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跨国车企陆续发布了2025年第三季度财报。激烈的市场竞争,高昂的重组支出,叠加美国关税冲击等,多家车企财报亮起红灯,净利润出现大幅下滑,部分车企甚至转向亏损。不过,丰田、通用汽车、福特的财务表现相对亮眼一些。

01 战略重组代价高昂
当前,全球汽车产业的战略重组正以“烧钱换未来”的姿态演进,一次性成本支出成为侵蚀利润的核心推手,这在上季度财报中得到充分体现。
以大众集团为例,旗下品牌保时捷曾是集团的“利润奶牛”,但在第三季度,由于高达27亿欧元的战略重组支出,保时捷遭遇了近年来的首次季度亏损,对母公司大众集团造成直接打击。数据显示,第三季度大众集团营收小幅上扬至803亿欧元,营业亏损12.99亿欧元,税后亏损10.72亿欧元,均由盈转亏。
大众集团首席财务官阿诺•安特利茨表示,与去年同期相比,业绩明显走弱主要是受低利润率的电动汽车产量增加,以及合计75亿欧元的额外负担影响,其中包括美国进口关税、旗下品牌保时捷的产品战略调整和相关商誉及企业价值减记等。前三季度集团营业利润率为2.3%,若剔除相关费用,则为5.4%,“总体尚可”。
梅赛德斯-奔驰集团也不例外,其重组计划正在进行中,目标是到2027年实现每年节省约50亿欧元,具体措施包括推动约3万名员工离职(截至2025年10月已有约4000人离任),关闭部分生产线等。当然,这样的重组短期财务代价显著。今年第三季度,集团全球营收同比下降7%至321.47亿欧元,净利润同比下跌30.8%至11.9亿欧元。至于前三季度,集团净利润38.78亿欧元,同比大跌50%。梅赛德斯-奔驰表示,利润大幅下滑的主要原因是公司重组支出增加、美国关税压力以及需求疲软等。

同样大刀阔斧推进重组的还有日产。由于与本田合并谈判失败,再加上2024财年(2024年4月-2025年3月)出现了高达6709亿日元的净亏损,日产更换了掌门人。在新任外籍CEO伊万・埃斯皮诺萨的推动下,日产今年5月官宣“Re:Nissan”复苏计划,极限降本是重中之重。其中包括,到2027财年,将日产全球整车工厂从17家整合至10家,同时裁减2万名员工。这自然也会带来不小的支出,最新财报显示,2025上半财年(2025年4-9月),日产净亏损2219亿日元。为此,日产已决定以970亿日元的价格出售总部大楼。
02 关税大幅吞噬利润
值得一提的是,在各大车企财报中,关税是最频繁出现的字眼之一。面对美国关税上调,大众集团预计全年将为此付出至多50亿欧元的代价。
宝马虽然业绩亮眼,第三季度净利润同比大增257%至16.97亿欧元,但仍表示,美国加征关税对公司盈利造成较大压力。宝马称,美国和欧盟征收的关税在第三季度使其汽车业务利润率降低了约1.8个百分点。宝马将美国视为其海外第二大市场。同时,宝马从中国进口到欧盟的电动Mini Cooper和Aceman均需缴纳欧盟对中国产纯电动车征收的高额进口关税。关税因素也拖累现金流表现,宝马全年自由现金流预期从原先的逾50亿欧元降至逾25亿欧元。
另据日媒统计,2025年4-9月,日本七大车企因美国关税合计损失1.5万亿日元(约合人民币690亿元),且日产、三菱、马自达均出现净亏损,而丰田、本田、铃木、斯巴鲁的净利润有不同程度下滑。在上述报告期内,美国对日本商品征收的27.5%关税几乎全程生效,直至9月16日才被特朗普政府下调至15%。

具体来看,以北美为主要市场的马自达和斯巴鲁,是受关税冲击最严重的两家企业。丰田凭借高利润混动车型的畅销,再加上成本削减措施成效显著,使得其尽管上述报告期内关税支出达9000亿日元,但净利润仅下降7%,约为1.77万亿日元,在日本七大车企中表现最佳。此外,同期日本七大车企合计净利润接近2.1万亿日元,同比下降约30%。
韩国车企也不例外。今年第三季度,现代汽车和起亚汽车分别因美国关税损失1.82万亿韩元(约合人民币88亿元)和1.23万亿韩元(约合人民币60亿元)。高额的关税成本对两家车企的业绩造成明显冲击,现代汽车该季度营业利润同比下降29.2%,起亚的营业利润更是骤降49.2%。目前,美国已同意将韩国汽车进口的关税降至15%,但正式文件迟迟未公布。
03 美系财报超预期
相比之下,通用汽车、福特、Stellantis受关税影响相对小一些,财报较为亮眼。
其中,通用汽车第三季度营收微降,但高于市场预期;净利润13亿美元,同比大跌57%,但主要是因为计提了16亿美元的电动汽车战略调整一次性费用。若剔除该因素,核心业务利润表现实则稳健。再加上其中国业务连续第四个季度盈利,美国本土市场份额创2017年以来同期新高,通用汽车上调了全年业绩预期。财报发布后,公司股价出现大幅飙升。

再看福特,当季营收505亿美元,同比增长9.3%,创历史新高;净利润24亿美元,同比暴涨近两倍;调整后每股收益0.45美元。其核心盈利能力远超市场预期,福特中国更是连续第九个季度盈利。另外,福特旗下三大业务板块中,Ford Blue燃油车和Ford Pro商用车为“盈利双引擎”,Ford Model e电动汽车板块则仍陷亏损。
至于Stellantis,得益于北美市场的强劲表现,该季度净营收同比增长13%,达372亿欧元,终结了连续七个季度的下滑趋势,转型初见成效。利润数据则未公布。北美一向是Stellantis的“摇钱树”,就在上个月,Stellantis宣布未来4年将在美国投资130亿美元,以进一步加码北美市场。
文:张冬梅 编辑:黄霞 版式:王琨

给小编加个鸡腿!
更新时间:2025-11-18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