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来,中国是有一条龙脉的。而且这条龙脉还不是神话传说,是古人用2000年观测总结的一条地理密码。
这条巨龙起于万山之祖昆仑山,它沿着秦岭蜿蜒东行,一路掠过了华山、钟南山,最终是在洛阳形成龙腹,龙首是昂立在北京城。
明代的风水大师汪长海曾经用三龙山穴理论去绘制中国的龙脉图谱,最后发现历代王朝的都城都是建立在了龙脉的关键穴位上。那这也太神奇了吧?
在传说中,中国龙脉起源于万山之祖的昆仑山。
昆仑山是一座位于新疆青海和西藏交界地带的山脉。在风水界中,这条山脉又被公认为是我中华大地所有龙脉的发源地。
从高空中俯瞰,它像是一条巨龙的源头,确实是有磅礴的气势。
从昆仑山出发,这条龙脉一直沿着秦岭蜿蜒,东西一路掠过了华山、钟南山。
它的走势并不是随意的,仿佛是有着自己澎湃的意志。在中华大地上,勾勒出了独特的线条。
明代风水大师汪长海以三龙山穴理论,率先绘制出中国龙脉的图谱。
后人又惊奇的发现,中国历代王朝都城,竟然都建立在了这条龙脉的关键穴位上。
现代科学家用卫星地图审视各地方的地理位置的时候,更加惊人的巧合又出现了。
你看,秦岭的主峰是从太白山到骊山的连线,这条线又刚好与北纬34度线又重合了,而在这条线上,又分布着周秦汉唐等13个朝代的都城遗址。
你说这难道只是一种巧合吗?难道不像是冥冥之中的安排?
我国大量地质学家也曾动用过像地震波探测技术这类的黑科技,对中国龙脉的沿线进行过长达几十年的深入研究,进一步论证了龙脉沿线存在着地脉的岩石断裂带。
要知道,这是一种非常特殊的地质结构,它会释放出特殊的能量场。或许这就是古人所说的龙气吧?
龙气在传统意义上,它并不仅仅只是一种神秘的力量上升,它更可能影响着这片土地上的万物生长,还有文明兴衰,并成为其关键因素。
在古代,中国人就深信龙气的存在,认为它能够庇护王朝的昌盛,也能够保护百姓安康。
因此对龙脉的崇拜和敬畏传承了千百年,这种传承也贯穿了整个华夏的历史。
在这条龙脉上,挖不开的是乾陵。
乾陵是我国唐代时期黑科技的巅峰防御之作。在我国神秘的龙脉上,乾陵就像是一座挖不得、挖不开的堡垒。
乾陵是位于我国陕西咸阳乾县北部约6千米的梁山上,唐高宗李世民和女皇武则天的合葬陵就在这里,这也是我国历史上唯一的帝王合葬的陵园,其特殊性不言而喻。
那乾陵为什么被称之为是古代防盗墓的集大成者呢?因为它凝聚了古代顶尖的建筑智慧还有黑科技。
我国考古探测结果显示:在乾陵的墓道口,古人采用的是极其巧妙且坚固的设计,那里有20多层的巨型石条纵向排列,每块石条至少重达两吨。
而在石缝间那狭小的缝隙之中,设计者还特意给它灌上了铁水。
铁水冷却之后就形成了铁制的胶缝,能够将石条紧紧的粘黏在一起,这不就是现实版的铜墙铁壁吗?你这让盗墓者怎么挖得开呢?
更让人惊叹的是,乾陵墓穴穹顶采用的结构是悬空石结构。
30多米厚的夯土层中还藏着数万块尖利的碎石,这种设计也太精心巧妙了,或者说它更像是一个陷阱。
因为任何试图想要破坏陵墓的外界力量,都有可能会引发乾陵地宫的塌方。
2012年,国家文物局用三维成像技术去扫描整个乾陵后,发现它的地宫还有厚达17米的青膏泥把整个地宫牢牢地包裹着。
这是一种很特殊的黏土,它一旦遇到水之后就会快速膨胀,它膨胀之后就能抵御当代机械的挖掘。
所以现在我们的科技力量在它面前也是没啥用的,想挖真的挖不开。
在梁山的主峰内部,乾陵还暗藏着纵横交错的排水系统。
这个排水系统中不得不提到的是它的设计,它能够确保暴雨不会渗透到墓穴里面去。
这种设计理念竟然和现代的建筑防水原理高度契合。无论是在建筑材料的选择上,还是整体结构的布局上,乾陵说白了就是挖不开。
想要挖开它,当代人至少还要等上个几百年或上千年!
