用户在XR终端中进行沉浸式内容创作和交互体验的模式。

大模型加持续下AI眼镜热度提升

大模型加持续下AI眼镜热度提升。智能眼镜的发展分为三个阶段:1)早期探索阶段。从2013年到2016年,代表产品为Google Glasses,主 要为硬件的早期探索;2)音频功能突破。从2019年到2021年,代表产品为Bose Frames、Ray-Ban Stories等。随着蓝牙技术的成熟和开放 式音频技术的进步,与音频功能结合后的智能眼镜进入了人们视野。3)AI功能集成带动智能眼镜热潮。从2023年起至今,代表产品为RayBan Meta。2023年初AI大模型崛起,智能音频眼镜率先集成AI大模型,AI技术赋予的更智能的语音交互、个性化推荐、实时信息处理等功能, 使其逐渐从简单语音助手向实现多模态交互的智能助理进行转变,带动了国内外各大厂商对打造AI智能穿戴设备的热情。

“AI+AR”将会是AI智能眼镜的重要趋势

目前AI智能眼镜主要分为三大类,包括无摄像头智能眼镜、带摄像头智能眼镜以及带显示屏智能眼镜。其中,无摄像头智能眼镜主要指集 成了音频、无线通讯等模块,主打AI语音交互、听歌通话等功能;而带摄像头智能眼镜可进一步提供图像拍摄能力,同时根据AI软件算法, 可实现图像识别等功能,由于RayBan Meta优秀的销量表现,当前带摄像头智能眼镜为主流产品类型;带显示屏智能眼镜(即AI+AR智能眼 镜)则主要集成了AR光学显示技术,不仅可以实时输出显示画面,并且能够配合摄像头模块进行手势交互等3DoF识别功能。

AI+AR智能眼镜有望成为AI智能眼镜最终理想形态。2025年初,在美国举办的国际消费类电子产品展览会上,全球厂商密集发布多款 “AI+AR”眼镜产品。随着成本下降和技术进步,“AI+AR”将会是AI智能眼镜的重要趋势。

二、SoC大脑中枢,构筑AI智能眼镜核心动力引擎

计算、光学为眼镜核心构成

AI眼镜以人工智能为核心,侧重语音交互、图像识别、实时翻译等智能化功能。AR眼镜以增强现实为核心,通过光学显示技术(如光波导、 Micro LED)将虚拟信息叠加到现实世界中,实现虚实融合的沉浸式体验,但是在结构上两者差异不大。

AR眼镜由摄像头、光学器件、微显示屏和CPU处理中心(芯片、感知交互等)、声学器件、传感器和架托等部分构成,其务CPU处理中心、光 学器件、微显示屏和内置软件系统为核心构成部分。

Ray Ban Stories与Ray Ban Meta结构拆解

RayBan Meta作为当前AI智能眼镜的代表性产品,是传统眼镜品牌RayBan和Meta联名发布的第二代智能眼镜,相较第一代RayBan Stories, RayBan Meta首先在硬件方面进行了大幅升级,除了SoC采用高通AR1 Gen1之外,内存容量同样提升明显。

另外,摄像头像素也增长至1200万,麦克风增加至5颗,可支持录制空间音频。除了硬件升级之外,RayBan Meta新增了AI功能,接入了 Llama3大模型,用户可以通过AI语音交互来解锁通话、拍照录像、AI识物等功能。

SoC为AI智能眼镜核心成本来源(RayBan Meta为例)

SoC为AI智能眼镜核心成本环节,整机BOM占比超过30%。当前RayBan Meta为AI智能眼镜的代表性产品,以其作为参考,根据Wellsenn拆机数 据,RayBan Meta的BOM成本整体约为164美元,由于RayBan Meta未采用传统XR眼镜中的光学显示系统,因此整机的成本大头主要集中在芯片 环节,对应成本比例高达52%,其次为结构件和OEM费用,成本占比分别为12%和9%。而在芯片当中,SoC(高通AR1 Gen1)为成本主要来源, 在芯片成本中占比达64%(对应整机成本占比达34%)。

AI智能眼镜处理器主要分为SoC、MCU+ISP、SoC+MCU

SoC系统级芯片是将一个完整系统所需的各种功能模块集成在一块芯片上的集成电路。SoC是AI眼镜的核心硬件,决定了整机的性能,承担 AI推理、图像处理、语音识别等任务,其性能和功耗直接影响用户体验。

