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金融时报前两天刚爆出消息,说中芯国际已经在测试中国自己搞出来的DUV光刻机了。这玩意儿是上海一家叫宇量昇的初创公司生产的,技术上用的是浸没式,跟荷兰的ASML差不多。说白了,就是中国在芯片装备上又往前迈了一大步,美国那边估计得皱眉头了,因为他们一直想卡着中国的高端芯片发展,结果现在看来,这招没那么管用了。
DUV光刻机是深紫外光刻机,波长193纳米,主要用来生产28纳米到7纳米级别的芯片。要是再用多重曝光技术,甚至能勉强搞到5纳米,虽然良率不高,但也够用了。以前,中国企业得靠进口ASML的设备,美国从2019年开始就加强出口管制,不让卖最先进的EUV给中国,只允许一些老款DUV。结果中芯国际他们就用这些老设备,硬是把7纳米芯片给整出来了,比如华为的麒麟9000S。但这不是长久之计,总得自己造啊。
金融时报报道说,这次测试的机器是28纳米级别的,初期结果还行,但啥时候能大规模生产还不清楚。宇量昇这公司有政府背景,好多工程师是从华为跳过来的。他们机器里大部分零件都是国产的,只剩少数关键件还得进口,但已经在努力全换成本土的了。目标是到2027年,把这设备正式投到生产线上去,主要用来做AI芯片啥的。中国AI市场那么大,华为昇腾、寒武纪这些国产芯片要是能用上自家设备,那就不用看别人脸色了。
这事儿为啥让美国不舒服呢?因为美国封锁的逻辑就是拖延中国在先进制程上的进度,利用时间差卡住人工智能、自动驾驶这些领域的发展。英伟达老板黄仁勋和ASML总裁好几次说过,制裁只会让中国自己加速研发。黄仁勋2022年在拉斯维加斯一个会上就讲过,这么搞下去,中国创新会超预期。2023年他又在访谈里重复这观点。结果呢,现在中国提前了好几年,本来业界觉得2030年才能突破DUV,结果2025年就测试上了。
回想一下历史,ASML的DUV也不是天上掉下来的。那是全球合作的结果,美国为了保持芯片霸权,亲自帮ASML拉盟友。早期ASML卡在28纳米,日本的尼康和佳能都有方案,但美国扶持ASML,引入台积电、三星、英特尔一起研发。台积电的林本坚发明了浸没式方案,才让ASML领先。一台DUV机器有上万件零件,5000多家供应商,德国蔡司做光学,美国公司供光源。美国在里面话语权大得很。现在中国一己之力整出DUV,等于抢了他们的王牌。
影响呢?首先,美国对中国的科技封锁又失效了。芯片制程分成熟和先进,28纳米是分界线。DUV正好能盖住从28到5纳米的范围,这占了全球高端芯片需求的九成。7纳米以下只占一成,但那是尖端。美国想锁死中国7纳米以下,结果中国自己搞出来了。那中国就能建5纳米的全本土产业链,其他科技领域封锁就难了。比如人工智能,高性能计算,全靠先进芯片。中国要是能量产5纳米AI芯片,华为昇腾、壁仞这些企业就能正面刚英伟达了。全球AI市场20万亿,中国份额大了,美国就只能分杯羹。
其次,中国在芯片市场的话语权变大了。以前,中国靠巨大市场让ASML、英伟达帮着说话。现在有了技术,话语权更强。英特尔、高通、美光这些美国公司垄断先进市场,最怕中国突破后,用产业整合能力输出全链条服务。从设计到生产,中国能一站式搞定,全球独一份。美国怎么比?更别说中国市场大,成本低,效率高。
第三,对全球科技格局有冲击。人工智能革命全靠先进芯片。中国突破DUV,下步瞄准EUV。EUV是极紫外,13.5纳米波长,更先进,但全球都卡在1纳米以下。下一代技术路线不确定,中国两条腿走路,一方面追EUV,一方面探索新方案,争取弯道超车。宇量昇母公司深圳矽捷在搞EUV,项目叫“珠穆朗玛峰”,还早,但有进展。金融时报说,中国计划明年AI处理器产量翻三倍,华为AI芯片厂年底投产,2026年再建俩。这全靠本土设备支撑。
中芯国际股价反应也快,报道一出,香港上市的涨超5%,创历史高。全球分析机构评估,这步削弱美国控制力。中国芯片生态整合加速,出口服务覆盖全链条。市场规模20万亿,中国份额扩大的话,合作模式得变。黄仁勋还在英伟达干着,最近季度会议上分析竞争动态,公司市值高,但他肯定得关注供应链变化。ASML继续卖设备,但本土替代压力大。
中国芯片发展这些年,面对封锁,一步步突破。2019年美国禁令后,中国加大投入,上海微电子的设备从90纳米推进到28纳米。现在宇量昇的DUV测试,标志自主化新阶段。不是说中国一下就领先了,但速度超出预期。业界原来预估2030年,现在提前五年。测试过程分阶段,先验证28纳米稳定性,再推精细节点。工程师团队在上海厂区操作,调整参数,记录数据。整个链条从研发到测试,靠本土力量。
未来呢?中国继续推EUV,同时研究1纳米以下。竞争加剧,但也可能促成新合作。美国企业如英特尔、高通,面临压力,得调整策略。中国话语权强了,全球供应链更平衡。芯片领域,本土产业链整合,推动AI等技术独立。黄仁勋领导英伟达,参与论坛讨论变化。ASML面临替代,但市场大,还能分羹。
这测试是里程碑。美国最不愿看到中国芯片自主,就是怕失去控制。但事实摆着,制裁刺激创新。中国速度快,超出预料。全球芯片市场投下重磅炸弹,格局要变。市场反应、业界评估,全指向中国份额扩大。不是吹嘘,而是基于报道和数据。芯片话语权转移,AI革命中,中国领先的话,美国喝汤。EUV攻克后,中国不再看脸色。
更新时间:2025-09-20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