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贤区烈士事迹陈列馆暨新四军淞沪支队陈列馆即将落成揭幕,一幅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正徐徐展开。这里不仅承载着血与火的记忆,更凝聚着不屈的民族精魂。通过本期推文,您将提前走进展厅,感知烈士的热血与信念,重温淞沪支队的英勇战斗与铮铮铁骨。让我们透过文字与影像,追寻红色足迹,致敬峥嵘岁月,共同期待陈列馆正式开放,传承历史,照亮未来。
朱刚,原名刘惠林,出生于奉贤县泰日乡资福大队(今奉贤区金汇镇资福村),家中排行第三。1935年,经族叔刘介如介绍,入赘头桥乡和平大队朱家宅(今奉贤区头桥街道蔡家桥村)朱如陵长女朱新官为夫婿,改名朱正才。
朱刚烈士肖像照
抗日战争爆发后,日寇入侵浦东,百姓苦不堪言。1940年3月,朱正才加入泰日守望队。 1941年1月,泰日守望队集体参加了中共浦东工委领导的淞沪游击队第五支队一大队,朱正才改名朱刚,以表其坚决跟着共产党抗日到底的坚强决心。
1942年初,周家弄东南一带,有6个散兵游勇为匪,招摇撞骗,鱼肉人民。4月,朱刚接受除掉这股土匪的任务后,获悉该股土匪流窜在马家圈。当夜,朱刚率10余名战士,包围了匪徒住处,一脚踢开门,冲了进去,大喝一声:“五支队来了!”那些匪徒一听到五支队的威名,一个个战战兢兢地束手就擒。 朱刚将这6个匪徒牵到了墩头陈背面的板桥头荒地里进行处决。不料,其中一个刘姓匪徒,趁着黑夜逃跑了,不久投到新场伪军那里当了一名狱卒。
朱刚受刑图
1942年9月下旬,朱刚因病发高烧不能随队行动,被安置在南汇三灶附近的一户只有母女两人的农民家里,谁知那家的姑娘竟是刘铁城部新场伪军的一个相好,无意中透露了实情。 手无寸铁又正发着高烧的朱刚,被捕入狱,关在周浦日军守备队。敌人得到朱刚,真是如获至宝,先进行利诱劝降,只要他说出游击队名单、活动地点,就许以金钱和大队长,然而这“高官厚禄”的“优厚”条件丝毫不能动摇朱刚的心。敌人见利诱不行,就施以老虎凳、踏杠子、三上吊、灌辣椒水等各种酷刑,把这个钢铁般的硬汉折磨得遍体鳞伤,但是,在无畏的抗日战士嘴里,敌人仍然得不到半句口供。
敌人无计可施,便更加穷凶极恶,竟用铁丝穿进他的锁骨拉出去到处游街,企图逼迫朱刚指认地下党联络员。 一路上,朱刚强忍着肉体和精神的极度痛苦,始终昂首阔步,视死如归,默默从他们身边走过,敌人这一阴谋宣告失败。
苏南松江军分区政治部批准朱刚、张圯、顾芝云
三同志为烈士公函和奉贤县县长
在新场狱中,朱刚碰上了在那里当狱卒的、墩头陈漏网的刘姓匪徒,被匪徒用棉絮从他的嘴里鼻子里塞进去,活活闷死,牺牲时年仅25岁,他甚至没能看到女儿出生。
原淞沪支队支队长朱亚民为朱刚题词
1990年,奉贤区烈士陵园建成,朱刚烈士墓迁至烈士陵园时,取出了敌人留在其锁骨中的铁丝,放在纪念馆中展出。凡参观过的人,都被朱刚烈士的刚强折服。
原朱刚烈士墓
更新时间:2025-08-23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