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妙恩
刘国梁辞职的消息一出,整个乒坛瞬间沸腾,而他接班人的组合却更令人意想不到。
这次,是王励勤接任主席,现役选手马龙出任副主席。
作为国乒两位奥运冠军,他们的选择看似合理,却又让人充满疑问,尤其是马龙的情况更是引发热议。
一个尚未正式退役的运动员,在备战全运会期间突然升任副主席,这样的例子非常少。
而更有趣的是,同属“两王一马”黄金组合的王皓、马琳,虽然也是乒坛传奇,但似乎未能在协会中占据更高的角色。
马龙为何能在这个时候,跳出他选手的身份,越过马琳和王皓,直接担任中国乒协副主席?
马琳的执教生涯,一直伴随着争议。
他在2018年底刘国梁出任乒协主席后重返国家队,成为女队教练员,经历了从边缘到核心的转变。
巴黎奥运周期的变化,让他更进一步成为女队主教练,却也把他推到了风口浪尖。
执教的三年里,马琳总给人一种力不从心的感觉。
球迷们常常批评他在球队的排兵布阵上,显得太过偏爱心腹球员王艺迪和陈梦,而对其他队员的培养则显得乏力,甚至冷落。
他在临场指导时,也无法为队员提供真正有效的战术调整,不仅未能缓解队员的压力,反而容易让人倍感挫败。
更棘手的是国乒女队的梯队建设问题。
马琳执教期间,几乎没有新人能崭露头角,替补队员的培养进展停滞,已经开始显现出青黄不接的尴尬。
在亚锦赛女团决赛上,中国女队惨遭日本张本美和的重击,三个强点接连失守,连孙颖莎都未能扛下胜利的重担。
球队1-3落败后,不少球迷认为马琳完全没有备好应对主力缺赛的紧急预案,连孙颖莎的出场计划都显得过于保守,战术安排漏洞百出。
从此,网络上喊他下课的声音连绵不断。
同时,王皓在国乒的教练生涯也不太顺利。
王皓和当年的马琳、马龙一样,都是国乒黄金一代的实力选手。
但纵使拥有傲人的世界冠军数,他的职业生涯却始终笼罩着一个遗憾,那就是三次奥运会决赛都与冠军擦肩。
接连失利于柳承敏、马琳、张继科,三次登上奥运决赛舞台,却始终未能染指金牌,最终只能带着遗憾告别赛场。
退役后,王皓并未远离乒乓球,而是选择继续扎根其中。
他先是在八一俱乐部担任主教练,并成功带队摘得联赛冠军,不久又通过竞聘进入国家队教练组,一路干到如今成为男队主教练。
在国家队任教初期,他将全部心思倾注到爱徒樊振东身上,然而两人配合并不总是顺利。
虽说樊振东和马龙几乎横扫了三大赛冠军,但樊振东的状态却时有起伏,某段时间甚至接连吞下败仗。
如今,男乒面临困境,最近的表现更是让人捏一把汗。
樊振东接连缺席重要赛事,先是澳门世界杯,现又未现身多哈世乒赛。
而在澳门站,国乒男队情况不容乐观,五位参赛选手竟四次外战失利,最终让巴西选手雨果·卡尔德拉诺拿走了金牌。
这么一来,主力樊振东的缺席显得格外刺眼,王皓的教练工作更是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
跟他们相比,依旧在役的马龙路途走得更稳、更坦荡。
提到乒乓球界的传奇选手,马龙绝对是个绕不过去的名字。
他不仅是世界乒坛首位“超级全满贯”得主,囊括多个赛事男单冠军,还拥有31个世界冠军头衔。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他是乒乓球历史上首个蝉联奥运会男单金牌的选手,并且拿下了6枚奥运金牌,这在整个体育史上都极为罕见。
当队里放假时,其他队员或许选择外出休息娱乐,而马龙却常常选择待在宿舍研究比赛录像或者在健身房揣摩力量训练。
他对乒乓球技术的钻研极其透彻,正因为如此,他对对手的了解程度堪称深刻。
他不仅清楚每位主要对手的优缺点,还会有针对性地储备多种应对措施,这种细致入微的准备也为他的成功奠定了基础。
马龙的优秀不仅体现在球技上,他的情商和球商也一样出色。
在2019年的国际乒联球星颁奖盛典中,他以一口流利的英文接受采访,并大方表达了自己对乒乓球的热爱和未来的期许。
他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吸引更多人关注并喜欢上乒乓球,无论是在国内还是国际上。
2024年,他参与了不少有意义的活动,比如与高校师生赴台湾的交流项目。
之后和陈梦一起在挪威奥斯陆参加首届“老瓦杯”乒乓球赛,继续用他的技术和态度感染世界。
再说到人才培养和梯队建设,马龙显然对国乒的未来有长远的关注。
马龙非常清楚,中国乒乓球队的辉煌离不开梯队的持续壮大,因此,他对年轻运动员的成长显得格外关心。
他说自己从一线运动员的经历中获益匪浅,现在更希望把对年轻选手的关注和支持落到实处。
因此,马龙的当选可以说毫无疑问,他的资历摆在那里,成绩更是无人可比。
作为“超级全满贯”、拥有31个世界冠军头衔的乒坛传奇,马龙的实力无须赘述。
在备战奥运方面,他不仅有扎实的实战经验,还熟悉大赛中的压力,明白队员在关键时刻需要怎样调整状态与战术。
此外,他长期活跃在赛场,对比赛规则以及对手的习惯了然于心。
这些都使得他能够快速找到策略,帮助队伍针对不同对手制定合适的战术方案。
并且,在运动员与乒协之间的沟通中,马龙的角色也显得特别重要。
他多年做运动员,清楚运动员的需求和心理状态,对乒协的制度与要求也很熟悉,可以从双方面出发,为大家找到一个平衡点。
多哈世界乒乓球锦标赛在即,新一届国协领导班子面临的不仅是备战压力,更是对未来的深远考验。
从他们的一举一动到球队的每一个决策,都可能影响着中国乒乓球的下一个冲刺点。
更新时间:2025-05-01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