在中国龙脉上,我们不敢挖的是秦皇陵,因为它是一个充满未知危险的死亡陷阱。
秦皇陵在龙脉上散发着一种令人敬畏的气息,它是一座让人不敢挖的陵墓。
秦皇陵又称骊山园,它在中国陕西西安临潼城东5千米处的骊山北麓上。
这座帝王陵墓从秦始皇13岁继位的时候,也就是公元前247年就开始营建了,直到秦二世二年才完美竣工。
它的占地面积超过了78,000亩,是丞相李斯设计的,建造时间将近40年,工程动用的秦朝民工超过了80万人!
那为什么现在人不敢挖它呢?因为太危险了。《史记》中就记载秦皇陵是以水银为百川江河大海构造的。
2003年我国科学家通过仪器去检测秦皇陵,发现秦皇陵的封土堆中,金属汞的浓度是周边土壤的280倍。
它的分布图形与秦朝疆域图是高度吻合的,这么多的水银虽然能够构造出澎湃的江河湖海神秘景象,但是却又构成了一条致命的防线。
在2000多年的演变中,陵墓里的大量水银已经挥发,还产生了汞蒸气。这种气体带有强烈的毒性。
这种毒气一旦被人体吸入可能会对神经、呼吸系统造成严重损伤。
由于现代人对这种汞蒸气的了解并不是很多,那就还没办法去给中毒者解毒。
在整个地宫中,各处密布了机穹暗器。现代实验复原的秦代弩弓,竟然能够在30米之内穿透三厘米厚的厚钢板。
这么大的威力,可想而知其危险程度有多高。
现在,考古界已经达成了共识:在无损探测技术出世之前,大家都不会去打开秦皇陵的地宫。
因为一旦贸然的去打开它,不仅可能会对文物造成无法挽回的损害,也有可能会对考古人员的生命安全造成伤害!
在中国龙脉上,不能挖的是黄帝陵,因为这是我们共同的、五千年文明的精神图腾。
黄帝陵是中华民族的人文初祖黄帝的衣冠冢,它在龙脉上属于是我们的精神高地。
它不能挖,是因为挖了它,就相当于挖了自己家的祖坟。
其实在我国,各地区的人都陆续发现了一些可能和黄帝陵有关的遗迹。
截至2015年,在全国范围内,我们发现的皇帝祭祀遗址就有27个,并且都位于我国龙脉的沿线。
这种发现又进一步验证了龙脉所在即黄帝所在的文化信仰。
黄帝可是我们中华民族的共同祖先,他曾带领中华民族在华夏土地上繁衍生息,可以说,是他开创了我华夏文明的先河。
更让人欣慰的是,专家通过dna检测,发现当今中国40%的男性携带的03-m122基因标志,与5000年前黄帝部落活动区域的古人基因是高度吻合的。
也就是说,黄帝是我华夏大部分后代的共同祖先,这是一种血脉与文化的双重传承。
既然黄帝都被认为是中国人的共同祖先了,那谁会去挖自己祖先的坟呢?
黄帝陵也便成为了我国龙脉上绝对不能挖的民族基因库,因为它是我们民族精神的寄托!
简单来说,守护我国龙脉就是守护文明。
不管是乾陵的物理防御还是秦皇陵的化学屏障,亦或者黄帝陵的文化禁制,这三座位于中国龙脉上的陵墓早就已经构成了中华文明保护的三重门。
2021年,我国还启动了龙脉文化遗产保护工程。专家用卫星遥感量子雷达等一系列黑科技24小时的去监控龙脉沿线。
这么做不是大费周章地在浪费人力物力,也不是简单的文化保护,而是在用我们现在可以动用的科技力量去守护一个文明5000年都没有被中断的密码。
当我们以游客的身份站在秦岭之巅俯瞰这条巨龙,可能就会明白真正的龙脉也许不在山水之间。
你也可以说龙脉是杜撰出来的地理沿线,但中国龙脉真实存在,它存在于每一个中国人身体里流淌的文化基因之中!
参考资料:
1、寻唐迹·探访唐乾陵丨看大唐第一陵背后的秘密——华商网2018-11-02 09:47
2、探秘!这就是千古一帝的地下王国——光明网2021年2月6日
更新时间:2025-05-06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