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抗癌实锤!肿瘤专家推荐:最好的抗癌运动,不是走路跑步

刚过完60岁的杨大爷,最近在社区舞蹈队红了起来。可不是因为舞步跳得好,而是他独特的锻炼方式成了大家热议的话题。

杨大爷查出了早期肺癌,但治疗期间,他并没有每天坚持快走或一味地跑步,而是在家里静静地“练习呼吸”和做一些“动作慢得像乌龟”的运动。

本以为旁人会劝他“少动为妙”,没想到一个月体检下来,数据不降反升,医生都连连称奇:“这运动,抗癌效果真是实锤了!”

到底是什么运动,为何短时间内让免疫力都增强了?和常见的走路、跑步比,到底优势在哪里?

其实,关于运动抗癌这件事,很多人都忽略了“运动选择的学问”。今天我们一起来揭开答案,别让你忽视的小细节,浪费了努力抗癌的宝贵时光。

运动抗癌,不是你想的那样

聊到抗癌运动,多数人第一反应是多走路、多跑步。可你知道吗?最新的肿瘤学共识其实更推荐“中等强度、规律、包含拉伸和呼吸训练的运动”

哈佛医学院2023年一项覆盖近2万名肿瘤患者的研究发现,与仅单纯快走群体相比,将呼吸训练、太极、瑜伽等纳入日常,经常进行“身心结合”锻炼的人,其肿瘤复发风险降低了32.8%

这一数据在多种癌症(包括乳腺癌、肺癌、结直肠癌)的患者中有着一致性。

中国科学院肿瘤医院也有研究指出,长期规律轻度至中度运动会激活人体自然杀伤细胞(NK细胞)活性,使抗肿瘤免疫力提高20%以上

更令人吃惊的是,太极、慢呼吸、轻瑜伽等“缓和型运动”在提升肿瘤患者生存质量、减少放化疗并发症上效果显著,远超大量激烈的有氧运动。

原因很简单:这种运动能降低身体慢性炎症水平,从而减轻肿瘤营养供应、抑制扩散。反观长时间疲劳性跑步、错误快走,反易加重免疫负担。

这些运动,真的会“抗癌”吗?

运动的确有抗癌效果,但并非一切运动都合适肿瘤人群。在多项国际临床试验中,专家们总结出一些“黄金法则”。

适度规律而非跨越极限。运动过度会使白细胞数一度下降,反而降低机体防御。

以呼吸练习与缓和拉伸为主。如太极、八段锦、阴瑜伽、呼吸操等,能有效调动淋巴流动,减少微环境内“促进癌细胞增殖的因子”高达16.1%

运动前中后注意心率和血压,以“慢到能交谈,微微出汗”为宜。临床数据显示,肿瘤患者维持每周3-5次,每次30-45分钟左右的中度活动状态,3个月后生活质量评分普遍提升14.5%,疲劳感明显减少。

更重要的是,运动除了提升免疫力,还可显著改善心理状态。全球肿瘤辅助治疗结果显示,规律运动可帮助70%以上的患者缓解焦虑与抑郁。

医生建议,特别是肿瘤康复期人群,日常可以把“三大抗癌运动”作为主要选择:

太极—科学权威首推

太极的缓慢、协调动作与呼吸同步,有效刺激身体微循环。北京协和医院的一项临床观察显示,太极锻炼6周后,实验组患者体内的抗肿瘤免疫细胞(CD8+T细胞)平均上升13%,而且副作用极低。

阴瑜伽—放松身心改善炎症

阴瑜伽强调深长呼吸和柔和拉伸,有助于解除患病期间持续的身体紧张。一项加拿大大学发表在《肿瘤康复杂志》的数据表明,持续练习10周,炎症标志物下降幅度达到15.4%

八段锦—简易可学,激活免疫

八段锦属于中华传统养生操,动作柔和,适合年龄跨度广泛的肿瘤患者。已有多组大型社区随访结果显示,长期坚持八段锦,复发率在对照组基础上下降9.7%,患者普遍反映睡眠食欲改善。

当然,选择运动时有几点要特别注意:

缓和为上、循序加量,避免“运动后极度疲劳”;遵医嘱,个体化调整,肿瘤类型和个人体力均需评估;运动同步健康饮食管理,强化整体疗效;如有不适,及时停下,立刻找专业医生

注:文中所涉人物均为化名,请勿对号入座。

本文为健康知识科普,结合权威资料和个人观点撰写,部分情节为方便表达和阅读理解进行了适当虚构与润色,内容仅供参考,不能替代医生诊断。如感不适,请及时就医。收藏以备不时之需,转发给你关心的人!

参考资料:

《2022中国肿瘤防治现状分析报告》

《中国肿瘤康复运动临床实践指南》

《八段锦运动对改善肿瘤患者生活质量的临床分析》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11-17

标签:养生   肿瘤   专家   太极   患者   呼吸   瑜伽   炎症   免疫力   细胞   规律   医生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