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RAM短缺蔓延至2027!华硕微星囤货自保,中小厂商怎么办?

文/世界钱景说

编辑/世界钱景说

现在想买内存条的朋友,怕是最有体会了。

以前几百块能拿下的16GBDDR4,现在价格直接翻了好几倍。

华硕、微星这些系统大厂早就开始疯狂囤货,说白了就是怕后面没的用。

这一切的始作俑者,正是火得一塌糊涂的AI技术。

AI这东西是真能“吃”内存。

一台AI服务器要用到的DRAM,比普通服务器多得多。

像OpenAI那些大模型项目,对内存的需求更是天文数字。

现在全球的科技巨头都在砸钱建AI数据中心,高带宽内存、高端DDR5这些高性能内存,成了他们抢着要的香饽饽。

需求一上来,变化就跟着来了。

三星、SK海力士、美光这三大内存巨头,开始调整生产线。

本来生产DDR4的产能,慢慢都转向了利润更高的高端产品。

如此看来,DDR4慢慢退出市场是早晚的事。

内存价格坐火箭,旧款内存条比黄金还抗跌

2025年的内存市场真是让人看不懂。

DRAM价格一个劲地涨,有些型号单月涨幅就很惊人。

以前大家买内存还能挑挑拣拣,现在可选的型号越来越少。

很多人吐槽,内存条都快成“电子茅台”了,比黄金还抗跌。

SK海力士那边更直接,DRAM、闪存还有HBM的产能,早就被订完了。

这种售罄状态要一直持续到2026年底,后面能不能缓解还不好说。

三星更狠,2025年底就打算全面停产DDR4,把产能都让给高端产品。

本来想趁着促销换个大内存的朋友,现在怕是要失望了。

消费级内存的产能被压缩,厂商都把资源倾向了AI和数据中心。

普通消费者只能被动接受涨价,这种情况确实有点无奈。

中小电子企业的日子更难过。

以前还能靠长期合同稳定拿货,现在大厂商都优先供应高端客户。

无奈之下,很多企业只能转向现货市场,价格波动大不说,还经常面临“有价无货”的情况。

这波涨价潮里,最受伤的还是普通消费者和中小厂商。

大科技公司和内存巨头赚得盆满钵满,整个市场的利润都往上游集中。

很显然,这种失衡的状态不利于行业长期发展。

国产内存发力,能不能打破三大厂垄断?

面对全球内存短缺,国产厂商终于迎来了机会。

长鑫存储已经推出了DDR5和LPDDR5X产品,性能上也能跟上国际水平。

以前大家买内存都盯着三星、美光这些牌子,现在国产内存也能挑大梁了。

长鑫存储的合肥工厂,总产能已经达到了一定规模。

19nm制程的良率也在稳步提升,目标是达到行业主流水平。

国产设备的国产化率也在提高,这意味着生产成本能慢慢降下来。

现在华为、浪潮这些国内企业,已经开始验证并使用国产内存。

按目前的进度,2026年国产内存的本土市场渗透率有望达到一个不错的水平。

这对打破三大厂的垄断,确实是个好消息。

不过也不能太乐观。

国产内存在高端领域,比如HBM,和国际巨头还有差距。

技术积累需要时间,产能爬坡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

更何况,国际巨头已经占据了大部分高端市场份额,国产厂商想要突围,还得下不少功夫。

普通消费者其实可以多给国产内存一些机会。

现在很多国产内存的性价比已经很高,质量也有保障。

支持国产的同时,也能给自己多一个选择,不用在涨价潮里被动挨宰。

总的来说,这波DRAM内存危机,是AI热潮和全球产业链调整共同造成的。

短缺和涨价可能要持续到2027年,短期内很难彻底缓解。

三大厂的垄断格局短期不会改变,但国产厂商的崛起已经让市场看到了新的可能。

对消费者来说,没必要盲目囤货,按需购买就好。

对行业来说,只有平衡产能分配、加快技术创新,才能从根本上解决供需矛盾。

毫无疑问,未来几年的内存市场,会是技术竞争和格局重构的关键时期,我们不妨拭目以待。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11-25

标签:数码   微星   华硕   短缺   厂商   三星   内存   产能   巨头   市场   内存条   消费者   水平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