SoC是AI智能眼镜主要核心硬件,当前AI智能眼镜处理器主要分为三种解决方案:SoC、MCU+ISP、SoC+MCU。1)系统级SoC,单颗芯片集成 了CPU、GPU、ISP、DSP、WiFi、蓝牙等模块,性能强劲,如高通AR1 Gen1等;(2)MCU级SoC+ISP,如BES 2800,集成度以及性能会弱于 SoC级芯片,但续航体积占优;3)系统级SoC/MCU级SoC+MCU/MCU级SoC,如高通AR1+恒玄2700、V821+杰理701X系列等。

三、显示丰富应用场景,AI+AR”有望成为AI智能眼镜最优解

Meta发布Orion,Micro LED+碳化硅光波导镜片

2024年9月25日,在Meta Connect 2024大会上,Meta CEO扎克伯格正式发布了Meta是首款AR眼镜原型产品Orion。不过第一代的Orion更多 的是进行技术探索,并不会大规模量产。

在显示方面,Orion在镜架中嵌入了先进的Micro LED显示器,并通过先进的碳化硅材质的衍射光波导镜片将画面呈现在用户眼前,而不是 塑料或玻璃。

显示能够带来更广阔的应用场景

视觉是人类获取外界信息的主要途径,视觉系统通过眼睛接收光信号,这些信号被转化为神经信号,最终传达到大脑形成视觉,从而让消 费者感知和理解周围的世界。

显示能够带来更广阔的应用场景。当前市场中,无摄像头/带摄像头智能眼镜已存在成熟产品,如Meta Lens Chat和RayBan Meta等,而带 显示屏智能眼镜尽管已推出如Rokid Glasses等相关产品,但产品整体完成度仍需软硬件的进一步突破。展望未来,带显示功能的眼镜能够 带来更广阔的应用场景更具想象力、更广阔的应用场景,可最大化发挥AI技术的创新特性。

Micro LED在亮度、对比度、刷新率和功耗等方面具有优势

不同光学方案对屏幕亮度需求有差异,光源方案需与光学方案深度适配才能封挥出最大效用,目前市面上已推出的显示光源方案包括LCOS、 DLP、Micro OLED、LBS和Micro LED。

随着设备外观趋向“小、轻、薄”的同时,图像质感和画幅尺寸逐渐符合用户的使用需求,并对现实环境的感知越来越清晰。Micro LED在 亮度、对比度、刷新率和功耗等方面具有优势, 其将成为与光波导方案适配的显示方案的未来趋势。

Micro LED眼镜已超20款

据LEDinside的统计,在AI技术的带动下,Micro LED眼镜产品阵容持续扩大。具体来看,2023年6月以来发布的Micro LED眼镜已超20款。 Micro LED在亮度、功耗、寿命等方面优势明显,AR眼镜想要满足户外场景使用入眼亮度至少需要达到2000-3000尼特,目前Micro LED彩色光 波导模组亮度可达到6000尼特。Micro LED不仅亮度上限非常高,受益于像素级独立控制点亮特性,同等条件下功耗表现也更好。根据 LEDinside的预估,2029年Micro LED的芯片产值将达到7.4亿美金。

几何光波导和衍射光波导各有特色

光波导技术根据不同的光学技术原理和加工工艺,分为几何光波导(也称阵列反射光波导或反射光波导)和衍射光波导。

通过几何光学反射原理实现图像无损输出和画面画幅扩大,色散控制较好,无杂色、彩虹效应等问题,且具备轻薄、高视场角优势,成像 质量高,但成本问题待解,量产难度大、单片价格高。几何光波导技术方案商有LUMUS、历历科技、理湃光晶、美誉镜界、亮亮视野、中光 学、极溯光学、珑璟光电等。

衍射光波导技术利用光栅的衍射特性设计光路,将微显示屏幕上的图像耦合到波导中,以全反射形式传播,最后通过耦出器件进入人眼成 像,能实现更轻薄的光学模组,提高佩戴舒适度,但量产难度较高。衍射光波导模组的主要厂商有DIGILENS、鲲游光电、视格、光峰科技、 水晶光电、驭光科技、舜宇光学、珑璟光电、至格科技、广纳四维和光舟等。

报告节选:

(本文仅供参考,不代表我们的任何投资建议。如需使用相关信息,请参阅报告原文。)

精选报告来源:【未来智库】。未来智库 - 官方网站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7-08

标签:数码   载体   眼镜   智能   行业   波导   光学   技术   产品   摄像头   成本   芯片   亮度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