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纽约第五大道的一家高端男装店里,一条售价300美元的真丝领带挂上货架,不到一天就被抢光。
标签上印着几个字:China·Shengzhou(中国·嵊州)。
很多人根本没听过这个名字,这个被绍兴代管的小县城,人口还不到70万,却是世界上最大的领带生产基地。
全国90%的领带出自这里,全球市场份额超过60%,从华尔街的谈判桌,到巴黎的时装秀,嵊州的领带无处不在。
这个城市出名的另一件事,是杭州小笼包的源头,但比起那口包子,它真正系住世界的,是那条小小的丝带。
一条300美元的领带,背后是一个县城几十年不间断的产业升级与试错。
嵊州有做领带的天分。
这里气候湿润,适合养蚕种桑,自古就是丝绸重镇。
上世纪八十年代,港剧风靡全国,《上海滩》里穿西装打领带的许文强,成了那一代人的时尚模板。
全国都在模仿港风,西装、皮鞋、领带成了成功人士的标配。
问题是,国内能做西装的厂不多,领带更是稀缺,而嵊州人看准了这一波,做不了整套西装,但可以先做领带。
毕竟他们熟悉丝绸,会织布,也有匠心。
1984年,香港商人卢陆回乡投资,创办了浙江佳友领呔有限公司。
这是全国第一家专业做领带的合资企业,他带来了图纸、染料和管理模式,一年下来,工厂不仅赚钱,还带火了一批模仿者。
村里人看着领带出口欧洲,干脆也凑钱开厂,最多的时候,街头巷尾缝纫机响个不停。
1992年,嵊州干脆建了个中国领带城,这是全国第一座以领带为主题的专业市场。
那一年,嵊州卖出6000多万条领带,成交额13.6亿元,这座原本靠农业吃饭的小城,摇身一变成了世界领带之都。
九十年代的嵊州,是无数工厂老板的发财梦。
家家户户都在做领带,村里巷子口全是晒丝布、装箱的场景,有人笑说,那时嵊州的夜晚,缝纫机的灯光比街灯还亮。
外商络绎不绝地来这里下单。
当时的嵊州,能在两天内从“接单打样出货”,这种速度在国际市场几乎找不到对手。
欧美品牌的代工厂纷纷落户,嵊州成了全球领带工厂。
上世纪末到本世纪初,嵊州年产领带3亿多条,出口额超过10亿美元。
无论是意大利的奢侈品牌,还是美国的百货专柜,都能看到“嵊州出品”的领带,一时间,全球每10条领带中,就有6条来自这里。
但繁荣背后,也埋下了隐忧,靠加工和出口起家的模式,利润薄、抗风险能力弱。
2008年的金融危机,直接让这场领带盛宴踩了急刹车。
2008年后,全球订单骤减,嵊州的领带厂倒了一大批。
那几年,厂房关门、设备转租、外贸公司跑路,是常态,很多企业主第一次意识到,不能再靠“拼订单、拼价格”活下去。
原材料也是一根紧绷的弦,嵊州一年要用上千吨真丝,但本地产量根本不够,95%的原料都得从外地进。
丝价一涨,利润立刻没了,最困难的时候,有厂商感叹:“一条领带赚不过一根缝纫线。”
那时的嵊州,确实到了转型的关口。
一条领带,能不能从廉价出口品变成高附加值商品,决定了这个城市的命运。
危机之后,嵊州人没等别人救,而是自己动手,开始了一场从原料到设计的产业自救。
首先要解决的,就是原料的问题。
过去真丝几乎都靠外地供,价格一波动,利润就没了。
这一次,嵊州干脆把蚕养到了外省,政府牵头,在广西、云南、四川建立了上百万亩的蚕桑基地,从源头锁住了真丝供应。
龙头企业也行动起来,比如巴贝集团,投了3.5亿元搞工业化养蚕,在恒温洁净的车间里,用机器精确控制蚕的生长周期。
两百个工人能干出过去十万农户的活,质量还更稳定,原料被牢牢握在自己手里,嵊州终于在供应链上翻了身。
原料稳住后,第二步是建体系,以前的企业各干各的,遇到问题没人协同。
这次政府直接投资几十亿,建成了中国领带城物流中心,仓储、检测、交易全在一个园区完成,小厂不再孤军作战,整条产业链的效率都提上去了。
最后,嵊州人把眼光放到了样式上,他们明白,领带不只是配饰,更是设计感的较量。
于是,嵊州和清华美院、浙江理工大学合作,成立了花型设计培训中心,还举办领带名城杯国际丝品设计大赛。
年轻设计师不断加入,让这里成了真正的创意工坊。
如今,嵊州每年出口的新款领带中,大约三分之一出自这些设计室。
这几年,走进嵊州的领带厂,你已经看不到家庭作坊的影子。
自动缝制机替代了人工,防水、防皱、环保面料成了标配,生产线更安静了,但每一条出厂的领带,都更精致、更高级。
外商来下单,不再只看价格,而是冲着品质来。
领带的边界,早就被嵊州人改写了。
在高端市场,嵊州的领带已经进入奢侈品牌供应链,巴黎时装周上,模特脖子上的真丝领带,有不少来自嵊州;
上海进博会上,麦地郎生产的“四叶草”款领带被选为国礼。
如今一些品牌店里,一条嵊州制造的领带,售价能达到300美元。
在年轻市场,嵊州同样跑得飞快。
这几年JK制服、二次元风、学院风兴起,领结、丝带、迷你领带成了新潮流。
一批“厂二代”回乡创业,把父辈的工厂搬到电商平台上。
在浙东电子商务产业园,几乎每天都有年轻主播在直播带货。
有的店一个月能卖出上万条,“嵊州造”变成了淘宝、抖音上的热搜词。
不少厂家还顺势拓展了新品:丝巾、真丝睡衣、家纺用品……
嵊州的丝绸产业链被拉得越来越长。
嵊州领带也开始反向出口,不再只贴别人牌子,而是走自有品牌路线。
本地还成立了国家级领带真丝检测中心。
每条出口领带都要经过检测,才能贴上“嵊州制造”的认证标志,这不只是面子,更是品牌信任的基础。
如今,嵊州的产业早已不局限于“领带之城”。
它是整个中国丝绸服饰产业的重要一环,在时尚、创意、设计上都找到了新的位置。
它不是多么昂贵的奢侈品,但足够代表一个时代,那是嵊州三十年拼出来的质感。
图片来源于网络,侵权请联系删除
#头条深一度#
更新时间:2025-10-23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